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大展「李義弘:回顧展」──山水畫觀賞經驗如何應用於文學創作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李義弘:回顧展」主視覺圖。©TFAM臺北市立美術館。
趁展期最後一天跟朋友去看畫展,心靈大受震撼,還好沒錯過。
作為一介宅女,要我冒著展期最後一天人擠人的風險(所幸實際上沒有),也要去看的畫展肯定擁有無窮魅力──事實上,先後有三個人向我推荐這場畫展,他們分別是藝術版主編、美術老師、資深出版人,於是打動我的心,讓我覺得非去不可。
去時幸運遇上導覽,讓我這個大外行對山水畫的美好,也能領略一二。
我驚訝地發現,原來畫作表現也有和文學寫作相似之處。若能將畫作「取景」的功力應用在寫作上,或許能「另闢蹊徑」,用更出眾的描摹技巧寫普遍的主題,創作出新的東西(個人認為,與其找新主題,不如找新視角,比較實際)。
這篇心得將簡單梳理我的收獲。

傳統與現代‧時間與空間

「我的領域是水墨創作,我從傳統步入當代的繪畫領域,就像人的成長隨著時代轉變而演進一樣的自然。」──李義弘

李老師生於一九四一年,是臺灣戰後第一代水墨藝術家。
臺灣水墨畫在一九五○年代以降,主要繼承並延續中國藝術史的傳統。李老師於一九六○年代前期進入學院,正處於以「國畫」為「國粹」的年代。
李老師一方面在傳統山水的範式基礎上,融入個人想像,作為造景依據;另一方面也遊歷四方,足跡遍及臺灣南北、離島各地,採集實景作為自創景觀的發想。他在傳統山水和如史實風景之間,揉合想像並再現景觀,造景和寫景相輔相成,鋪奠出別開生面的雙重創作途徑。
一九七○年代,「鄉土文學運動」興起,藝術界也掀起回歸鄉土的熱潮,李老師更常態地根據實景作畫,將鄉土景致繪於畫中。
一九八○年代後期,隨著臺灣社會民主化和自由開放,李老師有更多遊歷海外名勝的機會,像印度北部、喀什米爾、尼泊爾(「喜馬拉雅山」成為當時創作的核心主題),還有中國南北,乃至瑞士和美國……。
上述是我整理自導覽書的內容。
實地欣賞畫作,這些介紹連我心中十分之一的感動也無法捕捉,它們卻是相當重要的背景脈絡,直指「回顧展」的意義──藝術家畢生之作,同時聚集在某個空間,而策展人用心梳理脈絡,帶領觀眾一窺個人生命史,也乘著時代的脈絡遊歷畫家經驗過的山川風土。
有個人也有時代,有傳統也有現代,有時間也有空間,在在讓我覺得美極了。因此,李老師的作品才形成「活」的藝術,能夠感動人心。
加倍迷人的,是這般「時空的互文」不只發生於美術館展廳,更表現在畫作中。我試舉一些印象深刻的表現方式或作品。
「空間」來說,畫家想表現崇山峻嶺何其高,與其畫出奇岩絕壁,不如以雲煙繚繞表現,使山嵐遮掩處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讓景無限延伸。
這就好比作家寫一個魅力十足的人物,不正面寫他有多迷人,而是藉由其他角色的反應凸顯其特殊之處;這也猶如杜甫在〈春夜喜雨〉寫「曉看紅溼處」的筆法,不把主題寫盡寫明,卻用更高明的方式淋漓達意。
再說「時間」,所有藉景物變化描繪季節遞嬗的畫作都是這麼回事,不及備載。其中,李老師以古典文學為創作發想,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王禹偁〈黃岡竹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秋聲賦〉、韓偓〈冬日〉、陶淵明〈桃花源記〉等,畫出自己的四季,畫裡畫外都是時空的交織,美而又美。
本人翻攝自導覽書
本人翻攝自導覽書
此外,〈臺南孔廟〉(1978)地點雖為古蹟,李老師卻刻意讓畫中人物穿上現代穿著;還有用水墨技法畫〈瑞士山居圖〉(1983)、《鄉野偶掬》(1987),以非傳統山水畫主題的景物為題,也是同理。
李義弘,〈臺南孔廟〉,1978/本人現場拍攝
李義弘,〈瑞士山居圖〉,1983 ©TFAM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義弘,《鄉野偶掬》,1987/本人翻攝自導覽書
李義弘,《鄉野偶掬》,1987/本人翻攝自導覽書
在「時空」的描繪上,最讓我震撼的非〈玉山行〉莫屬;此畫若說是李老師的代表作,我認為當之無愧。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高山」是「縱」的概念,然而〈玉山行〉長達二十五公尺,畫作是「橫」的構圖。李老師採用這種表現方式,我想不只有實際展示空間的考慮,像這樣「時間/空間互相表現」的手法更讓人拍案叫絕。
我觀賞畫作時,隨著長卷畫面的推展自然挪動腳步,彷彿親身跟著李老師攀爬玉山,目睹未曾見過的高山風景。藉由植被的變化感受高度的變化;再隨著高度上升,畫中一下子有山煙彌漫,一下子有遠處殘雪的山峰,接著又有遒勁的玉山圓柏和嬌媚的玉山杜鵑……觀眾即知快要攻頂,再見綴有金色顏料的山脈,彷彿朝陽的恩慈,預示著旭日的東昇──果不其然,畫作最後,是美不勝收的日出。
李義弘,〈玉山行〉(局部),2007 ©TFAM臺北市立美術館。
我想,無論「以時間表現空間」「以空間表現時間」,都非常有趣;再想起近期寫完的小說,我不知不覺這麼「玩」起來,實在很過癮。
不過,這也要考慮創作形式的種類,無論是畫作、電影、文字、漫畫、舞臺劇……每種形式有其表現的局限,但也有表現的長處。
任何領域的創作者,形式與作品內涵一起考慮,大概算是基本素養吧。

