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職管筆記#19|會所服務

2023/12/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上個月跟著同事一起去參觀一家會所,做了這張書籤作品,我的貢獻是用手指沾了粉彩,畫了幾個意義不明的圓型,交給會所的會員後,就變成這樣了;與其說是我的作品,不如說是我們的作品。

這個體驗過程,帶給我的獲得是--

每個人本來就會有擅長跟不擅長的事情,在我的不足上,有人給予協助,就能讓我們一起成就。

人生本來就是一加一大於二

那天讓我最有感觸的是會所督導說的一段話。

「大部分洽詢服務的人一開始想要的都是立即獲得一份工作」

這也導致有些人雖然需要會所服務,但未必能真的銜接上會所服務。

大部分洽詢職重服務的人也是如此,一開始想要的都是立即獲得一份工作;但卻未必都具有立即就業所需的能力與準備度,例如:先穩定疾病狀況,足以因應工作的體力與專注力、與人一起共處的人際適應能力等。

沒想到從沒有工作走到有工作,原來需要那麼多的準備。

所以需要更多專業的協助,所謂的專業,不只是所佈置的服務,而是從協助一個人如何願意進入服務開始。


一直以來在精神障礙者的職業重建服務前端有的比較是趨向醫療端的資源,如:日間病房、社區復健中心。在實務工作上,確實有不少來洽詢的民眾沒有在這些服務資源中,但尚需要調適疾病狀況減少在生活及功能面上的影響,那些不願意或沒有使用既有資源的,背後的原因都有諸多的辛苦,不管是心理、經濟,還是環境層面等。

需要多樣化的服務來承接處不同狀態的人

會所服務是一個新的選擇

我覺得會所服務與精神醫療模式不同,是一種在社區中溫柔地接住一個人的服務。

營造一個自在的空間,沒有硬性的出席規定,自主自決參與事務的選擇,對於不同準備度不同狀態的病友,在這裡做出不同的選擇也不會奇怪。例如:有些人可能有工作,在下班或休假時需要有一個放鬆自在的空間,跟同儕聊聊天;有些人可能因為病狀的影響,多半都過午後才能起床,想要練習嘗試與人接觸不焦慮。

在成為一個工作者、康復者前,先成為一個在失序中逐步找回自己步調的人。在已經是一位工作者、康復者的同時,持續地有養分繼續走在自己可以適應的步調上。


如果你也同意,在成為一個工作者前,需要先在失序的狀態中找回自己的步調,如果你也同意,在精神醫療模式外其實需要不同的模式承接住不同的個體。

在需要陪伴復元的路上,會所服務是一個新的選擇。

願所有人都能被溫柔地接住



7會員
39內容數
小職管的實務工作反思與隨筆,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願我們能溫柔以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