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有的樣子,本就是獨一無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隨手翻了一本書:「認識你的收納人格」,卡桑德拉.阿爾森 Cassandra Aarssen著,木馬文化出版,吸引我的理由並不是整理收納,而是作者將人分成了四種收納人格,很像在我們常常聽到的星座,依太陽星座分成了十二個星座。
在「認識你的收納人格」這本書中,我是傾向的是『蝴蝶型』人格,書中內容提到『蝴蝶型』人格注重視覺導向,習慣看大方向的思考,少專注在小細節上,比較喜歡看見自己的東西,害怕因為看不見,就忘記東西,但傳統的收納整理系統都要把東西藏起來,這幾乎和『蝴蝶型』人格大腦的思維模式完全相反,所以並不適合。
其實看了書中的分析,有種被理解的感覺,原來並不是我懶於整理,一輩子都得要生活在凌亂之中,是因為不符合既定收納整理模式、整齊的標準,就容易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的不自信,來自於無法符合單一標準,或是他人的成功典範,或許可以回頭想想:「別人的成功途徑、他人的期待、世俗的標準,是不是不適合我?」我們都有自己的形狀,將自己硬塞進固定的框架裡,感覺壓迫,拚了命凹折修改自己的形狀,不再是真實的樣子。
我們不是不夠好,我們原有的樣子,本就是獨一無二的各種形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讚/愛心,或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如有任何想法,也請留言讓我知道,謝謝你/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講求功利、效用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質疑別人的選擇不夠好,這個選擇最好與地位、財富相關,否則就會出現「做了這個要幹嘛?」、「學了這個有什麼用?」的聲音。
『跨越』有時候感覺非常抽象。 什麼時候穿越了原本過不去的那道坎?什麼時候戰勝了心中的大魔王?說不出會在哪個時間點,不知道會在哪個事件中體現,當真的感覺『跨越』了,我自己會覺得面對艱難、糾結或是不舒服的人事物,不再那麼困擾我了,可以更輕鬆自在地看待。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更容易心煩氣躁,因此在生活中『調息靜心』,學習回到「土地」般的穩定,一顆種子在土壤中開始它的生命,也在結束的時候回歸到土壤,土壤有著供應生命所需的各種養分,也包容所有有形萬物的歸處。
成為自己,走上自己想走的路,多麼不容易,我在這個同學身上感受到溫柔中帶著力量,在她的淚眼裡,我看見了她,也看見了我自己。 我們走自己的路,我們也緊緊相連。
疾病讓我們驚恐萬分,所以希望它消失的越快越好。害怕身體機能故障、衰退、出現缺陷,最後而死亡,一旦身體生病虛弱,這樣的恐慌就抓住了我們。
<灰姑娘>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童話故事,小時候並不覺得這個故事非常吸引我,多年後,在視覺心像的課程中,記不太得當時老師詢問的用詞,大約的意思是:「你覺得自己像童話故事的那個人物?」
在講求功利、效用的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質疑別人的選擇不夠好,這個選擇最好與地位、財富相關,否則就會出現「做了這個要幹嘛?」、「學了這個有什麼用?」的聲音。
『跨越』有時候感覺非常抽象。 什麼時候穿越了原本過不去的那道坎?什麼時候戰勝了心中的大魔王?說不出會在哪個時間點,不知道會在哪個事件中體現,當真的感覺『跨越』了,我自己會覺得面對艱難、糾結或是不舒服的人事物,不再那麼困擾我了,可以更輕鬆自在地看待。
夏天因為天氣炎熱,更容易心煩氣躁,因此在生活中『調息靜心』,學習回到「土地」般的穩定,一顆種子在土壤中開始它的生命,也在結束的時候回歸到土壤,土壤有著供應生命所需的各種養分,也包容所有有形萬物的歸處。
成為自己,走上自己想走的路,多麼不容易,我在這個同學身上感受到溫柔中帶著力量,在她的淚眼裡,我看見了她,也看見了我自己。 我們走自己的路,我們也緊緊相連。
疾病讓我們驚恐萬分,所以希望它消失的越快越好。害怕身體機能故障、衰退、出現缺陷,最後而死亡,一旦身體生病虛弱,這樣的恐慌就抓住了我們。
<灰姑娘>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童話故事,小時候並不覺得這個故事非常吸引我,多年後,在視覺心像的課程中,記不太得當時老師詢問的用詞,大約的意思是:「你覺得自己像童話故事的那個人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個人外貌、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刻板印象,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和潛力。作者呼籲接受多元性,欣賞每個人的差異,並思考社會標準對個人生活的影響。這不僅是一場對自我的覺醒,也是對周遭世界的重新認識,讓我們勇敢做自己,活出熱情和原始的樣貌。