寫景與造景‧再現與想像

作畫像寫作,就算實地取景,實際上描繪下來,已經成為「翻譯」,是一種「再創造」,這也是畫作何以不等同攝影的「寫真」。
所以,對我來說,「寫景/造景」「再現/想像」是密不可分的,取決於創作者如何詮釋,採取何種角度,又以何種心境下筆。既然創作的過程如此,那麼作品之於觀眾/讀者的影響,不只是直接的「美」的感受,更從中汲取了看待世間萬物的「觀點」。
比如我看李老師的筆下的鄉土風景,我發現我獲得了新的眼光,好回頭去看彰化老家的古厝和三合院;我看稻田和果樹的視角也變得不同了,分明是尋常之景,從小看得都膩了,現在卻因為藝術家的畫家,催生出「鄉土之美」的感受,多麼神奇呀!
還有,在〈燁燁四月〉(1988)中,畫家不用灰色表現屋瓦下的陰影,而是選用藍色,好和樹梢的紅色對比,讓白牆更顯白,也讓我著迷不已(看吧,畫畫不只是單純「寫景」而已)。這「招」用在文學創作上,肯定是十分讓人印象深刻的「映襯/對比」。
李義弘,〈燁燁四月〉,1988/本人現場拍攝
這場畫展帶給我的感動和啟發還有很多,但我最好就此擱筆,學習山水畫「留白」的精神,讓其餘的「盡在不言中」。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鴿白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什麼樣的人,愛讀什麼樣的書。我喜歡的書,的確訴說著我「公開的祕密」。《傲慢與偏見》是我讀過最多遍的書。
有一次和某作家聊天,她忽然像想起什麼似地推荐《蜜蜂與遠雷》,說:「這本小說描寫聲音的技巧很厲害。」
比起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時代才女」的面目和風采才是吸引我踏進劇院的主因。 我很好奇,什麼樣的人會被封為「民國才女」,並被評價為「集知性與美貌於一身」。 對我來說,「才女」是個空泛的詞,所以才想藉由這部戲劇,弄清它的定義。 我也試圖回答心中的困惑:究竟是時勢造才女,還是才女造時勢?
優秀的電視劇即使情節荒唐浮誇,依然在帶來歡樂的同時,傳遞觸及人心的感動和意涵──《寫不出來?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正是這樣的電視劇。
《山茶花文具店》的中心主題一直都很明確,它只是被埋藏於鳩子與各類人的相遇,即其背後的故事;而它們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環環相扣,整部小說所要說的,其實就是「珍惜當下」。無論是那些破碎的、無法恢復的關係,或者新的關係皆然,以「珍惜」的心情再擴散出去,必然就是與自己及他人的「和解」。
近日,我甚至認為,對一個人相當高級的評價中,應該有「潔」這樣的品性。「潔」給人的感覺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出淤泥而不染」的。 清潔、整潔、純潔、高潔、淨潔、廉潔、聖潔……若不是出於對這一類品性的嚮慕,婚紗的代表色何以是白色?
什麼樣的人,愛讀什麼樣的書。我喜歡的書,的確訴說著我「公開的祕密」。《傲慢與偏見》是我讀過最多遍的書。
有一次和某作家聊天,她忽然像想起什麼似地推荐《蜜蜂與遠雷》,說:「這本小說描寫聲音的技巧很厲害。」
比起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時代才女」的面目和風采才是吸引我踏進劇院的主因。 我很好奇,什麼樣的人會被封為「民國才女」,並被評價為「集知性與美貌於一身」。 對我來說,「才女」是個空泛的詞,所以才想藉由這部戲劇,弄清它的定義。 我也試圖回答心中的困惑:究竟是時勢造才女,還是才女造時勢?
