「框」的建構與瓦解,門扉敞開,只見生命:阿巴斯「伊朗三部曲」的後設關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陣子的「阿巴斯。伊朗。三部曲」以及「阿巴斯。風的滋味」兩檔修復影展應是生活一切動亂之時,影迷們最大的幸福。再次於大螢幕看完其伊朗三部曲,不禁嘆而更加明白高達為何云「電影止於阿巴斯」,阿巴斯的電影在寫實與虛構的故事框架(frame)下,不斷地探問電影、人、以及生命的本質,三部曲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後設,建構又瓦解框架,剝離了阻擋於觀眾和片中人物的其他「身體」,同時也打開了數道物質與虛擬的「門」,於是我們幾乎能在其電影的某些片刻感覺邊界被打破,感覺接近自由,那大概就是電影帶給我最大的幸福。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 Abbas Kiarostami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中的權力身體與門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奠基於一個簡單不過的敘事,阿巴斯卻在其上建構了一個廣闊的寫實自然的時空,觀眾便能輕易進入其敘事世界,並與角色共情。所謂「寫實而自然的時空」除賴他為人討論的拍攝手法,以及對非職業演員的循循善誘外,更體現於他不著痕跡卻又精細的場面調度。
電影開首,阿巴斯便給我們一顆長達八十秒的長時鏡頭,將攝影機放在偏低的位置,並以平角拍攝一扇吱吱作響沒關緊的門,一動不動的鏡頭使我們更加注意環境的聲音,除了被風吹而拍打的門扉聲響,我們也能聽見門後傳來孩子嬉笑打鬧、奔跑的腳步、以及桌椅碰撞之聲。阿巴斯還不需移動鏡頭,也用不到兩分鐘,就已將本片中重要的母題呈現在觀眾眼前、耳裡——一是觀眾視覺看見的那扇門,它既作為一種阻隔,也象徵著一種進入,那正是《何》敘事中小男孩 Ahmad 嘗試敲而叩入的每一扇門,亦是阿巴斯透過電影欲打破藩籬之阻絕,帶領觀眾進入的世界;二是聲音帶出的母題——孩童世界,阿巴斯巧妙地以未打上字幕翻譯的混雜孩童言語聲,表達了一種未經挑揀、翻譯、篩選的「接收」,而聽覺比起視覺,正是一種我們難以關閉的受體。由此開場鏡頭,我們看見阿巴斯以一扇未完全緊閉,但也未被打開的門作為入口,「如何開啟敘事」、「如何打開另一個世界的門」、「如何接收襲來的人事物」、「如何消除可能的阻隔」已成為走入其電影世界時,觀眾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 Abbas Kiarostami
接著我們看見第一個「身體」,那是推開門的老師,阿巴斯巧妙地安排這個代表權力、成人世界的身體,作為我們進入門後世界的依憑,於是我們亦先透過他的立場與角度,看見教室裡的混亂,而權力的介入使得我們起先無所揀選的駁雜「接收」(聲音)安靜下來了,接著便順勢被帶入老師的話語/敘事中。他斥罵 Nematzadeh 沒有將作業寫於規定的作業本上,孩子於是低下頭哭了起來,而此時阿巴斯以再自然不過的安排,改變了此權力關係,我們看見門口站著一個因家住遠方而遲到的孩子,他再次打開了被老師關上的門,以己身體,打破「現狀」——亦即,他使得其他學生必須起身調整坐位,也給了阿巴斯重新調度場面的機會。在此之後,老師俯身坐在桌上,以更低的視角面對 Nematzadeh,態度亦柔和許多。此一場景可視作本片的敘事遠因,也就是老師對 Nematzadeh 下達的「最後通牒」,而阿巴斯藉此發揮其純熟的場面調度功夫和攝影機機位轉換,讓我們看見不同的「身體」如何進出、移動、改變位置,而達成權力與孩童界的第一層互動辯證。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 Abbas Kiarostami
