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政治就是唯恐下不亂?

我在廣播電台工作,是一位廣播節目的幕後製作人員。在我製作過的節目裡,包括了針對社會時事、政治新聞評論分析的節目。製作的過程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台灣人看政治的角度、為什麼會討論政治、對政治及相關時事的關心程度。因此,這篇文章我希望紀錄一下我的觀察。
先說說大家為什麼關心政治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我們地狹人稠、社會某種程度上已算高度發展。在這樣一個高度文明裡,許多資訊的傳播很快速、人們對於社會發展或社會體制的感受很直接。因此,我曾經聽住在歐美的朋友分享,台灣人相對的對政治或社會時事這類的議題討論度是比較高的。
我從事廣播電台相關的工作也有五年了,其實也不是一踏進廣播就接觸到討論政治、社會時事節目的工作。但從業了幾年,還是接觸到了相關的工作領域。製作這類的廣播節目其實並不難,最重要的就是無時無刻監看時事、了解一般民眾對什麼樣的新聞時事感興趣、然後尋找適合的來賓,這樣做成節目。
一般人對於討論新聞時事、討論政治類型的節目,最重要的印象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名嘴其實也沒有什麼證據在那邊天花亂墜」、「都是一些偏激言論」等等。我想,一般人大概多少會關心一點新聞時事,但可能不一定有興趣收聽、收看討論新聞時事、政治討論的節目。但很奇妙的是,仍然會有人收看、收聽這類型的節目。為什麼會有人仍然願意關心這類節目呢?我以自己粗淺的觀察,整理出以下2點。
1、有濃厚政治意識形態、並且平常很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 新聞時事評論、政治議題評論的節目裡,通常主持人及來賓講得義憤填膺,但其實,死忠收聽及收看的民眾也可能很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會發表意見的民眾,有的可能已經觀察政治許久,甚至還會自己做點功課、了解事件與歷史脈絡,因此所希望聽到的分析、或自己的分析其實很犀利。這些聽眾真的是對政治很有興趣、對社會懷抱熱忱,因此所持之意識形態通常非常鮮明。可能明顯很左或很右、明顯很偏國民黨或很偏民進黨、很明顯支持某位政治人物、或很明顯支持某弱勢團體等等。舉個例子,對於立場很保守的聽眾,若在節目上討論到是否要廢除重陽敬老金的議題,該聽眾可能就會很生氣,並持續以銀髮族的角度批評該議題。縱觀此特質,若你真不是這樣性質的人,我想,很有道理你平常不太怎麼收聽及收看政論節目。在這樣的框架下,說不定你會被歸類為「不關心政治的人」。
2、崇拜或某節目主持人、來賓,贊同他們的意識形態或看法 如果你每天會關心政治新聞,其實你會發現,一天下來其實也不會有太多政治新聞,但政論節目居然滿地開花,到底是為什麼呢?很簡單,不同主持人或來賓看待同一件新聞時事會有不一樣的意見。光主持人的政治意識形態就可能有偏左、偏右或偏藍、偏綠之分,除此之外,有的主持人可能是新聞專業出身、有的可能有資深的從政經歷、有的可能是學者出身,就因為有這樣的差別,不同主持人對同一件新聞時事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就會吸引不同的群眾收聽、或收看。所以,要做政論、談論新聞時事的節目,主持人的魅力真的很重要,我們要想像得到這位主持人可能會吸引哪一類的聽眾群,這樣才有辦法配合新聞時事,寫出適當的稿子、得到相對應的效果。
難道政論節目就是服務那些政治狂熱者嗎?
某部分層面來說,的確是這樣沒錯!這就好像,古典音樂電台節目主要是鎖定古典音樂界的朋友、或對古典音樂有興趣的朋友;流行音樂電台節目主要會以關心流行音樂的聽眾做安排。同理可證,政論性質、新聞時事評論類型的節目當然會以政治狂熱者,或退而求其次,對政治議題高度關注的一般民眾而規劃的節目。只是,在台灣,政治並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一般民眾或多或少都可能會關心一點對自己有直接關係的政治議題,再者,台灣大約每兩年左右就會有一場大選,從諸多統計數據顯示,台灣有大約六成到七成具有投票權的公民會主動投下自己的一票,這些其實都是廣義上關心政治、參與政治的一環。那麼,在我這一個製作政論節目服務高度關心政治的閱聽眾,我們做的事情、想要傳遞的資訊,真的就跟一般人所關心的議題、方向脫節了嗎?
我在文章的一開始有提到,我的工作之一,就是了解一般民眾對什麼樣的話題感興趣,然後想辦法做成節目。但其實從以上的分析,我想大家大概感受出來了,在台灣百花齊放的政論節目中所探討的話題,與一般民眾所切身關心的、想要得到的資訊的確有點落差。畢竟對一般人而言,「政治新聞」真的是一個很艱深又無聊的東西,它可能牽扯到政黨政治的制衡、政府體制的檢討等等,但一般民眾所想要知道的東西通常是年金改革對我而言有沒有影響?勞工加班有沒有保障?健保是不是又要調漲了?等等的切身議題,這些問題也不是政論節目不會聊到,但聊到的機率較低,而且就算真的把它們拿來當話題,可能也不能聊得多久、多深。不像大家印象中的「政治新聞」,通常會聊一些哪個政治人物的論文到底是不是抄的、哪個政黨的黨內提名機制爆出了什麼醜聞等等,我想一般民眾真的沒興趣知道這些吧?XDDDDD
以上,我想我應該釐清了「一般民眾關心政治」與「政論節目探討政治話題」這兩個切入點有哪裡不一樣了!簡單來說,一般民眾關心政治的情況,有一定的比例比較關心政策影響、民生影響,而這些可能造成影響的來源是政府決策或政治角力操作,因此或多或少可能會涉獵一點。但如果是真正探討政治間的角力、政黨的內幕等話題,真的就是太「政治」了,不是做給一般民眾看的(一般民眾要收聽或收看也不是不行,大概就偶爾看個一兩集吧,我相信你不會經常性收看的!),那是給高度關注政治的朋友收聽、收看的。
那麼,一般民眾關心政治嗎?
回到今天文章的開頭,就我的觀察,一般民眾還是很關心「廣義的政治」的,只是此「政治」非彼「政治」,只能部分劃上等號,所以我相信關心時事新聞的朋友,看完或聽完政論、新聞時事評論的節目後也許只會覺得找不到解答、言論更偏激。因此,我會建議,還是關心政治、新聞時事的朋友,可以藉由「多關注一些非主流的媒體平台」這個方法,得到比較理性、切身相關的觀點討論或資訊。
你能叫出名字的xx電視台、或xx廣播電台由xxx名人主持的節目,通常討論的新聞時事或政治議題,不會是一般民眾非常切身關心的內容。因此我認為,你可以先從這些頻道或節目裡大概了解一些議題的輪廓,然後再去搜尋一些台灣非營利、或專門探討議題的媒體頻道及公民獨立新聞,其實台灣在這塊的資源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很多這些頻道甚至還有Podcast可以收聽,我相信,仔細搜尋的話絕對能得到更理性、更多元、更切身的觀點。
如果可以的話,以後我也許有機會在我的部落格裡,援引多元的資料,跟大家聊聊切身又有建設性的話題!希望今天的文章,能一揭「政論節目」的思考方向,也釐清關心議題或政治時,各位朋友們可以參考的途徑。但最重要的真的是,我一個相關從業人員的觀察分享,非常歡迎大家也跟我分享你的觀察XDDD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