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禮物究竟是對還是錯?專案經理媽媽的痛 (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開始會作怪了,就表示病況好轉了
  第一次出國,卻變成天天期待旅程結束。一下飛機,就被攔在機場。不是偷帶違禁品,而是孩子體溫超標。這趟旅程到底是補償孩子還是懲罰孩子?
出國沒有快樂,住院反而讓我放下心上大石
  終於撐到第五天回程了,心急如焚地想要趕快出海關。經過紅外線感應器,警報器亮起,被檢疫人員擋了下來,”媽媽,你知不知道孩子體溫40度,你們有去哪裡嗎?你們有OOXX?”一連串的問題…磨難的是媽媽的心啊~
  搭上旅行團安排的遊覽車,終於晃回台北直奔急診。醫師一邊檢查,一邊念:「玩有那麼重要嗎?小孩病成這樣還敢出國?小孩肺炎了你知不知道?下午來辦住院吧!」語塞的我,只能點頭說對不起。拼命趕工作為了帶孩子們出國,結果出國一趟卻搞得老二得肺炎,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阿!說也奇怪,當醫師叫我們辦理住院第一件事就是打點滴,要在孩子瘦小的手臂上找血管埋針頭,本來光想就覺得很可怕。但那天護理師用紫外線照射、細心的把針頭埋好,點滴綁好的時候,我的心情反而瞬間輕鬆了,因為我的女兒終於不會再一直高燒了。
  原本預計的5天出國行程,只含3天工作天。雖然整體專案時程很趕,我預計回國後只要趕工一下,後續時程應該還是來得及。但醫生說肺炎要住院10天,沒有其他選擇了,只好把NB帶到病房去工作了。
忙碌的工作讓陪病生活不無聊
  我們住的是兒童單人病房,房間裡只有一張病床、一個小茶几和一張2人座沙發。第一天趴在小茶几上使用NB工作,晚上腰酸背痛到差點直不起腰。隔天姐姐下班後帶了最棒的禮物來看我們---幾個裝影印紙的小紙箱。把這幾個小紙箱堆起合適的高度,放上我的NB完美陪我度過後面幾天的陪病生涯。
  起初住院時覺得很奇怪,怎會常常會有不同的人進來關心老二的病情?每一個人進來,我都要說明一次老二的狀況。同樣的話要講好多次,但大家都是點點頭後離開。後來我才發現那時是暑假,護專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們到醫院實習。再加上原本的醫護人員,及隔壁房過來串門子無聊的陪病媽媽或阿嬤。工作成了我最好的護身符,我不再搭理這些來參觀的人們,不是講電話就是埋首工作。只有送餐人員到來時,才提醒我該給孩子吃飯了。老二早已習慣家中埋首工作的媽媽,若醒著就自己看電視或玩拼圖。累了就睡覺,相安無事。
  入院的前三天,老二都還是燒燒退退。第四天會診感染科醫師,改換藥物後,終於開始不再高燒。那晚我以為我可以放心睡覺了。沒多久,就聽到老二開始哭喊著手好痛。趕緊開燈看。看她打點滴的手整個腫起來了,值班護理師檢查後說是針頭移位了,只能趕緊換另一隻手埋針頭打點滴。都搞定後,老二終於累得沉沉睡去。沒多久又到了病房的早餐送餐時間。我知道我又得起床工作了。
  因為專案時程很趕,除了餵小孩吃飯、拍痰和呼吸器給藥外,剩下的時間我都在講電話、拼命趕工作。只有當主治醫師進來時,我才會離開我的”工作桌”。偶爾推小孩去照X光或抽血,就會看到外面走道上一堆無聊的陪病親屬在那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他們總是好奇地看著我們母女倆,因為我幾乎不到病房外。那時每天從6:00睜開眼到晚上11:00,感覺都是一瞬間的事情。10天的住院時光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小孩痊癒出院。
  娘一直怪我眼中只有工作不顧小孩,希望我換工作。我和娘說,孩子生病和我的工作無關,但如果我沒有在醫院趕工作,這10天的陪病生活就會換我過得很痛苦。或許在別人眼中我是個很怪的媽媽,但比起無聊,我更喜歡當一個永遠不delay的專案經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nica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原以為是天衣無縫的安排,滿足了自己身為專案經理永不delay的驕傲,也滿足了孩子對出國的期待,沒想到卻換來一場災難。
  「有空嗎?我可以和你聊聊嗎?」只要看到line傳來這句話,心就涼一半。而偏偏越是大型專案,就越容易聽到這句話。 越是害怕,就越容易聽到,而歷史永遠都是不斷重演的
  私底下的我是個害羞內向不喜社交的人,但面對我的客戶,緊要關頭我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說學逗唱通通來。只因我相信,當客戶開心時,專案過程才會更順利。結案才會更快速。 找到最關鍵的人 我用了一些小心機 4.有疑問的做法需要提出討論時,獨立一份文件請示副理,並時時提醒那些事未決議事項。
  「我不管,我真的不能接受peter,請你立刻馬上換一個PM。」Tom很堅持的繼續說。   「我們家的PM每個人身上都很多專案,這一時半刻的,我也挪不出人力給您阿!」   「那就妳了!其他人沒空,那就妳來當我們的PM!」   「這這這,我來努力看看吧….」。Tom為難地回答我。