於《何》中充滿許多權力的身體,也就是那些阻絕 Ahmad 歸還作業簿的成人,包括 Ahmad 的母親、爺爺,以及路途中的鄰里,而在這之中我們看見阿巴斯以深景鏡頭,拍出權力體與孩童在不同平面的互動,如 Ahmad 要求母親讓他出門歸還作業一段,母親和 Ahmad 處在不同的平面上,而兩人中間則隔著好幾條掛著衣物、被單的曬衣繩,它們不只發揮寫實的功能,也成為 Ahmad 和母親間的阻隔,起初母親根本聽不清他的聲音,也不明白他究竟想做什麼,兩人分別穿梭在深景空間中的不同平面,許多鏡頭將攝影機置於母親身後,使得兩人的身體大小在視覺上形成更強烈的對比,權力身體成為一面無法跨越的高牆。直至 Ahmad 穿過相隔兩人之間的層層晾曬衣物,拿著「證據」的作業簿給母親看,此時 Ahmad 靠近了所謂「權力體」,也使得兩人原來大小/高低明顯對立的權力關係被動搖,站著的 Ahmad 在鏡頭的視覺效果比蹲著的母親來得高大,而後 Ahmad 便藉著買麵包的機會,悄悄跑出家門,展開他的旅程。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 Abbas Kiarostami
Ahmad 穿梭在鎮裡的一戶戶人家間,尋覓「朋友的家」,而此時「門」的母題再次出現,我們看見路上關著的門,以及拒絕和 Ahmad 溝通、拒絕蹲下身了解他的問題的大人們,那些緊閉的門於是成為阻絕,成為孩童身體無法突破或進入的隔閡,在阿巴斯的深景空間中,我們看見一層層相依而堆疊的房屋,行走而過的人們,與 Ahmad 的單薄形成強烈對比,一如在那 Z 型山路上狂奔的 Ahmad,如此渺小,卻仍然是我們的目光焦點,仍然是唯一的「動」物,而那樣的孩童之「動」,即是引導整個電影敘事、攝影機運動的根源。從起初我們被權力體的老師帶入教室空間與敘事,至今,我們則是被 Ahmad 的執著與堅持帶往更廣闊的空間。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Poster © Abbas Kiarostami

▍《生生長流》的後設:導演的車窗與被破壞的門

來到《生生長流》,我們看見阿巴斯對《何》的一層後設,它同樣是一種尋覓,同樣在問「何處」,但車子駛往的是重災區 Koker,它所要帶我們進入的空間,是充滿創傷與死亡的。如同《何》,《生》中開車的導演同樣經歷一路的詢問,但這次幾乎不見任何緊閉的門,而是因為地震而被破壞的建築殘骸,此時已無關乎自主的拒絕或打開,而是在一種創痛的生命狀態下,「門」自然地消失。此處的「門」既是物質上的門扉,也是這個外來的導演與此地的重重隔絕,阿巴斯嘗試敞開它。一路上我們看見導演遇見的指路人,有的包紮著染有血跡的繃帶,身上仍扛著石頭;有的拿著鏟子艱辛鏟開碎石;有的扛著物資要上山,對比《何》中我們看見權力的身體與嘗試與之對抗的孩童身體,來到《生》中,阿巴斯為我們呈現的則是受傷的身體、留下的身體、以及勞動的身體。而每當導演的車子停下,拉下車窗與窗外的人對話,阿巴斯便以導演的觀點鏡頭,從車內向外拍攝這些「身體」,那是一種靠近、參與(engaging)的視角,也是一種反思,刻意地拍到車窗的四邊,而在畫面上形成一個框架(frame),似乎又再次指涉了《生》的後設以及阿巴斯希望透過他的虛構故事框架(story-telling frame),讓我們看見的真實,而在《生》中,透過導演尋找前作演員的情節,他也再度提醒觀眾,電影本身即是一種框構,而作為創作者,如同片中的導演角色,如何透過車子窗框進入一個陌生的世界、進入災難、進入他人的苦難,並且如何透過此框與之溝通與對話,成為阿巴斯對自己、對電影的叩問。另,作為觀影者,如何在電影的敘事框架下,穿過車體、穿過窗框、穿過銀幕身體、穿過兩層「導演」身體,而真正來到這些勞動和受傷的身體面前,便是《生》可能希望觀眾思考的核心問題。
Life and Nothing More © Abbas Kiarostami
