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某精障會所的經歷」這篇文章,工作者的行動反思及回應(上)

2023/10/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要很在乎這樣參與經驗的發聲。這在在提醒工作者及所有涉入其中的人,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所聲稱的,我們沒有做到我們投入這份工作所要回應人們之所需,我們所做的離他們的需要有多麼遙遠的距離,我們需要的是去認識及理解工作者與精障者之間的差距。

我們要做到的不是去說我們努力了什麼,而是沒有做到的是什麼,

去彌補這個距離才是專業(如果要用專業來測量),雖然我更想說的是:「如何在一起平等的生活,並且在日常裡實踐」,而不僅是專業工作本身而已。

raw-image


以下的回應比較是做為會所模式的實踐者的經驗分享,對象是工作者,然而有些前題要做些釋疑,首先,政府想做的是「類會所」,所以在社安網裡的名稱叫作「協作模式」,很遺憾的是政府引入國外的各種模式時總是做半套四不像,比方說ICF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因此在套入會所精神時因為是做類會所,所以在人力補助或方案目標設定上其實就是不是認真要做會所的「類會所」,但這從另外一個正面角度來看,叫作發展台灣本土化的「精障社區工作」,必須說這也導致某些縣市及承辦單位取名叫做會所,卻實際上不是做著國際會所模式,因為部份單位其實也沒有什麼工作理念,因此實際上像是一般的日間照顧據點、小作所或者傳統的工作坊代工,其實只是多了個補助案去申請,這一點我也覺得相當遺憾,因為我們需要有更多元化的服務,並且是翻轉專業權力關係或者更生活化、以障礙者為主體的工作模式。我會先做這個釋疑是:從作者的參與體驗可以感受到這個單位應該剛開始設立,可能也不太知道會所實際上是什麼,他們正在摸索,然而這樣的經驗分享,其實不論是不是會所,都值得我們聽進去,承認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並且修正我們的服務。

 

作者提出了五點感受,以下是我的經驗、看見、設想與反思,也不見得是正解,所以歡迎留言討論喔!

raw-image

這可以分成三個部份來思考,首先是打掃的意義、第二是如何誇獎、第三創造更多有趣有意思的工作類型(糟糕!我猜這又是篇長文,但我其實沒時間寫)

一、打掃、整理環境的意義

我猜作者還在參與會所體驗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是怎麼讓還未加入會所,還在體驗期的會員認識他為何要進行這份工作呢?還有會所強調的自願性,我們怎麼讓會員知道他可以選擇不要做這個工作跟知道他更有興趣做些什麼呢?

我們可以在部門會議選擇工作時,對於準會員有更多說明,像是白板上的所有工作,全部是依你意願去選擇,你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以會所模式跟其它復健場所之不同處在於:在復健場所比較不能隨時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以清潔工作來說是為了復健及工作訓練,然而在會所裡我們之所以做清潔工作,是因為這裡是我們生活的場所,就像我們的家髒亂了,我們會整理、打掃,是因為我們在乎這個地方的環境,是因為我們希望來的夥伴享受一個好的環境,而你怎麼想呢?你是個愛乾淨的人嗎?或者其實你本來就不太在乎這些事情呢?那如果你在乎的話,你願意跟我一起打掃這裡嗎?又或者你還需要熟悉這裡才能思考與做決定也沒關係。

    在會所會員不是被幫助的人,也不是來復健與治療的,而是來成為我們的夥伴,跟我們一起經營會所的,因此在他開始體驗時,我們就要去認識他的想法、經驗,而我們也說出我們為何而做及會所的不同處在哪裡,這些都在創造更好的體驗與經驗的交換。

    第二層,進化中的人類讓稱讚這件事變成是門藝術。如何讚美人或不去讚美本身應該就可以是門心理學吧!同樣是從事完成一份會議紀錄,對A可以大力稱讚,因為你知道他做了多少努力才完成這件事;但對B可能要留意這會不會對他從事下一次會議紀錄時成為他的壓力,導致他適得其反或者拒絕去做;對能力好的C則是受不了有人當他做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且是他周圍的人(或競爭者或非精神疾病經驗者)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時,卻搞不清楚狀況的稱讚他,反而會招來他的厭惡,這反而讓他感受到被瞧不起,不論是因為他是精障者被瞧不起,或者覺得他沒有能力本身都是。其實我也會在其它身心障礙服務的場所看到把身心障礙者弱化而來的誇獎,好啦!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充斥著,我們真的要去覺察我們的讚美本身帶著什麼樣的姿態呀!

    有時工作者是想藉由誇獎去建立服務對象的自信心,因此我們關注的地方反而變成是我們有沒有讚美服務對象,目光其實是在我們有沒有做這件事,而不是對方的感受是什麼?對方如何理解他做了什麼得到這樣的讚美?他理解到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事情嗎,即使這是很小的事。他能意會到我們的讚美的意涵嗎?我們有意會到他對於讚美的需求跟其他人的不同在哪裡嗎?

    第三層是我們需要創作更多類型的會務工作,讓不同能力、興趣與工作目標的人,有機會嘗試更有挑戰性、創造力及帶來連結的工作型態,直覺上作者是有以上特質的人。我現在到各個地方外督,會嘗試跟各會所討論,將工作分類,對會員來說哪些工作有趣性、學習性、重要性、意義性,其實就是檢視並找出哪些工作會讓人期待及興奮,哪些工作無聊乏味而乏人問津。

 

raw-image

非常缺少雙方的脈絡,可能會有落差,但我還是試著想像出做為工作者或組織可以的行動。

作者應該是個對關係品質很要求的人,也需要自己被當作一個人而不只是病人或服務對象被對待吧!我想他在醫療、社福裡面對專業工作者可能相對容易失落,比較難以他期待的方式被回應,以「畢竟他們關心我也只是出於工作」,而工作者面對這樣的服務對象可能也會感到挫折,因為還是想要好好對待,只是某些需求超過如果你是以職業或專業角色所能提供的,而這我覺得不在於兩者之間的問題,只是這需要更多脈絡才能回應。

在體驗期的準會員,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對方可以預期有哪些會議、活動、工作內容可以參與,安排幾次收整體驗的討論,其實體驗者很容易帶入他們在學校、在醫院、在復健機構的參與經驗,比較是習慣在服務中感受到被服務、被幫助的感覺,然而在會所的參與方式是讓會員成為被會所、同儕、職員需要的人,這會形成在經驗上預期的落差-沒有被幫助到,我們在發展或探索新型的服務模式,並且連我們也正在認識這個模式時,我們要知道這個經驗的落差可能會導致我們連接不到這個人,或這個人接不上這裡,我們要敏感於此,即使無法在當下發現,事後我們仍可以回應的。不過也必須說,我們也不總是可以留意到所有關係的細微處,工作者並非完人,但從經驗裡提煉出這些才是真正的專業,又或者不以專業視之,則是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裡頭。

註:半夜在床上準備睡覺,看見朋友丟的文章,害我睡不著,起來寫寫,走筆至此感到昏沈,上應該還要修,下之後再繼續寫

6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