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愛先生還是把先生當孩子愛?別用「奉獻、付出」當作哄自己的糖衣,其實,你也很想被看見、被愛,只是,你更怕別人當你很「自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女人在自我接納這件事上,常有數不清的糾結。
近期許多以擅於照顧、陪伴,對伴侶無比付出的個案來到我面前。

因為對於「被劈腿」「對方騙我」感到無比受傷,那是多麽自尊的崩裂,又是多麽的難以從生命這場戲中,拆出來自己能夠看清的雙方意識。我們希望用覺醒的心來看待生命,也因此,讓我們來拆解一下關於「用母性愛人」的內在意識,試著幫自己更理解內在的渴望與投射為何。


母性強的女性愛人的方式也以無條件地接納為主

很多時候真的就是生命課題的學習。

說穿了,這是妳個性的本質,是你不斷輪迴這場戲又走不出的借鏡,靈魂為了要學習「自我尊重的界線」,因此剛剛好都會遇到另一位「非常尊重自己、我行我素」的伴侶,來幫助我們靈魂學習設下健康界線。

學習自我尊重、學習說「我能做到的到這裡為止」,學習認出「我的需要為何」「我做不到的地方為何」,我知道對母性很強的人,是真的很不容易,因為這樣的女性,總是把伴侶當孩子寵,要她們認清這個事實並拉回自己的專注力,本身就是很不容易的學習。

減少給予、減少付出、願意說出自己需要
,成為了母性過強的女性,一次又一次慘痛又血淋淋的生命課題。


心裡想「我只是去愛、我只是善良的付出,為什麼?為什麼我要遇到這些?為什麼被背叛的是我?為什麼被傷害的是我?

然而,「我欲」並不自私
不斷的包容「他欲」只會讓自己陷入痛苦及母性的驕傲裡。


是的,它是一種隱而不說的驕傲,因為「付出者的愛比較高」是你心中無法認出的潛意識,然而,愛沒有高與低之分,愛就只是愛所是的樣子,若不自覺得一直把自己想成「較高、較有品德、比較善良、比較有愛的付出者」,這份生命的輪迴,會不斷地讓你重複看見,用傷得很深的方式,請你從中醒來。


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是第二脈輪臍輪的練習


通常以母性在給予愛的女性,在經濟、創造財富、自我提升、自愛、給自己的享樂上普遍相對不擅長。
因為專注在自己上,對她們感到很自私、很不應該,永遠都先想到家庭的需要、孩子的需要、先生的需要,因此,開始練習從「奉獻無私」的高台上走下來
願意承認「我的需要」,會讓你在愛中感受快樂許多,也讓心謙卑許多。
講出「我要什麼」「我需要」 對你而言是相當困難也尷尬無比的 卻又是人生最需要學會的課題與表達。
在愛中,需要讓關係流動,學習接受自己的邊界,邊界就是承認我愛不下去、無法再給予、這種愛我給不出的認知,知道我做不到,或知道我不想要不想給、耗盡了。

這並不丟臉,反而是對愛有一份真實的自我認識。

你並非伴侶的母親、也並非聖賢,用極高的包容接納來無條件地給予,只是讓失去界線的你再次重道覆轍。



弄清楚自己與對方付出的愛的形式是否相近,不然會雞同鴨講許久也對不上頻

在伴侶關係中的自我尊重練習

1.請嘗試寫下關於你所需要的三種愛
2.請寫下對方目前給予你的三種愛
3.練習講出或寫出你想要的這三種愛,但能尊重對方是否能配合,請注意不以「批評責備受害」的心情來進行,而是以「如何能創造彼此更好的關係狀態」為出發點
4.學習溝通兩方期待不同之處,請試著找到互相的灰階
自己並不是全正確、對方也不是全正確,才能找到相容的平衡點
以奉獻、付出為自我認同的女性,會對於愛的付出很細膩。因此,幫自己與幫助伴侶,聚焦在三種你們彼此主要渴望的愛上,找出共同主要的焦點,會更容易對頻溝通,而不是在很多稀碎瑣事上,列出了20點讓你想指責對方的事,但最終20點的內在意識都是在講「你沒有關心我,我需要你重視我的存在」。
讓我們舉例如下:
1.渴望陪伴:希望假期能有人陪伴、出去走走
2.傾聽的渴望:希望在忍不住抱怨工作時,不會被強烈指責,能給予傾聽
3.互相合作:希望能在家事上能夠分工