到了電影後半,導演和兒子下車走入小鎮,一貫地,我們在阿巴斯的深景鏡頭中看見堆疊的空間、交雜的建築殘骸,此時的他們剝除了作為隔絕與「保護」的車體,而直接以己身體進入小鎮,第一層框架於是瓦解,觀察性的觀點鏡頭消失,男孩穿梭在房屋之間,導演則直接地和當地居民對話,而在他們的回答中,我們看見一種生命的韌性,他們直視創傷,並繼而將目光再投向「生」的遠方,他們不避諱談及離開的親人朋友,報上驚人的死亡人數,但生活卻繼續下去,還是要扛馬桶上山,要澆花,要洗衣服,要結婚,要看球賽,因為正如結婚男子所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地震是什麼時候,他們依然生生不息工作與生活的身體,以及話語中的雲淡風輕,正體現了一種生命的開展性,一種不逃避創傷,而仍然向生活敞開重重「門」的開闊。因此導演不能給予任何鼓勵與同情,那反而是對受難者的傷害,他和兒子只能作為觀察者、記錄者、以及探索者,而他們所透過那些消失、敞開的門看見的就只是——「life, and nothing more…」。
Life and Nothing More Poster © Abbas Kiarostami

▍《橄欖樹下的情人》再後設:虛構的框構與真實故事的空間

最後來到《橄欖樹下的情人》,一個後設再後設,關於《生生長流》拍攝的故事,多了一層框構,我們此次便透過阿巴斯的景框,檢視敘事中拍攝著《生生長流》導演的景框,因此阿巴斯進一步反思的是:作為創作者、外來者、或介入者,我們如何在「螢幕」上觀賞和解讀他人的苦難?此處的螢幕既是《橄》中導演導戲時看著的顯示器,也是《橄》作為電影,被觀眾觀賞時的放映媒介。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說:「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那麼在災區的 Koker 拍電影而生產文化的影人,是否也是野蠻的?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 Abbas Kiarostami
所以阿巴斯需要《橄》,不是為《生》中導演的觀點開脫,而是提供另一個視角,一個外於「拍電影」、「虛構敘事」的「呈現」,而那正是《橄》中阿巴斯的攝影機所在,它建立了一個脫離導演導戲外的觀點,所以在所有權力(導演)虛構的縫隙間,Hossein 便在被導演攝影機框構的空間外——亦即房屋二樓,找到其真實的生活空間,他對 Tahereh 的表白才是真實的生命敘事,他離開演員導演的身旁,遠離拍戲導演的指示,我們剝除了兩層帶權力性質的導演身體,才得以更靠近人物真實的身體,所以此時我們終於能透過 Hossein 的觀點鏡頭,看到讀著書的 Tahereh。由下方拍攝空間切至上方小陽台時,我們可以聽見明顯的聲音階層變化,原來位在最高聲音階層的是導演的指示聲,而當阿巴斯的攝影機移至導演和劇組不在的二樓空間,他們的討論聲也漸漸模糊,Hossein 的聲音於是取代導演,處於更高的聲音階層,阿巴斯寫實而自然的空間於焉完成。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 Abbas Kiarostami
《橄》最末,Hossein 追著未給他回覆的 Tahereh,導演跟在 Hossein 後面,當他追到那個 Z 字型山路時,導演停下腳步了,此時阿巴斯給了我們一顆導演的觀點鏡頭,隔著前景模糊的樹葉,看著後景遠方奔跑著的 Hossein,接著便是橄欖樹叢的大遠景,我們看見小如螞蟻的兩個人在草場綠蔭間穿梭,我想此時那個二樓寫實空間的真實敘事景框,終於和一樓導演攝影機的景框合一了,當框構的敘事不再強行介入,不再糾結語言表達時,「真實」的敘事就會自主地「動」起來,在我們聽不見言語、看不見表情的遠方,他們在巨大的遠景景框中追逐,接近自由。「橄欖樹下的情人」是導演佇足不追上前所看見的遠景,也指涉那段被橄欖樹叢遮蔽的追逐,因為此時的故事,只有「情人」知道,此時的真實,不再需要被表現,而是自在地依附在跑動的身體上,我們毋需再問結局為何,因為生命與生活即是非封閉的開展。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 Abbas Kiarostami
Through the Olive Trees © Abbas Kiarostami

▍結語:電影之「框」,瓦解所有的框

“I've often noticed that we are not able to look at what we have in front of us, unless it's inside a frame.”