  「我已經講過幾次了,我在開會!!我怎麼可能在開會時接你的電話嗎!!你知道我大可以直接封鎖你!」辦公室傳來peter不耐煩的聲音,講電話的他,聲量越來越大。「我怎麼講你都不信,那我們就不要再講了,…隨便你啦!」peter就把電話掛了。   我:「他有甚麼緊急的事嗎?」
  周一我依約前去,地點一樣是在那個上次讓我哭泣的辦公室。我提早到了,站在大大的玻璃窗前面俯瞰整個台北市,上次我想的是我好想跳下去!這次我想的是我一定會在這邊贏回我的驕傲。   「只有妳來?妳沒有帶妳們新的PM來?」門一打開,我還沒來得及說話,Mia就先滿臉的不耐煩地提出她的問題。
  原以為是天衣無縫的安排,滿足了自己身為專案經理永不delay的驕傲,也滿足了孩子對出國的期待,沒想到卻換來一場災難。
  「有空嗎?我可以和你聊聊嗎?」只要看到line傳來這句話,心就涼一半。而偏偏越是大型專案,就越容易聽到這句話。 越是害怕,就越容易聽到,而歷史永遠都是不斷重演的
  私底下的我是個害羞內向不喜社交的人,但面對我的客戶,緊要關頭我一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說學逗唱通通來。只因我相信,當客戶開心時,專案過程才會更順利。結案才會更快速。 找到最關鍵的人 我用了一些小心機 4.有疑問的做法需要提出討論時,獨立一份文件請示副理,並時時提醒那些事未決議事項。
  「我不管,我真的不能接受peter,請你立刻馬上換一個PM。」Tom很堅持的繼續說。   「我們家的PM每個人身上都很多專案,這一時半刻的,我也挪不出人力給您阿!」   「那就妳了!其他人沒空,那就妳來當我們的PM!」   「這這這,我來努力看看吧….」。Tom為難地回答我。
  「我已經講過幾次了,我在開會!!我怎麼可能在開會時接你的電話嗎!!你知道我大可以直接封鎖你!」辦公室傳來peter不耐煩的聲音,講電話的他,聲量越來越大。「我怎麼講你都不信,那我們就不要再講了,…隨便你啦!」peter就把電話掛了。   我:「他有甚麼緊急的事嗎?」
  周一我依約前去,地點一樣是在那個上次讓我哭泣的辦公室。我提早到了,站在大大的玻璃窗前面俯瞰整個台北市,上次我想的是我好想跳下去!這次我想的是我一定會在這邊贏回我的驕傲。   「只有妳來?妳沒有帶妳們新的PM來?」門一打開,我還沒來得及說話,Mia就先滿臉的不耐煩地提出她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以前想要有個女兒,但在急診待久了,感覺生小孩就像抽盲盒,最怕抽到都20多歲了,還要你幫他收拾善後的,有這個風險,我不如多存點錢讓自己日子過好一點。』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起心動念 這個月初娘水腫地像豬頭一樣,急診住院一星期。(在疫情高峰時,選擇住院是無可奈何的事)出院後,變成另外一種狀態。失語,昏睡,無法吞嚥。啊!走向失智的另外一階了。 倒數計時開始,我心裡暗自盤算著,作某些選擇很困難,內在也著實地掙扎好多天才接受事實,謝謝這陣子陪伴我的好朋友們,跟恩師 王輔天
壓垮我身心狀態的最後一根稻草,決定離職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以前想要有個女兒,但在急診待久了,感覺生小孩就像抽盲盒,最怕抽到都20多歲了,還要你幫他收拾善後的,有這個風險,我不如多存點錢讓自己日子過好一點。』
姊姊的事情看似告一段落,但我還是非常抗拒帶小孩回娘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一起停下來,聽首歌吧。 提醒 :下有非常難聽的髒話及自傷字眼,請謹慎閱讀。
Thumbnail
輕鬆回家休養的維持期生活,遇到發燒大魔王就讓人緊張 無法確定該衝醫院還是觀察,只能憑藉被孩子培養出的經驗和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從進入維持期之後,弟弟第一次發燒剛好在住院的再引導期最後一週2022/4/23-4/25 有護理師和醫生隨時可以看顧,就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有任何狀況都可以隨時處
Thumbnail
起心動念 這個月初娘水腫地像豬頭一樣,急診住院一星期。(在疫情高峰時,選擇住院是無可奈何的事)出院後,變成另外一種狀態。失語,昏睡,無法吞嚥。啊!走向失智的另外一階了。 倒數計時開始,我心裡暗自盤算著,作某些選擇很困難,內在也著實地掙扎好多天才接受事實,謝謝這陣子陪伴我的好朋友們,跟恩師 王輔天
壓垮我身心狀態的最後一根稻草,決定離職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我已經從台州回來台灣了,帶著下身不遂的母親自寧波回來台灣桃園機場,在機場呼叫救護車,再直接到林口長庚的急診室,這些情景都讓我感覺回到之前父親癌症住院的景況,都是一種沈重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像被綁著不能呼吸,悶在胸口感。 這兩天到了病房跟媽媽聊聊以前他小時候做過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