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的大事,如果稱它為近代社會的轉捩點,相信也不會引起太大異議。五四運動,從狹義說,是巴黎和會所引發的一場社會運動,從1919年5月4日的學生示威開始,至同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拒簽和約結束。這場軍閥時期的「插曲」,帶來整個社會深遠的影響。
1919年5月4日,約三千名北京大學生在天安門集會,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訴求,繼而遊行往使館區申訴。學生途經曹汝霖住宅時,部分激進分子在曹家縱火,並毆傷在宅內的章宗祥。軍警拘捕多名學生,北京政府擺出強硬立場。
學生被捕,引起各界的強烈回響,各地紛紛聲援,遊行示威,進行罷工、罷市、罷課,又推動罷買日貨。北京政府承受的壓力也不限於「百姓」,例如北京大學校方蔡元培辭職,多位大學校長聲援等。在社會壓力下,北京政府被迫讓步,其一,釋放被捕的學生,其二,罷免曹、章、陸的職務,其三,拒簽署巴黎和約。
五四運動,學生提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他們是否成功爭取訴求呢?
「外爭國權」。五四運動迫使北京政府示意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巴黎和會簽署和約,令山東問題成為懸案。雖然山東問題沒有得到即時解決,但表明了中國不再任由列強擺佈,步向外交自主,意義重大。從此,列強也開始調整對華的外交態度,美國其後召開華盛頓會議,順道介入山東問題,迫使日本撤軍及交還山東。雖然中國需要賠款及保障日本經濟利益,但算是一場難得的外交勝利。
「內除國賊」。五四運動期間,處理廿一條的外交官員曹汝霖和陸宗輿,及當時的駐日大使章宗祥三人成為民眾追撃的目標,最終被罷免以舒緩民憤。其實他們三人只是執行外交工作的官員,卻被冠以「親日」和「賣國賊」的罪名,這是否合理?袁世凱已故,或許無從追究,但段祺瑞仍然掌權,軍閥政治沒有受到動搖,曹汝霖等人是否只是執政者的代罪羔羊?這值得深思。當然,從另一角度,他們三位官員的下台,對當時百姓來說,的確有內除國賊的象徵意義。
五四運動是否採用了適切的手段來爭取訴求呢?
五四運動,由學生發起,擴展至各地和各階層,成為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當時年青人主要運用了示威的手段,並透過街頭演講,宣傳品、報刊漫畫等,喚起群眾的投入,示威者中流傳激昂的故事,例如寫血書等,有助把五四的訴求推廣,成功凝聚社會共識。
至於,學生在情緒高漲下,火燒曹汝霖住宅一事,是否合理,則有不同立場的討論。或說是正義凜然的愛國行為,或說是大時代下的無奈選擇,或許是偉大事件中的一點污點。但當時北大講師梁潄溟反對以暴力表達愛國,的確承受當時社會的批評。
五四運動是一宗維持了約兩個月的社會事件,它的影響絕不限於眼前的「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而是帶來整個社會的深遠改變。首先,社會各階層的投入,帶來日後此起彼伏的學生運動,工人運動,婦女運動等。此外,五四運動激發的愛國思潮,使民眾認識到必須抵禦列強侵略,反對軍閥政治。在此社會氣氛下,1919年,中國國民黨改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新文化運動的西方思潮有利於五四運動,而五四運動又成為新文化運動普及的激化劑。五四運動後,西方學說受到普遍歡迎,傳統禮教受到質疑,追求個性自由成為時尚,甚至主張全盤西化。新文化運動被視為廣義的五四運動,因此,討論五四運動時更要謹慎,不要把兩種「五四」混為一談,五四運動作為社會事件,啟發百姓對時局的反思,需要進行新文化來改變社會,繼而有新文化運動的普及,才有追求全盤西化的種種現象,我們的思考不宜「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