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福之家的日常-真福之家介紹(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撰文:真福之家 楊秉儒 及會員

上篇:重返社會的練功場-真福之家介紹(一)

做為介紹真福之家的第二篇文章,我們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真福之家的4大塊服務結構(如圖):工作日、就業、會議與活動、倡權,談談背後的精神,以及實際上怎麼做,再加上一些會員的心得分享。

一、工作日─簡單介紹工作日的概念是什麼?

會所模式和一般精神醫療復健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不提供治療性服務,而是在平日的開放時間中進行“工作日”。

工作日就是會所內實際進行會務工作的時段,在工作日中,會員(精障者)與職員(社工)肩並肩一同從事會務工作,會務工作包含這個精障社群所需完成的各項業務,透過會所“部門”來負責。透過寫上各項會務工作的大白板,會員可在早會及午會中來自由認領自己想參與的工作。例如在餐飲部可以認領切菜洗菜的工作,在文書部可以認領登打每日出勤統計表的工作。

會員透過參與工作日,來感受自己是被會所社群所需要的,進而得到價值感、成就感,並重建自尊自信。在此過程中會員們亦可培養基本工作態度、參與討論、彼此交流,學習社會互動的技能,重拾在社會中的信心及勇氣。在會所中,精障者不再只是一個病人,而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期盼職員與會員間相互支持的關係,能成為社會大眾與精障者共融生活的典範。

※會所職員及會員分享:

(1)職員介紹關懷餐飲部:

關懷餐飲部主要包含關懷與餐飲兩個部分:

關懷主要針對會所內部的成員的外展與關懷策略做討論。例如對於不擅長打關懷電話的會員,我們會經過數次會議討論與整理教戰手冊,使關心他人的門檻降低,增強同儕間的支持。

上午的會務工作以準備每日午餐為主,從討論菜單、採買食材、備料、烹煮,都由會員彼此協調、分工合作完成。會所午餐每天都有一道綠色蔬菜,每週一天蔬食日,並每日宣傳當天食材的營養資訊,以健康、均衡、衛生等概念出發,實踐健康生活模式。下午的會務工作則以報帳、清潔、外展為主。

因為關懷餐飲部的會務工作多需要與人合作、一起完成,所以我們也鼓勵初來會所的準會員可以先從這個部門開始體驗,在比較生活日常的餐飲工作中也能自然而然與他人對話、聊天,進而熟悉環境與人群,慢慢認識會所這個新世界。

(2)會員參與部門心得分享:

1、于婷馨(關懷餐飲部)

當初加入真福之家,我一開始去文書公關部,待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還是喜歡煮東西給別人吃,於是就轉部門至關懷餐飲部。我認為餐飲會與關懷在一起的原因是:三餐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需求,相對的,人的心理需求也要滿足。每次關懷支持組開會的時候,都會討論需要關懷的對象。我平常會參與電話外展與家訪的行動,家訪結束後,我會有暖心的感覺,因為我相信如果自己不舒服時,也可以受到同樣的關懷。

既然說到關懷餐飲部,我們就來談談它的工作內容。關懷餐飲部的工作內容分為:訂餐服務、收午餐費、訂隔天所需的菜、一起決定一週菜色等工作;廚房的工作包含食材備料、主廚、二廚、洗米煮飯、提醒放餐盤、分菜,我們每日有三菜一湯一水果。我主要負責(認領)的工作是訂餐服務、催繳餐費以及訂隔天所需的菜。一開始的時候,還不是做得那麼上手,不過一段時間之後,工作內容就熟悉很多了;我會把將用到的菜先列出,遇到不知道如何拿捏訂菜的份量時,再去跟職員核對。訂餐服務的部分,我催繳的效率很高,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確認完畢。所以大家要訂餐、繳費都會主動來找我,讓我很有成就感。所以每天來真福讓我樂此不疲。

2、會所不倒翁(文書公關部)

文書公關部如同字面所寫,是主責真福之家的「文書」及「公關」的部門。文書的部份包含了登打各式報表、更新每日報及寄送每月行事曆等等行政類工作;公關的部份包含會所導覽、外出宣傳真福之家、辦理真人圖書館等等。另外,會所督導也隸屬於這個部門,所以舉凡經費控管、需回報主管機關的月報表等等,也都是這個部門的重要業務。

如同世界各地的其他會所部門(clubhouse unit)一樣,我們會在固定的時間(每日的早上九點半、下午一點)召開部門會議,藉由白版,讓會員職員能一起認養當日需執行的會務工作,在分配完會務工作後,也能在會議中分享彼此近況,互相關懷及打氣。