你想改變個性嗎?讓生活更美好 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想改變個性的想法呢? 不喜歡自己的個性或習慣, 或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或習慣造成一些問題, 也許是人際關係,也許是健康因素,也許是能力表現。 那麼我們的個性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這之前,必須先說明一個概念。 想想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
Thumbnail
格友們有聽過「昆蟲收納人格」嗎?這個月發現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๑´ㅂ`๑) 作者卡桑德拉‧阿爾森在發現了自己不適用於傳統的整理方式之後,結合自身經驗,創立了『昆蟲收納人格分類系統』,從視覺呈現和收納方式的不同,用簡潔(Simplicity)和豐富(Abundance)兩個單詞來分類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吧? 有沒有人會承認自己跟這個世界上某個人一模一樣? 既然如此 為甚麼我們要被要求特殊表現優秀 其他地方卻要跟他人保持相同?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你是什麼模樣從來不是問題重點,重點是你是否接受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是變形蟲、沒什麼一看就能明確被辨明的風格,我看到什麼都喜歡、看到什麼都想嘗試看看,變化無常,但若我接受且喜歡如此變化多端的自己,那麼「沒有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會是一個困擾。 正因為我沒有「風格」,所以我不會輕易被定義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個人外貌、能力和生活方式的刻板印象,強調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和潛力。作者呼籲接受多元性,欣賞每個人的差異,並思考社會標準對個人生活的影響。這不僅是一場對自我的覺醒,也是對周遭世界的重新認識,讓我們勇敢做自己,活出熱情和原始的樣貌。
你想改變個性嗎?讓生活更美好 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想改變個性的想法呢? 不喜歡自己的個性或習慣, 或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或習慣造成一些問題, 也許是人際關係,也許是健康因素,也許是能力表現。 那麼我們的個性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這之前,必須先說明一個概念。 想想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
Thumbnail
格友們有聽過「昆蟲收納人格」嗎?這個月發現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想和大家分享(๑´ㅂ`๑) 作者卡桑德拉‧阿爾森在發現了自己不適用於傳統的整理方式之後,結合自身經驗,創立了『昆蟲收納人格分類系統』,從視覺呈現和收納方式的不同,用簡潔(Simplicity)和豐富(Abundance)兩個單詞來分類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吧? 有沒有人會承認自己跟這個世界上某個人一模一樣? 既然如此 為甚麼我們要被要求特殊表現優秀 其他地方卻要跟他人保持相同?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這本書由作者以內向者及冒牌者症候群的角度撰寫,分享了自我價值、面對失敗和完美主義的觀念。書中提到高標準是健康的,但完美主義的核心是害怕,呼籲讀者只求進步,不求完美。文字簡單易懂,適合有相同困擾的人閱讀。
習慣於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看法,但往往只願接受自己認同的部份。渴望從他人口中得知自己的好壞,卻又無法接受事實。其實我們都很清楚,在不同的人面前我們呈現出的自己也會有所不同。 從別人口中得知的自己,很大部份只是你願意讓那個人看見的你,不見得是真實的你。 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人格特質」,但也不是一
你是什麼模樣從來不是問題重點,重點是你是否接受這個模樣的自己。 我是變形蟲、沒什麼一看就能明確被辨明的風格,我看到什麼都喜歡、看到什麼都想嘗試看看,變化無常,但若我接受且喜歡如此變化多端的自己,那麼「沒有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對我來說就不會是一個困擾。 正因為我沒有「風格」,所以我不會輕易被定義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