優秀的電視劇即使情節荒唐浮誇,依然在帶來歡樂的同時,傳遞觸及人心的感動和意涵──《寫不出來?編劇吉丸圭佑的無情節生活》正是這樣的電視劇。
《山茶花文具店》的中心主題一直都很明確,它只是被埋藏於鳩子與各類人的相遇,即其背後的故事;而它們看似各自獨立,實則環環相扣,整部小說所要說的,其實就是「珍惜當下」。無論是那些破碎的、無法恢復的關係,或者新的關係皆然,以「珍惜」的心情再擴散出去,必然就是與自己及他人的「和解」。
近日,我甚至認為,對一個人相當高級的評價中,應該有「潔」這樣的品性。「潔」給人的感覺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出淤泥而不染」的。 清潔、整潔、純潔、高潔、淨潔、廉潔、聖潔……若不是出於對這一類品性的嚮慕,婚紗的代表色何以是白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
Thumbnail
這是一項名為〔滙流與溯源〕的展覽,展出時間2024/03/30--2024/07/07,展出地點在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展出台灣早期畫家的精品,我很幸運地在展覽結束前,觀賞了這項畫展。在此,要介紹的是兩位跨越日本統治時期的畫家林之助及陳敬輝的膠彩畫作品。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顏水龍(1903.06.05日—1997.09.24)是臺灣老一輩知名畫家中極為突出的一位。顏水龍是臺灣邁向現代工藝及近代美術設計的奠基者與推動者,也是描繪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先驅者。
Thumbnail
繪畫本身就是視覺藝術,是更能刺激視覺感官的創作形式。因此,相較於其他創作形式,繪畫能更快吸引矚目,這是其優勢。 不過,雖然繪畫能夠很快地吸引人,但真正能讓作品沉澱在心靈的作品卻很少。從這個角度來看,繪畫也是一個很艱難的創作形式。
Thumbnail
當大家瘋「Pixar 皮克斯動畫20年特展」,北美館裡還有其他精彩的特展進行中,喜歡臺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人請別錯過「25年典藏精粹展」,你可以親近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耳熟能詳的畫家,如廖繼春、顏水龍、李石樵、江兆申、陳澄波、郎靜山、李梅樹,除此之外,吸引我的還有陳其寬的「陰陽」,非常有趣,將立體的
Thumbnail
李梅樹在二戰之前已得獎無數,二戰後擔任全省美展評審,評議委員。不只在繪畫創作上非常活躍,在美術活動的參與也展現了極高的熱誠。他的作品有數千件之多,涵蓋素描、油畫、水彩、水墨、草圖及各種美術文獻,美術出版界已出版好幾部他的畫冊以及研究著作,在藝術領域的聲望相當之高。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2023年12月30日有兩個展覽於港島完滿結束。縱使已是新的一年,希望這篇篇幅較簡短的、比較多感受的藝評不會來得太遲。陳育強和翟宗浩的藝術展,以不同媒材和思考方式呈現出當代香港的山水景色。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