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語》17 善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親近過幾位善知識,儘量以弟子相服侍師長,
並虔誠地學習與思惟師長的教誨,
深刻地感受到「那是一種福分」。
他們開啟了我們人生道路的光明,
也幫助我們走過了坑坑坎坎的旅程。
因此,無怪乎《梵網經菩薩戒》說:
「若佛子,常應發一切願,孝順父母師僧三寶,願得好師、同學、善友知識。常教我大乘經律,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使我開解,如法修行,堅持佛戒,寧捨身命,念念不去心。若一切菩薩不發是願者,犯輕垢罪。」
願大家都能不斷地迴向,也期盼各位能早日找到真正相應的善知識。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雖說現在正處末法、鬪諍堅固的時代, 但是同樣的「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 慈悲心可以化解一切怨結與自身的煩惱。 但是慈悲心並不是愛染的心,也不等同於同情心, 它的生起,首先必須先生起出離心。 因為深深地見到自己的苦,才能放捨無益之事;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天台初祖智者大師說: 「末法時代的眾生,親近善知識, 要像是在垃圾中取寶一樣, 雖說有不淨之處,但畢竟其中有寶。」 其次,我看見大乘經論裡面, 很多菩薩、阿羅漢發願要來末法度眾生, 但是我們怎麼都看不到? 因為我們的心不淨。 當你心淨了,善知識就會顯現。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法華經》以「衣裡明珠」 來譬喻眾生的佛性,也就是說每個眾生, 自性所具足的無量功德,實際上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 只是我們在迷,因此自家珍寶藏而不現。 群裡有的同修,雖很多是初學,但是大家都很有善根的。 想一想,我們豈能擁抱著無明,糊裡糊塗的來,又糊裡糊塗的去呢!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能安然學佛的人,往往不能珍惜,等到失去了 ,如籠中鳥,才知婉惜。 我們能沒有障礙的學佛,可要珍惜啊! 世間無常,往往因緣稍縱即逝。 我們面對世間五欲的追求,往往也是如此,一直追求到死, 也不知道實際上只是在追求虛幻的陽焰。 卻也同時不斷地越來越饑渴,直到筋疲力竭。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希望「得」,是我們的習慣。 未學佛前,希望「得」到名、利, 學佛後希望「得」到福報、智慧。 如果失去覺照,雖然學佛、修行了,但是我們的心態, 仍然只是過去習氣的的相續,本質上沒有多大改變。 這樣的一直向外追求,向外期盼「得」到什麼, 剛開始,我們還做不到捨下我、法二執,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雖說現在正處末法、鬪諍堅固的時代, 但是同樣的「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 慈悲心可以化解一切怨結與自身的煩惱。 但是慈悲心並不是愛染的心,也不等同於同情心, 它的生起,首先必須先生起出離心。 因為深深地見到自己的苦,才能放捨無益之事;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天台初祖智者大師說: 「末法時代的眾生,親近善知識, 要像是在垃圾中取寶一樣, 雖說有不淨之處,但畢竟其中有寶。」 其次,我看見大乘經論裡面, 很多菩薩、阿羅漢發願要來末法度眾生, 但是我們怎麼都看不到? 因為我們的心不淨。 當你心淨了,善知識就會顯現。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法華經》以「衣裡明珠」 來譬喻眾生的佛性,也就是說每個眾生, 自性所具足的無量功德,實際上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 只是我們在迷,因此自家珍寶藏而不現。 群裡有的同修,雖很多是初學,但是大家都很有善根的。 想一想,我們豈能擁抱著無明,糊裡糊塗的來,又糊裡糊塗的去呢!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能安然學佛的人,往往不能珍惜,等到失去了 ,如籠中鳥,才知婉惜。 我們能沒有障礙的學佛,可要珍惜啊! 世間無常,往往因緣稍縱即逝。 我們面對世間五欲的追求,往往也是如此,一直追求到死, 也不知道實際上只是在追求虛幻的陽焰。 卻也同時不斷地越來越饑渴,直到筋疲力竭。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希望「得」,是我們的習慣。 未學佛前,希望「得」到名、利, 學佛後希望「得」到福報、智慧。 如果失去覺照,雖然學佛、修行了,但是我們的心態, 仍然只是過去習氣的的相續,本質上沒有多大改變。 這樣的一直向外追求,向外期盼「得」到什麼, 剛開始,我們還做不到捨下我、法二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般凡夫所讚嘆佛陀的優點,包括各種好的外在威儀,都不過是「小緣威儀戒行」而已,這裡就直接引出佛陀認為佛法僧三寶有更為值得讚嘆的功德,而不是只是外在持戒、行儀莊嚴肅穆令人歡喜而已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若能虔誠修持 藥師佛法門,可得延壽安康,平安吉祥,遣除修行路上重重障礙,極其殊勝;臨命終時,憶念 藥師佛功德,能得 藥師佛等八大菩薩接引往生西方。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蒙本尊功德力,超薦拔度往生善趣及諸佛剎土;陽世行者功德無量、福壽康寧,殊勝利益不可思議。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一般凡夫所讚嘆佛陀的優點,包括各種好的外在威儀,都不過是「小緣威儀戒行」而已,這裡就直接引出佛陀認為佛法僧三寶有更為值得讚嘆的功德,而不是只是外在持戒、行儀莊嚴肅穆令人歡喜而已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聽聞智者的開示,不但自己今世能獲得利益,連妻子、子女、兄弟、朋友也能得到利益,而且也能獲得後世的福樂,甚至能成就聖人的智慧。攝心正念才能理解佛法的深義,理解義理則持戒清淨不會毀壞戒行,受持正法依法而行的人,由此便能快速得到安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廣發十大願,作為自己修行的目標,最終解脫證悟,成為後世所有學佛行者的典範。其中的『廣修供養』願是非常值得我們細細探討,了解之後再去行持。因為末法時代,眾生普遍福薄障重,導致種種善行窒礙難行,若能讓行者自身有一些福慧資糧,那在上求解脫道的過程中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Thumbnail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此法即是十善業道。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Thumbnail
若能虔誠修持 藥師佛法門,可得延壽安康,平安吉祥,遣除修行路上重重障礙,極其殊勝;臨命終時,憶念 藥師佛功德,能得 藥師佛等八大菩薩接引往生西方。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蒙本尊功德力,超薦拔度往生善趣及諸佛剎土;陽世行者功德無量、福壽康寧,殊勝利益不可思議。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讀《十善業道經》就可以知道,口業要好好修,將來有無礙的辯才。不要說是佛法,辯才好,講一個童話故事,人家都感動得半天。講佛法人家愛聽,聽了以後怎麼樣?銘記不忘;銘記不忘如何?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怎麼樣?得證佛果、解脫自在。不是講了就算了,講了以後要有這些相續。
善導師-五部九卷 (象山慶24.3.12)    善導的教學理論,以《觀無量壽經》為主;此經以阿闍世王與提婆達多的五逆惡行為緣,而發起韋提希夫人厭穢欣淨,求見彌陀、求生西方的「定散」十六觀,最後以救度下品罪人,教令稱名往生為結穴;善導《觀經四帖疏》以此確定彌陀之「弘願」念佛,為(淨土)三經一致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