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0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碳足跡腳印越走越大,而你還在原地踏步:身為高中生的我們決定從生活中開始改變!》

冰山逐年融化、北極熊無家可歸......許多的環保議題常常在我們耳邊出現,然而這些議題,似乎,就僅限於「知道」而已,而冷氣還是照樣開、一次性餐具還是照樣用......
或許有些人覺得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什麼,但身為高中生的我們覺得並非如此,畢竟我們擁有從小就被教導的「團結合作」,如果全班一起,每個人一天做一個小改變,那麼一天就有至少30個小改變,一個月就有900個小改變。

第一批氣候難民

與其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淹沒,不如用炸彈把我們炸沉!
這是帛琉總統的憤慨與無奈。
而同樣身為低海拔國家的吐瓦魯(Tuvalu),正面臨著國土縮小的危機,因為近年來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冰山融化,使海平面逐年上升。然而吐瓦魯島上的人民只是過著樸實低碳的生活,卻成了全球暖化的第一批氣候難民。

【地球得了COVID19】

近年,來自大自然的反撲不斷侵襲著我們的家園,科學家將此現象稱為「極端氣候」,就像是得了covid 19一樣,會發燒會咳嗽會流鼻涕,這也意味著,人類的生活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造成這一切的發生,還得追究到人類的身上。
過去一百年來,燃燒化石燃料、工業快速發展,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占比持續升高,再加上大量砍伐樹木、增拓農業用地,使氣候暖化的問題更加嚴重。
當溫度愈來愈高,位於南北兩極的冰川快速融化成海水,海水又因受熱而膨脹,因此出現淹沒低海拔地區的危機。除此之外,乾旱森林大火暴雨等等,也都跟極端氣候有密切關係。
2019年9月發生澳洲史上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由於三年未達標準雨量再加上溫度高達攝氏48.9度,破紀錄的乾燥與破紀錄的高溫導致這場世紀大火持續了長達半年多之久。一共燒毀了將近4.7個台灣面積的森林,失控的火勢也造成嚴重空汙,天空一度染成橘紅色,濃煙也飄至2000公里外的紐西蘭,最令人心痛的是,全國超過10億隻無辜的動物在火中喪命。或許這些聽起來太遙遠,但它已步步逼近我們的生活。
2021年台灣的「百年大旱」,已然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期間不同城市陷入了限水、減壓供水、停耕、歇業等窘境。因為前一年梅雨季短暫雨情不佳,加上沒有秋季颱風的供水,才導致隔年台灣面臨全台缺水困境,其實這和年年升高的氣溫也有相關。
「高溫」為颱風形成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以前,能為台灣帶來雨量的颱風大多在北緯5-20度之間生成,再藉由科氏力的帶動,颱風多會帶給台灣西部一比足夠對抗冬季乾季的雨水。
可由於近年來全球氣溫升高,只要海洋表面不低於攝氏26度,便可生成,颱風生成的緯度漸漸往北移,再經過科氏力運轉,颱風繞過台灣的頻率越來越高,也就導致夏秋沒有雨水進賬,中、西部的冬天更陷入缺水危機
「極端氣候」這個現象給人類帶來的威脅愈來愈大,其中,許多都是因「高溫」直接或間接引起,正如文章先前提到,碳排是最直接影響升溫的主因,但,大家是否真的清楚地球已經發燒的事實?是否知道未來的我們,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考驗?

【地球升溫,檢視碳足跡開始】

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執行主任安德森曾寫下:「全世界必須意識到人類身為一個物種,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為了將全球暖化限制在1.5°C,我們有八年時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幾乎減半:八年時間制定計畫、制定政策、實施政策並最終實現減排。」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亦指出相較於工業化前的氣溫,至今已升溫攝氏 1.1 度。國際能源署(IEA)於2021年3月8日發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363億噸。相當於乘著飛機環遊世界47,334次!
若未來人類再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那麼我們便會越來越難挽回地球升溫的速度。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預測圖
我們的地球不斷飽受極端氣候的摧殘、忍受溫度升高的折磨,這一切都將歸咎於——人類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而在溫室氣體排放中佔最大宗的便是碳排放
現今碳排放主要來自人類的各種活動,不論是便捷的交通運輸、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甚至於農業活動都會成為助長地球暖化及極端氣候的因素。
如此巨大的碳排放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不像空氣污染一般顯而易見,但如果有心想要確實地減少碳排、減緩極端氣候,我們可以先從檢視碳足跡」開始。
碳足跡為碳排放量的總和,而碳排放量便是人類從事各種生產活動中直接或是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若以一包洋芋片為例,在生產馬鈴薯的過程中會消耗自然資源,接著在運送到工廠進行加工、包裝最後運送至商店供消費者購買。這一系列的過程再加上最終的廢棄物處理所計算的碳排放總和便是一包洋芋片的碳足跡。

