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把「對的事」做錯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經常說:「做對的事比把事做對重要。」這句話沒錯,但「對的事」也要有方法做對,才能將對的事發揮它應有的效果。
這兩天我帶家人到台東旅行三天,從橫到台東池上,在台東住了兩天,回程開屏鵝公路回家,回程是週五非假日,但從楓港到枋山卻一路大塞車,沿途有很長的道路施工,綿延快100公里,當下心裡很納悶,道路鋪設工程的範圍應該沒那麼長,是有什麼改造計畫?
上網了解一下,發現是交通部「屏鵝公路種樹百里二‧○提升計畫」,而且計畫是7/1開始,我當下傻眼,種樹百里計畫是為了改善屏鵝公里沿途景觀在加上電桿地下化,規劃的想法很棒,是個「對的事」,但計畫啟動的時間就很令人商榷了:
首先,時間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夏天,尤其是暑假,是墾丁、台東的旅遊旺季,屏鵝公路是通往墾丁的唯一道路,暑假期間,屏鵝公路的車輛原本就多,此計畫剛好7/1啟動,肯定造成交通打結,果不其然,計畫要啟動馬上罵聲連連,辛苦的屏東縣員警們還要頂著大烈日來舒緩交通,真是為這些員警感到不捨。這種工程應該在冬天,墾丁人潮最少的時候施作,如此影響應該最小,不曉得當局在考量施作時間時有無做如此嘗試般的考慮?若有還硬幹,就得打屁股了。
再來施作路線的長度,是否能分段施作,我不客氣的說,這次的道路施工是我有生以來看過最長的,這又讓整條路塞車更加的嚴重。
我本週二有篇「先問、為什麼」的文章,若規劃者多問問為什麼:為什麼要7/1啟動?為什麼一次要施作100公里長….等等問題,應該會有很多決策方向來選擇,而且能召集各部會來沙盤推演,畢竟這是會造成極大民怨的決策。
屏東離台北最遠,吹著冷氣的決策者,跟頂著烈日的施工者與指揮交通者、憋著一肚子怨氣的用路人形成一個很強烈的對比。
決策可更細膩、可更考慮人民的心聲,雖是對的事,也要有對的方法來執行。否則對的事將大打折扣,無法顯現出效果。
#決策 ##對的事
翁楷個人部落格:
https://bit.ly/3vd94XG
裡面有很多我寫的職場文章,如何培養主管思維、如何快速熟悉職場生態,大家能多多參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95內容數
    在一般的職場從業者,除非你是創業者,不管那個的職位一定有你的上層主管,如何與上層主管進行溝通、任務的對焦,是目前職場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向上管理做的好,你的職涯也將比別人順利,升遷的機會也就比別人多,我以多年主管的經驗,傳授如何做好向上管理,讓你的職涯充滿無限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翁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貫穿本書的黃金圈理論: 凡事任何事、獲取任何職位甚至是創業,都必須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答案代表著你的信念、目的與理想。
    業主精神是amazon 公司內部的14條準則之一,Jeff Bezos之所以加入這條準則,是期望amazon員工能以「業主」的思維來判斷所有事;常以業主思維行事的部門,會與公司的方向一致,往公司最終願景前進。 翁楷個人部落格:
    最近在一對一輔導一名已經工作五年的工程師的簡報能力,他的問題是每次跟主管進行簡報時。他的主管老是抱怨他聽不懂這位工程師的簡報內容,讓這位工程師很洩氣,明明就把數據、圖表都很完整的呈現,為何主管無法理解他說的內容?而且每次報告時間都超時。 一、簡報意在說服非炫技 二、神表好圖不如妙結論 #簡報技巧
    當不學習的理由愈多,如沒時間、不需要,就如同練習馬拉松,跑量愈少,成績就愈退步 慢慢的形成實力的累積,不需要快也不需給自己有太大的壓力,重點是持續的累積,時間一長就會產生效果,這就是持續的學習力。
    一個人職場上的主動等級,一般跟薪資與成就會成正比,例如:level 1 等待別人告知才行動的一般是作業員等級,自然薪水就最低;反觀level 5 自己行動者大都是主管或擁有主管思維的頂尖員工,所以要領高薪或往上升遷,改變自己的主動性很重要。
    我們總樂於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能讓我們獲取大量專業經驗,卻也更容易誘使我們受限於專業框架,而花越少時間學習新的事物,導致落入能力陷阱。
    貫穿本書的黃金圈理論: 凡事任何事、獲取任何職位甚至是創業,都必須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答案代表著你的信念、目的與理想。
    業主精神是amazon 公司內部的14條準則之一,Jeff Bezos之所以加入這條準則,是期望amazon員工能以「業主」的思維來判斷所有事;常以業主思維行事的部門,會與公司的方向一致,往公司最終願景前進。 翁楷個人部落格:
    最近在一對一輔導一名已經工作五年的工程師的簡報能力,他的問題是每次跟主管進行簡報時。他的主管老是抱怨他聽不懂這位工程師的簡報內容,讓這位工程師很洩氣,明明就把數據、圖表都很完整的呈現,為何主管無法理解他說的內容?而且每次報告時間都超時。 一、簡報意在說服非炫技 二、神表好圖不如妙結論 #簡報技巧