正如阿巴斯自己所說,我們需要「框」(frame)帶我們看見世界,那既是電影的景框,也是其劇情長片中的敘事框架,更是小鎮的門框、車子的窗框,也是其電影中導演角色的攝影機觀景窗,而他作品中迷人的反身性即在於,他讓人物、讓自己、讓觀眾自由地穿梭在這些框架中,又不被任何框架束縛,不被任何身體阻擋,而敞開所有門扉,然後接近真實,彷彿能觸摸生命,如奔跑的孩子,如不撓地向上駛去的車子,如在樹叢間追逐的情人,那是自由。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 Abbas Kiarostami
⧉ 本文同步刊於《潺時》ISSUE.23 芒種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6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therin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水妖的形象矛盾地將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慾望投射,以及女性的自主性相結合,身體型態的全然展現體現了父權對女性的想像:誘惑、嫵媚、性感,鏡頭對她的「觀賞」與「凝視」,配以其舞蹈的音樂,有時甚至令人感覺像在觀看一場表演。然而,水妖的舞動與尖叫,卻同時是欲女擁抱自我的展現,她對自己的身體、聲音,甚至身上的裝飾品
女人的時間是不朽的,而女人的身體是流動的。 她對著鏡子喃喃自語,反覆咬合著上下排牙齒,在「正常」與「歪斜」之間平衡著;而她拿出一片又一片的衛生棉、一包又一包的止痛藥,羅列並放於桌上;她則在流動的水中浮沈、曲身,她們或望向鏡頭,或以畫外音呢喃,第四道牆的螢幕身體被女性身體瓦解,於是「私」轉瞬為「公」
《媽的多重宇宙》開展無數個平行時空宇宙,關於所有「如果當初」的假設與後悔;關於資訊爆炸時代人無以自處的虛無;關於無數個沒有意義的輪迴漩渦,「如何『看』這樣的生活與時代」,「如何『看』這部電影」成了導演留給觀眾的核心問題,它要你好好張開眼睛「看」,看爆炸的生活,看絕望與希望,看看身邊的人,看愛的每一種
觀賞賈克・大地(Jacques Tati)的電影總是幸福的,我所謂幸福來自一種完整的「參與感」,而此「參與」是電影裡人與人的互動、相互影響;是人與環境的感應、參與;更是電影內外的感召,意即觀眾與電影本身的連結。
《賽璐璐之蝕》與《紫羅蘭之吻》中,莫里森均透過對廢棄膠卷的重新創作,邀請觀眾加入一場「衰敗的重生」——此時,衰敗成為再生的動力——他打造一座座廢墟,並讓廢墟轉動,膠卷轉動,消逝的人物轉動,從而復現被廢棄的影像,意即,它們在擴張、膨脹、與流動的侵蝕中,找到新生的空間,也就是這座「廢墟」存在的意義。
我如此喜歡《我記得》便在此,林俊穎將敘事的時間性,幻化為空間性,如此「空間化」的過程,使得不可逆的光陰,成了可循跡回訪的一座座「古都」,而又,在對這些古都開展的「微物」紀錄中,「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是故對著開放的「空間」(時間)呢喃一句 ──「我記得」(《我記得》)。
水妖的形象矛盾地將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慾望投射,以及女性的自主性相結合,身體型態的全然展現體現了父權對女性的想像:誘惑、嫵媚、性感,鏡頭對她的「觀賞」與「凝視」,配以其舞蹈的音樂,有時甚至令人感覺像在觀看一場表演。然而,水妖的舞動與尖叫,卻同時是欲女擁抱自我的展現,她對自己的身體、聲音,甚至身上的裝飾品