藉由職員及會員們肩並肩一同完成文書部的各項業務,會員們能發揮自己的潛能、練習與人合作,職員們則努力建構舞台、排除會員參與上的困難,並適時的激勵會員前進。

在這樣的過程中,會員們已然重新被社會接納了。

3、希媽(文書公關部)

我最喜歡的會務工作是幫忙完成寄送行事曆到每個會員的住所或聯絡處。寄送行事曆的分工有:折成寄送的樣式,封印行事曆,加上貼郵票和地址,最後投入郵筒。在包裝行事曆的過程中,因為件數多,程序較為複雜,所以需要多一點人手來完成這龐大的工作。在完成寄送行事曆當下覺得非常有成就感與榮譽感,因為覺得有為會所服務的感覺,就好像有了被需要的感覺。而且大家完成了這項會務工作,有了肩並肩的參與感,因此我愛行事曆。

4、泓予(文書公關部)

針對第一次來真福參觀或是想看看真福環境的訪客,有機會可以以導覽手冊為準則,再加上自己對各部門、設施以及內部所進行各項會務工作的了解,在腦海中加以歸納分析,以簡明扼要,有條不紊,深入淺出地在剛來真福參訪的人們做詳盡的介紹及解說,再配合上自己平日在表達上穿插之禮貌性的慣用語;讓參訪者除了對真福的環境有初步的認識外,從他們臉上洋溢的滿足及微笑是使自己在認領這項會務工作中獲得最大的喜悅及成就感。

5、甜甜(關懷餐飲部)

在關懷餐飲部,我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整理桌面!整理開烘碗機、還有一起做菜時,和職員會員們閒話家常!因為把凌亂的桌面整理乾淨,然後再要求大家浮誇的讚美,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我喜歡東西都整齊歸位!這是一個非常變態的嗜好。😂再來是一起做菜和大家閒話家常!像昨天我一邊幫忙炒菜一邊和韋伯聊天,聊到開心處我整個大笑。😂而且在餐飲部可以學到互助合作,互相幫忙,這讓喜歡接觸人群的我超級無敵喜歡的。💖

二、會議─簡單說明這些會議在做什麼,為何是全體(會員職員)一起參與?

(2020七月後會將“小組”併入部門,因此不會再有“小組會議”)

會所的特色之一是工作日中充滿各式會議,原因是做為一個社群,我們希望會所內的大小決策皆能由大家共同參與討論,進而透過共識做出決定。普遍來說,精障者的生活充斥著“被人決定”的經驗。因此在會所內的這些開會過程中,會員被賦予決定的權利,也開始練習承擔責任。會議的種類小至討論下週菜單,大至討論會所明年發展方向。

三、倡權與去汙名─真福實質辦些什麼活動或做什麼。

如同煮飯、環境清潔及文書報表的登打一般,精神障礙的倡權及去汙名也是會所中的一項重要會務工作,近年來真福之家常常使用“真人圖書館”這種有趣的形式。有意願的會員能擔任“真人書”,在倡議的各式場合中,提供倡議對象“借閱”。真人書(會員)將與借閱的民眾在規定的借閱時間內講述自己做為精障者的獨特生命故事,藉由這種交流,讓一般社會大眾能更真實的接觸精障者,破除他們可能帶有的對精障者的負面刻板印象。

四、就業-過渡性就業是什麼?

一直以來我們都希望會員可以透過就業重回職場,進而融入社會,然而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汙名,也讓精障者的就業之路加倍困難。我們致力於推動國際會所發展的就業計畫-過渡性就業(Transitional Employment)。此就業模式的特色為:

1. 會員朋友到職前,社工會先至職場學習工作內容,會員到職後,工作訓練將由職員負責。

2. 會員朋友請假時,職員會找人代班,使職場工作內容不受延宕。

3. 會員在工作上有需要協助的地方,職員可以隨時提供輔導。

4. 原上線會員每工作6~9個月後,會找一位適合的會員接替,使每個人都有學習的機會。

經由以上介紹,有沒有讓大家更認識真福之家?歡迎大家把此篇文章以及上一篇介紹真福之家的文章,轉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上篇:重返社會的練功場-真福之家介紹(一)