    當不學習的理由愈多,如沒時間、不需要,就如同練習馬拉松,跑量愈少,成績就愈退步 慢慢的形成實力的累積,不需要快也不需給自己有太大的壓力,重點是持續的累積,時間一長就會產生效果,這就是持續的學習力。
    一個人職場上的主動等級,一般跟薪資與成就會成正比,例如:level 1 等待別人告知才行動的一般是作業員等級,自然薪水就最低;反觀level 5 自己行動者大都是主管或擁有主管思維的頂尖員工,所以要領高薪或往上升遷,改變自己的主動性很重要。
    我們總樂於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於是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這樣的循環能讓我們獲取大量專業經驗,卻也更容易誘使我們受限於專業框架,而花越少時間學習新的事物,導致落入能力陷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08.02 中央社郝雪卿 台中市梧棲區梧棲大排北岸道路及人行步道改善工程完工後,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今天會勘南岸,順利爭取中央核定補助梧棲南岸人行步道改善設計案經費,後續還將協助爭取工程費。 蔡其昌在會勘時表示,之前從中央爭取預算給台中市政府來施作梧棲大排北岸人行步道,將步道整治擴寬、打造
    Thumbnail
    現在要往返高雄跟屏東,就只有台1、台88跟台17三條路線可以選擇,而今天的主角,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讓連接兩縣市路線再加一。究竟整條路線有哪些規劃?以及目前二階段環評,有哪些棘手問題需要解決?甚至在看地圖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興建國道1號時只停在高雄,沒有繼續往南延伸到屏東呢?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Thumbnail
    在地震發生後,有幾項關於花蓮的交通建設,頻繁地出現在新聞報導中,其中一個就是國道6號東延花蓮,而這條路線,其實是一條已經評估二十幾年的道路,但因為爭議真的又多又複雜,始終沒有定案。究竟這條貫穿中央山脈的路線,該蓋還是不該蓋、要怎麼蓋、要花多少錢多久時間蓋,以及各方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2024.05.13 行政院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前往臺中市出席「國1大雅系統交流道通車典禮」時表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施工團隊在施工期間克服COVID-19嚴峻疫情、營造人力短缺及物料價格飆漲等各種挑戰,採取施工與用地取得併行的作業方式,大幅縮短施工所需期程,使大雅系統交流道得以提早於今日通
    Thumbnail
    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我都還在猶豫晚上落腳的地方,到底是繼續待在天氣較好的靠海的台11線,還是騎上風景優美的玉長公路,翻過海岸山脈,去看看靠山的台9線的樣子呢? 好不容易下了決定,卻偶然遇見一對母女,讓我的環島旅程又多了一種交通工具,也讓我的路線又大幅修改了一次。
    Thumbnail
    這天是整趟環島中最累、最難的一天,不但距離長,海拔爬升高度也超過一千公尺,對於帶行李,又是公路車新手的我來說,很具有挑戰性。但我卻在這天,看見了最美的風景,找到我心目中台灣本島最美的臨海公路。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疫情趨緩後,每逢假日,路上的車開始多了起來,大家開始出遊了! 當你決定今天要去台東看海,從家中開車出門 你發現,路口在鋪新的柏油路暫時封閉,你會回家?繞路?還是你會停下車,去研究為什麼要鋪新的柏油? 我相信,沒有人會停下來研究,一定是馬上繞路,趕快往國道出發對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你的工作、
    Thumbnail
    台26西部段屏鵝公路,楓港到鵝鑾鼻路段,往北接台1到枋寮,這段公路應該是全台車流最多的路段之一,因為她是西部高雄、屏東往墾丁的唯一通道,即使是平日,車流也相當多,遑論假日多在塞車的車陣中。 內獅國小就在台1線邊。 . 多數人開這段路目的地就是墾丁、鵝鑾鼻,所以去程是專注往目的;回程多半心力已疲
    2024.08.02 中央社郝雪卿 台中市梧棲區梧棲大排北岸道路及人行步道改善工程完工後,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今天會勘南岸,順利爭取中央核定補助梧棲南岸人行步道改善設計案經費,後續還將協助爭取工程費。 蔡其昌在會勘時表示,之前從中央爭取預算給台中市政府來施作梧棲大排北岸人行步道,將步道整治擴寬、打造
    Thumbnail
    現在要往返高雄跟屏東,就只有台1、台88跟台17三條路線可以選擇,而今天的主角,高雄-屏東間東西向第2條快速公路,讓連接兩縣市路線再加一。究竟整條路線有哪些規劃?以及目前二階段環評,有哪些棘手問題需要解決?甚至在看地圖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興建國道1號時只停在高雄,沒有繼續往南延伸到屏東呢?
