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回望:自此國家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支柱

2019/04/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爆發於1919年5月4日,距今將近百年。今天,我們將「五四」運動爆發日設立為青年節,以資紀念。
「五四」運動雖然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體的政治運動,但其影響之廣泛深遠,其意義不僅限於青年。可以說,「五四」運動及其思想前導新文化運動,建立起了中國人的國家意識。自此之後,國家就成為了中國人唯一的精神支柱。從這個意義而言,將「五四」運動看成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也言之成理。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人有兩大人生價值,一是「忠」,一是「孝」。這兩大價值均來自於儒家思想。《論語》中講,「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孝經》則言,「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父」和「忠君」構成了傳統中國人的兩大精神支柱,賦予了他們以人生的意義。
但自「鴉片戰爭」始,中國在軍事、政治和文化上不斷受到來自於西方打擊和衝擊,對儒家思想提供的價值最終產生了懷疑。於是在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器物層面和制度層面的改革均失敗後,最終產生了改變文化價值的要求,這就有了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主張通過思想啟蒙,改變國民的價值觀念。白話文則是思想啟蒙的工具。新文化運動中湧現了一大批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為代表的批判儒家思想的文人學者。他們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儒家學說和禮教,反對儒家的「孝」與「忠」;鼓勵年青人脫離家庭的管束,主張男女平等。其目的是為了促使國家的強大,不受西方列強的控制,廢除西方列強強加給中國人種種規則。
他們認為,儒家的「孝」,儒家的家庭家族觀念讓中國人成為了「一盤散沙」,妨礙了中國人團結起來,這是造成中國雖大但卻不強的原因。只有消除了儒家的「孝」和宗法家族才能讓所有的中國人團結起來,才能強大。
歷史學家蔣廷黻在他的《中國近代史大綱》的序中的兩段話最具有代表性。他寫到:
「在列強爭雄的生活中,西洋人養成了熱烈的愛國心,深刻的民族觀念。我們則死守著家族觀念和家鄉觀念。所以在十九世紀初年,西洋的國家雖小,然團結有如鐵石之固;我們的國家雖大,然如一盤散沙,毫無力量。」
「近百年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廢除我們家族和家鄉觀念而組織一個近代的民族國家嗎?能的話,我們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新文化運動反對和瓦解宗法家族而加強國家權力的主張得到了青年學生的廣泛回應。國家的強大逐步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向住和追求,成為了中國人新的人生價值和精神支柱,而代替了過去孝順父母和忠於君主。中國人的人生意義從此就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應為國家奉獻一切。
這種價值的形成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一戰結束後,中國作為戰勝國參加了巴黎和會,商討戰後各國利益的重新分配。中國要求收回戰敗國德國對青島的管轄權,但日本以出兵青島打敗德國為由要求繼承德國對青島的權益。日本的訴求得到了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支持。消息傳到國內,5月4日這一天就爆發了以北京學生為主的示威遊行,隨後擴大到全國。工人、市民隨後也加入進來。從而導致中國代表拒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可以說,「五四」運動的爆發標誌著現代中國人國家意識的初步形成與初顯力量;並且鎖定了此後中國歷史發展的路徑。
2017年5月5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80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