--

真福之家

  • 聯絡電話:02-2550-3031
  •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 08:30~17:30
  • 電子信箱:dep110@eden.org.tw
  • 真福在112年底搬家囉!新地址在: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33號3樓(建成綜合大樓內)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瘋靡popularcrazy—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
94會員
194內容數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真福之家以「會所模式」支持精神疾病經驗者, 並根據國際會所準則運作,目的為共同經營一個社群。 簡單介紹一下會所,我們不同於傳統社福服務模式,我們將服務對象稱之為「會員」,而會所內也沒有所謂的社工/老師/個管員等,統一稱之為「職員」,平常相處多以本名或綽號相稱。
Thumbnail
真福之家以「會所模式」支持精神疾病經驗者, 並根據國際會所準則運作,目的為共同經營一個社群。 簡單介紹一下會所,我們不同於傳統社福服務模式,我們將服務對象稱之為「會員」,而會所內也沒有所謂的社工/老師/個管員等,統一稱之為「職員」,平常相處多以本名或綽號相稱。
Thumbnail
從職重個管看「會所服務」,會所服務是一個新的選擇,在社區中溫柔地接住不同狀態的個體。
Thumbnail
從職重個管看「會所服務」,會所服務是一個新的選擇,在社區中溫柔地接住不同狀態的個體。
Thumbnail
我們要很在乎這樣參與經驗的發聲 這在在提醒工作者及所有涉入其中的人, 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所聲稱的, 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投入這份工作所要回應人們之所需, 我們所做的離他們的需要有多麼遙遠的距離, 我們需要的是去認識及理解工作者與精障者之間的差距, 我們要做到的不是去說我們努力了什麼,而是沒有做
Thumbnail
我們要很在乎這樣參與經驗的發聲 這在在提醒工作者及所有涉入其中的人, 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所聲稱的, 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投入這份工作所要回應人們之所需, 我們所做的離他們的需要有多麼遙遠的距離, 我們需要的是去認識及理解工作者與精障者之間的差距, 我們要做到的不是去說我們努力了什麼,而是沒有做
Thumbnail
最近陸續有好幾位會所的社工問我,要怎麼判斷在會所「復原中」的精障者準備好重返職場工作了呢?事實上,多數社工夥伴都覺得從表面上看起來,精障者的狀態感覺隨時都能「上工」了,但往往推薦到職重窗口的時候,又很容易被評估為「還沒準備好」。...
Thumbnail
最近陸續有好幾位會所的社工問我,要怎麼判斷在會所「復原中」的精障者準備好重返職場工作了呢?事實上,多數社工夥伴都覺得從表面上看起來,精障者的狀態感覺隨時都能「上工」了,但往往推薦到職重窗口的時候,又很容易被評估為「還沒準備好」。...
Thumbnail
「會所 / 不會所」絕對不是服務好壞的評斷基準,何況以工作社群為核心的會所模式,也無法回應所有人的期待與需要。正因為如此,協作模式據點的推展,是臺灣發展精障社區服務多元樣貌的契機點,也是所有願意投入精神障礙社區服務的我們,可以共同想想社區還有哪些可能,還有哪些需要的重要時刻。
Thumbnail
「會所 / 不會所」絕對不是服務好壞的評斷基準,何況以工作社群為核心的會所模式,也無法回應所有人的期待與需要。正因為如此,協作模式據點的推展,是臺灣發展精障社區服務多元樣貌的契機點,也是所有願意投入精神障礙社區服務的我們,可以共同想想社區還有哪些可能,還有哪些需要的重要時刻。
Thumbnail
在歷次的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與各界討論當中,我們常常聽到要充實醫療系統以外的「社區資源」,而其中,由精神障礙者/精神病人自己來參與、創生、協作的資源,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同儕支持」與「會所」。本期就先帶大家來了解:什麼是「會所」?
Thumbnail
在歷次的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與各界討論當中,我們常常聽到要充實醫療系統以外的「社區資源」,而其中,由精神障礙者/精神病人自己來參與、創生、協作的資源,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同儕支持」與「會所」。本期就先帶大家來了解:什麼是「會所」?
Thumbnail
做為介紹真福之家的第二篇文章,我們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真福之家的4大塊服務結構(如圖):工作日、就業、會議與活動、倡權,談談背後的精神,以及實際上怎麼做,再加上一些會員的心得分享。
Thumbnail
做為介紹真福之家的第二篇文章,我們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真福之家的4大塊服務結構(如圖):工作日、就業、會議與活動、倡權,談談背後的精神,以及實際上怎麼做,再加上一些會員的心得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