    近日,立院中最受關注的花東交通三法。國道六號東延是最大爭議所在,因其恐對臺灣地質和生態環境有重大影響。同時,資金來源不明,令人擔心可能涉及「一帶一路」。 花蓮災後重建未獲重視,反而是這些可能破壞臺灣的法案受到矚目。我們在此呼籲:請勿破壞我們珍視的家園,而是專注於災後重建,讓花蓮人盡快重建美好家園。
    Thumbnail
    在地震發生後,有幾項關於花蓮的交通建設,頻繁地出現在新聞報導中,其中一個就是國道6號東延花蓮,而這條路線,其實是一條已經評估二十幾年的道路,但因為爭議真的又多又複雜,始終沒有定案。究竟這條貫穿中央山脈的路線,該蓋還是不該蓋、要怎麼蓋、要花多少錢多久時間蓋,以及各方的看法又是什麼呢?
    2024.05.13 行政院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3)日前往臺中市出席「國1大雅系統交流道通車典禮」時表示,交通部高速公路局施工團隊在施工期間克服COVID-19嚴峻疫情、營造人力短缺及物料價格飆漲等各種挑戰,採取施工與用地取得併行的作業方式,大幅縮短施工所需期程,使大雅系統交流道得以提早於今日通
    Thumbnail
    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我都還在猶豫晚上落腳的地方,到底是繼續待在天氣較好的靠海的台11線,還是騎上風景優美的玉長公路,翻過海岸山脈,去看看靠山的台9線的樣子呢? 好不容易下了決定,卻偶然遇見一對母女,讓我的環島旅程又多了一種交通工具,也讓我的路線又大幅修改了一次。
    Thumbnail
    這天是整趟環島中最累、最難的一天,不但距離長,海拔爬升高度也超過一千公尺,對於帶行李,又是公路車新手的我來說,很具有挑戰性。但我卻在這天,看見了最美的風景,找到我心目中台灣本島最美的臨海公路。
    台灣建設進程,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 如從臺北捷運到新北三鶯線的興建, 進度如何,深受民眾關注。   讓我先抱怨台灣建設龜速!   ▌轉型發展,環境首當其衝 記得民國77年時,臺北捷運木柵線、淡水線、新店線、中和線、南港線及板橋線共6條路線幾乎同時動工興建,號稱「六線齊發」,同時也
    『疫情趨緩後,每逢假日,路上的車開始多了起來,大家開始出遊了! 當你決定今天要去台東看海,從家中開車出門 你發現,路口在鋪新的柏油路暫時封閉,你會回家?繞路?還是你會停下車,去研究為什麼要鋪新的柏油? 我相信,沒有人會停下來研究,一定是馬上繞路,趕快往國道出發對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你的工作、
    Thumbnail
    台26西部段屏鵝公路,楓港到鵝鑾鼻路段,往北接台1到枋寮,這段公路應該是全台車流最多的路段之一,因為她是西部高雄、屏東往墾丁的唯一通道,即使是平日,車流也相當多,遑論假日多在塞車的車陣中。 內獅國小就在台1線邊。 . 多數人開這段路目的地就是墾丁、鵝鑾鼻,所以去程是專注往目的;回程多半心力已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