女人的時間是不朽的,而女人的身體是流動的。 她對著鏡子喃喃自語,反覆咬合著上下排牙齒,在「正常」與「歪斜」之間平衡著;而她拿出一片又一片的衛生棉、一包又一包的止痛藥,羅列並放於桌上;她則在流動的水中浮沈、曲身,她們或望向鏡頭,或以畫外音呢喃,第四道牆的螢幕身體被女性身體瓦解,於是「私」轉瞬為「公」
《媽的多重宇宙》開展無數個平行時空宇宙,關於所有「如果當初」的假設與後悔;關於資訊爆炸時代人無以自處的虛無;關於無數個沒有意義的輪迴漩渦,「如何『看』這樣的生活與時代」,「如何『看』這部電影」成了導演留給觀眾的核心問題,它要你好好張開眼睛「看」,看爆炸的生活,看絕望與希望,看看身邊的人,看愛的每一種
觀賞賈克・大地(Jacques Tati)的電影總是幸福的,我所謂幸福來自一種完整的「參與感」,而此「參與」是電影裡人與人的互動、相互影響;是人與環境的感應、參與;更是電影內外的感召,意即觀眾與電影本身的連結。
《賽璐璐之蝕》與《紫羅蘭之吻》中,莫里森均透過對廢棄膠卷的重新創作,邀請觀眾加入一場「衰敗的重生」——此時,衰敗成為再生的動力——他打造一座座廢墟,並讓廢墟轉動,膠卷轉動,消逝的人物轉動,從而復現被廢棄的影像,意即,它們在擴張、膨脹、與流動的侵蝕中,找到新生的空間,也就是這座「廢墟」存在的意義。
我如此喜歡《我記得》便在此,林俊穎將敘事的時間性,幻化為空間性,如此「空間化」的過程,使得不可逆的光陰,成了可循跡回訪的一座座「古都」,而又,在對這些古都開展的「微物」紀錄中,「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是故對著開放的「空間」(時間)呢喃一句 ──「我記得」(《我記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看腦筋急轉彎時,停不下來的阿焦讓我感受很深。…我的阿焦不是「成長的代價」,而是從我很小開始,阿焦就住在我裡面了。…最近看到 Murry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 Theory),發現如果我可以改變自己,就可以改變我未來的家庭,我的小孩就不會受到同樣的痛苦了。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不知道是何時,是上時,還是再上一個的時間,阿葉的爸爸,從外面回來。他手拿着鑰匙,在鐵閘門外站着,像被甚麼打住了,就是没有一個意慾開門,但就是名可正、言可順地有着絶對的權利,收聽着屋裏的一切,像屋裏的說話,也是他的合法財產,從某一句開始:::
Thumbnail
想像自己回到國小二年級,坐在你隔壁的內瑪札迪已經是第三次沒有把回家功課寫在作業簿上,被老師罵得哭出來,老師警告:如果還有下次,就要把他退學。放學後,你發現自己把內瑪札迪的作業簿帶回家了,在電話不普及的年代,你甚至不知道他家住哪裡,此時,你會如何應對?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於是我就保持大門的敞開,牽著阿雄先退回門外,等待他們下樓,這樣便可以在門口會會,空間寬敞些,畢竟小男孩與小白狗親近的畫面總是賞心悅目的。