當我們如此進行時,最好先幫自己寫下來自己所想要的,並且把內容歸類如上,我真正是渴望對方給予什麼?是有時能關心我、有時能陪伴我、有時能傾聽我、有時能跟我一起做一些新奇的嘗試,那我們就不會過度的在生活瑣事上面糾纏,而溝通的前提是,不以「指責」的姿態來進行,而是以「我們要如何達成彼此共同接受的平衡點」,並且在生活中實際的調整,那麼就能開啟兩人之間能量的變化、轉動。


「自我尊重」與「尊重他人」是一樣的重要,當我們看清楚這兩者在蹺蹺板的兩邊,才不會總是抓住自己的一邊,大力抨擊指責對方的不是,若真正的面對自己,其實,是自己也是沒有勇敢往另一邊挪移。



不是只有給出才是比較好的愛

「付出才是愛」是不斷奉獻者內心的潛台詞,這是很難認出而藏起的驕傲,但唯有真誠的認出來這份內心的想法,你才能真正地從這個生命課題中解套、釋放,再次成為自由而完整的愛與自己。


和解療癒工作室
我們的使命,是帶領大眾學習自我和解,
讓人人能回到愛中、遇見自己。


自我陪伴、自我和解體驗活動

自我和解工作坊


為愛,成為自己的療癒師
和解療癒Hsin老師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長期的靈性探索、自我覺察,讓許多的思緒成為了一篇篇富有哲思的詩篇,其中的文字或許能帶給心一些悸動、生命一些反思,讓文字成為一份愛,流動入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師我先生出軌了....... 近期出現許多關係、婚姻「被出軌」的個案 而且都發生在對伴侶很好的女性身上 怎麼想就是想不透,這個明明相處得很好的枕邊人 為什麼可以不顧我的感受,自私的做出了背叛的決定? 在和解個案中處理「背叛」的痛苦情緒 
第一階段 承認並意識對方對我的好
【個案解析:工作上給自己的高壓跟緊繃,原來從過去和長輩的相處模式,就一直存在著】 他是一位年輕男性 年前他就跟我聯繫 因為剛進入新工作的他 碰到了許多從沒觸碰過的工作處在很高壓的狀態 內心很緊張、緊繃的情緒無法紓解 是否可透過個案來處理? 解放過往被指責責罵的恐懼經驗讓腦袋不再一片空白
想必我們的身邊都碰過這樣的朋友 或在工作中也會碰上這樣的能量者 永遠記得自帶聚光燈 他們特別的擅長吸引他人目光 無論什麼話題,都能三跳兩跳的又回到自己身上 繞來繞去都在講著自己「知道」些什麼、「碰過哪些名人」、「去過什麼高級餐廳」、「有哪方面能力超強」 他們是熱衷「自我」的人 都是失衡的現象
上週的工作坊 我們有一位參與同學是之前上過「自我和解心法課的」 瘦瘦的她,第一天見到時,整個人是黑的 但生命真的眷顧她 讓她從當天第一堂課的第一個暖身「與靈魂連結」 就已經大量釋放出許多哀傷 接下來的那天,整團黑雲從她身上快速的抽離 到第一天課程結束時,我已經能夠清楚的看到她的五官了 這位年輕女孩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這不是一般的個案。 因為已經是老學員,所以當他來到面前,表達在現在的職場環境,越來越敏感、越來越感到無法繼續,因為心裡真正想做的,和外部工作環境不是一個方向。 他漸漸的無法再忍受這個狀態。 到公司,會非常快速的消耗自己的能量。 回家,就好累好累,什麼都不想做。 那是一朵蓮花。
老師我先生出軌了....... 近期出現許多關係、婚姻「被出軌」的個案 而且都發生在對伴侶很好的女性身上 怎麼想就是想不透,這個明明相處得很好的枕邊人 為什麼可以不顧我的感受,自私的做出了背叛的決定? 在和解個案中處理「背叛」的痛苦情緒 
第一階段 承認並意識對方對我的好
【個案解析:工作上給自己的高壓跟緊繃,原來從過去和長輩的相處模式,就一直存在著】 他是一位年輕男性 年前他就跟我聯繫 因為剛進入新工作的他 碰到了許多從沒觸碰過的工作處在很高壓的狀態 內心很緊張、緊繃的情緒無法紓解 是否可透過個案來處理? 解放過往被指責責罵的恐懼經驗讓腦袋不再一片空白
想必我們的身邊都碰過這樣的朋友 或在工作中也會碰上這樣的能量者 永遠記得自帶聚光燈 他們特別的擅長吸引他人目光 無論什麼話題,都能三跳兩跳的又回到自己身上 繞來繞去都在講著自己「知道」些什麼、「碰過哪些名人」、「去過什麼高級餐廳」、「有哪方面能力超強」 他們是熱衷「自我」的人 都是失衡的現象