【減碳從我們開始】

以下是我們收集來自國高中生想法的表單,裡面我們列出一些目前日常生活中能簡單達到的減碳事項,讓大家去做勾選現在有做到的以及看完上述文章後未來有意願去做到的。

1.吃多少裝多少
「吃多少裝多少」是我們從小到大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原本以為不浪費食物那麼簡單,但其實在減緩碳排中也是極為重要角色。
根據我們收集來自國高中生想法的表單顯示,自備餐具與吃多少裝多少的比例最高,未來願意自備餐具的人數增加,但願意吃多少裝多少的人數卻減少了。對於這種現象讓我們很不解,進而推測原因,發現可能是因為部分國高中生午餐多訂購營養午餐或團膳、又或是外食,因而無法掌控餐點份量多寡,無法確定未來自己是否能消化每份餐點。
◎建議:
買東西前先思考想要vs需要,就如同吃飯前先想清楚自己今天的飯量。比如在吃到飽看到許多可口美味的食物,比起一心想要吃回本,更應該注意的是自己肚子是否還有空間!

2.多吃當地當季的食物
非本土食物需要從外地運送,進而增加食物的碳足跡,因此建議多吃本土食物。
另外供應非當季食物會增加儲存食物所產生的能量消耗,故吃當季食物是更環保的選擇。
表單中此項提問共成長了35.6%,可見是大眾認為較容易且願意達成的事項。
◎建議:
(1)在大買場中的蔬果部常有產地標示,比起美國富士蘋果不如選擇台灣秋香蘋果!
(2)在便利商店選擇飲料時,不妨多個步驟,轉過瓶身看看上面的碳足跡,選擇碳足跡較少的產品,也是另一種減少碳排放的方法!

3.少吃肉類
減少食用肉類為本次表單中認同度最低的,僅管成長幅度最高,達到53.3%,但依然為未來意願中最少人勾選的。我們的猜想為目前國高中生還是處於成長階段,因此家長及學生選擇餐點時,還是會選擇富有蛋白質的肉類。
然而飼養牲畜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高於種植蔬菜,更是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4%,就相當於北美洲+南美洲的人口占全國人口數百分比,而其中又以牛的碳足跡最大。美國環境工作小組(EWG)指出一餐不吃肉可以減少760g的碳排放,一年便可以減少排放277Kg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汽車往返台北和高雄3.2次的碳排放量!
◎建議:
除了肉類可以補充蛋白質外,我們也可以選擇豆類及蛋奶作為待替;除此之外,比起紅肉我們也可以選擇飼養時碳排放量較低的白肉食用。

4.減少冷氣的使用
冷氣每調高1℃就能多省下6%的用電,一年可減少約26公斤二氧化碳;濾網定期清洗減少髒污附著,可使窗型冷氣約省下2%-5%、分離式冷氣約10%的電,一年可減少約75公斤二氧化碳,也就是一棵樹吸收6.25年才可消化的量。

5.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根據上表可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所造成的碳排放量,比起自家的交通工具少了許多。

6.降低購買衣服的次數
減少買衣服的次數,並將不穿的衣服回收或送給需要的人,皆能減少被棄置的衣服,進而降低製造、燃燒衣服產生的碳排放量。

【改變,從現在開始】

環境因為我們的迫害,正一點一滴的吞噬著地球,北極的冰山融化、澳洲的森林大火、吐瓦魯的國土淹沒、臺灣的缺水危機......而這一切卻都是由平日中小小行為累積而成的,積少成多迎來的劇烈變化。
或許我們無法避免每天使用交通工具,但如果我們能多搭些大眾運輸,那麼減少的碳排放量也是非常可觀的;或許我們無法短時間快速減少碳排放量,但如果看完文章的每一個人,一天做一個改變,便可以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給地球一個喘息的機會。
正如COVID19的來臨,戴上口罩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小小一個舉動成為減緩病毒傳播的關鍵。希望大家在未來生活中也可以養成一個小小的習慣,只是這次不是為了防止疫情肆虐,而是為了地球美好的未來!
【高一亮孩記者/亮羽 廖亭涵 鄭映澄 蘇千芩 採訪報導】

「亮孩」是專欄作家,也是暢銷書作家,看看我們的「暢銷好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亮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