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巴西人居住的社區邀請誠治與剛從阿爾及利亞返鄉的兒子阿學,帶著未婚妻納迪婭一同前往派對,舉辦這場派對的目的,是要回報他們對巴西青年馬科斯出手相救的恩情,馬科斯的單親母親與兒時玩伴艾瑞卡熱情款待著三人,唯有馬科斯不知該如何與日本人交談,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死於日本人當年造的發財夢,阿學試著打開話題問起馬科斯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看腦筋急轉彎時,停不下來的阿焦讓我感受很深。…我的阿焦不是「成長的代價」,而是從我很小開始,阿焦就住在我裡面了。…最近看到 Murry 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 Theory),發現如果我可以改變自己,就可以改變我未來的家庭,我的小孩就不會受到同樣的痛苦了。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第一個鏡頭,為電影定調。黑白畫面,一名男子緩緩收拾行囊,離開家,鎖上門,把鑰匙丟進投信口,然後離開,不打算回來。你因此知道,這人以背影遺棄的問題,也將沒有答案。 因為是開場,還能耐得住時間的緩慢、平靜如常的繁瑣,但後來,你發現這樣的緩滿、繁瑣是這部片的節奏,有意為之的紀錄式貪戀。雖然「為何離開」是
Thumbnail
不知道是何時,是上時,還是再上一個的時間,阿葉的爸爸,從外面回來。他手拿着鑰匙,在鐵閘門外站着,像被甚麼打住了,就是没有一個意慾開門,但就是名可正、言可順地有着絶對的權利,收聽着屋裏的一切,像屋裏的說話,也是他的合法財產,從某一句開始:::
Thumbnail
想像自己回到國小二年級,坐在你隔壁的內瑪札迪已經是第三次沒有把回家功課寫在作業簿上,被老師罵得哭出來,老師警告:如果還有下次,就要把他退學。放學後,你發現自己把內瑪札迪的作業簿帶回家了,在電話不普及的年代,你甚至不知道他家住哪裡,此時,你會如何應對?
Thumbnail
一台相機竟拍下了窗外人物的醜態,電影開場就以一張張相片幻燈片,道出英國杜倫郡礦區小鎮的「排外」心理,他們對這群剛抵達的敘利亞難民表示不歡迎。當主角提傑向難民女孩雅拉釋出善意,他提議把自己叔叔的相機賣掉,就有錢去修雅拉摔壞的鏡頭,自此雅拉便開始收到各方拍照的邀請,先是從理髮廳裡的婦女拍起,再到大街上路
Thumbnail
於是我就保持大門的敞開,牽著阿雄先退回門外,等待他們下樓,這樣便可以在門口會會,空間寬敞些,畢竟小男孩與小白狗親近的畫面總是賞心悅目的。
Thumbnail
當初會想讀這本<後窗與另幾宗謀殺>的原因 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過“鳥大師“(誤)希區考克拍的“後窗“ 雖然大部分畫面隨著時間在記憶中被推到底層 以至於有點淡化 但對於電影中那種都市街道後巷間錯綜的生活樣貌 大都市匿名性帶來的在物理尺度上親密與精神上疏離的對比 都讓這部電影帶著一種很有意思的味道
Thumbnail
巴西人居住的社區邀請誠治與剛從阿爾及利亞返鄉的兒子阿學,帶著未婚妻納迪婭一同前往派對,舉辦這場派對的目的,是要回報他們對巴西青年馬科斯出手相救的恩情,馬科斯的單親母親與兒時玩伴艾瑞卡熱情款待著三人,唯有馬科斯不知該如何與日本人交談,因為他的父親就是死於日本人當年造的發財夢,阿學試著打開話題問起馬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