上週的工作坊 我們有一位參與同學是之前上過「自我和解心法課的」 瘦瘦的她,第一天見到時,整個人是黑的 但生命真的眷顧她 讓她從當天第一堂課的第一個暖身「與靈魂連結」 就已經大量釋放出許多哀傷 接下來的那天,整團黑雲從她身上快速的抽離 到第一天課程結束時,我已經能夠清楚的看到她的五官了 這位年輕女孩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這不是一般的個案。 因為已經是老學員,所以當他來到面前,表達在現在的職場環境,越來越敏感、越來越感到無法繼續,因為心裡真正想做的,和外部工作環境不是一個方向。 他漸漸的無法再忍受這個狀態。 到公司,會非常快速的消耗自己的能量。 回家,就好累好累,什麼都不想做。 那是一朵蓮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拼命付出、幫助對方,甚至代替對方扛起痛苦時,你是否看清了你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總說愛一個人要「無條件地給予」,卻從未想過: 對方的條件和資源,真的足以和你對等嗎? 他給你的回應和行動,真的緩解過你的痛苦嗎? 如果一段關係裡,對方的困境遠超你能承擔的範圍,卻依然在消耗你的時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在婚姻中,女性需要避免一些行為,以保持自己的尊重和地位。本文列舉了四種行為,包括總是無條件順從男人、恃寵而驕、輕易就讓男人得到、遇事總是說分手,不懂得妥協。女性應該學會保持自我、感恩並付出、保持神祕感和獨立性、學會妥協和溝通。
你聽過這句話嗎?(我爲妳付出這麼多,你就這樣回報我嗎?) 年紀大了之後,我就會想,我沒有要求別人為我付出什麼,為什麼別人總要求我應該回報? 就好像在說(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變成我想要的樣子,你應該回報我想要的)這算愛嗎?在我看來只是一種情緒勒索跟道德綁架! 人性很自私,默默付出跟守護,可能只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在一段關係中拼命付出、幫助對方,甚至代替對方扛起痛苦時,你是否看清了你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總說愛一個人要「無條件地給予」,卻從未想過: 對方的條件和資源,真的足以和你對等嗎? 他給你的回應和行動,真的緩解過你的痛苦嗎? 如果一段關係裡,對方的困境遠超你能承擔的範圍,卻依然在消耗你的時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愛人或被愛,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因為在心靈上來說,只有本質,沒有方向。   我舉一個例子,可能跟本篇原文所說的不是很相似,也跟我上一段寫的意思不一樣。我看到有的女人,自己很辛苦,很累,經濟也不寬裕,卻不斷去「做好事」,當好人,幫助別人,照顧別人,我看到的是:她沒有「被愛」,既然要不到愛,就拚命去愛
Thumbnail
「親愛 女人」是描述具有母性的女人。她在生命過程經歷相戀、婚姻、或為人母親等人生階段,在思想上所發揮無論是傳統、或是女權意識型態上,發展對待自己所愛的各種行為表現。以其堅毅及內斂的性格,表達、流露出內含母愛的感情。還有為母則強的人生百態.....即使性別相異,卻值得省思。
Thumbnail
在婚姻中,女性需要避免一些行為,以保持自己的尊重和地位。本文列舉了四種行為,包括總是無條件順從男人、恃寵而驕、輕易就讓男人得到、遇事總是說分手,不懂得妥協。女性應該學會保持自我、感恩並付出、保持神祕感和獨立性、學會妥協和溝通。
你聽過這句話嗎?(我爲妳付出這麼多,你就這樣回報我嗎?) 年紀大了之後,我就會想,我沒有要求別人為我付出什麼,為什麼別人總要求我應該回報? 就好像在說(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變成我想要的樣子,你應該回報我想要的)這算愛嗎?在我看來只是一種情緒勒索跟道德綁架! 人性很自私,默默付出跟守護,可能只存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從我推薦了上一本《女醫師》的性愛書籍之後,就很多人再問我說到底還有沒有推薦其他兩性的書籍,後來我關注不少床笫之間技巧的說明書,覺得真的大同小異,反倒是戀愛相關的書有不少可以討論。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