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鄉間失傳中的技藝-陳忠露手工雞毛撢子」
今天我們不談吃的,來談談用的、消失中的技藝。
各位有看過雞毛撢子嗎?小時候有沒有被父母拿著雞毛撢子追在屁股後面打過呢?對於許多人來說,雞毛撢子並不止是清掃用的工具,更是他們兒時與父母與玩伴一同經歷過的回憶,或許年輕一些的朋友更是直接不知道這些回憶了,雞毛撢子使用雞毛纏繞於棍棒上來製成,是除去家中灰塵的標準工具,現代人比較常見的除塵撢、纖維撢就是雞毛撢子的現代改良版,而傳統的雞毛撢子由於製作繁複、售價又不高,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也越老越少人願意接手傳承,因此手工雞毛撢子逐漸被工廠機器大量製作的雞毛撢子取代,但技藝終究有其無法取代的溫度,如今,全台灣已經僅剩彰化埔鹽的陳忠露老先生仍然堅持手工製作每一隻雞毛撢子,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說到這埔鹽鄉,地處於彰化縣中央,在古時屬於平埔族「巴布薩族」所居住,當漢人開拓自此時,他們發現埔鹽地區被一種名為「蒲鹽菁」的植物所覆蓋,這種植物不論果核、幹皮都有鹽分,每逢冬天由於寒冷乾燥,鹽分隨著水分上升到地面,讓埔鹽地區由於土壤鹽化而遍地白茫,先民便將此地取為「埔鹽」一名,陳忠露手工雞毛撢子就位於其住家的庭院之中。
去之前我們先撥了電話聯繫來確認當日有沒有營業,電話中傳來熱情的招呼聲,老人家用台語不斷告訴我們如果找不到路隨時打電話、提醒我們不要下錯交流道,那種親切熱誠的聲音就彷彿我們是要回去鄉下的老家一般,讓人心情愉悅,下了交流道後沿著埔打路一路穿梭,附近的景色變化萬千,一路從小鎮的中心一間間洋房變成矮矮的三合院、農田沐浴在陽光下發著耀眼的綠色光芒,又一再轉進小巷後才終於抵達陳老先生所在的三合院之中,看到院子的外牆用麥克筆手寫著「雞毛撢子」、「陳忠露」等字跡,我們才確認自己並沒有走錯路。
只要走進院子,相信不論是誰都會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院內有四五條用塑膠製成的架子,每個架子上面都插了滿滿的雞毛撢子,在當天強大的陽光下每一隻雞毛撢子上的雞毛都被陽光照射生輝,宛如裝飾品一般閃閃發亮,雞毛隨著光線變換發出不同的光澤、偶爾風一吹而過,雞毛便隨風起舞、令人難以移開目光,現年已超過七十五歲、製作雞毛撢子超過六十年的陳忠露老師傅從屋內走了出來熱情招呼著我們。
老師傅操著一口流利的台語,向我們介紹各種各樣的雞毛撢子,不同的造型、大小都有不同的功用,而老師傅不只是傳承以前的技藝,他同時也為了不同的客戶開發各式各樣不同功能的雞毛撢子,老師傅說「日本人愛乾淨,又不愛將灰塵直接拍落地面。」因此他便把雞毛撢子做成圓形、中間留了一個圓洞,看起來像是個甜甜圈一樣,如此便能把擦拭下來的灰塵集中在中間方便裝起來丟棄!
而現代人家裡小、又常需要清理桌面、電腦等等小地方,老師傅就又做了小小一隻、專門用在這些小地方的雞毛撢子,後來又覺得只有單色的雞毛撢子太單調,便做了純白色的雞毛撢子、又做了黑黃毛相間的雞毛撢子,把雞毛撢子做成了工藝品,不但好看、還實用,因為耐用度一直是陳老師傅的堅持。
「雞毛是活物,只要有在動、有在曬太陽就不壞。」老師傅說道,製做一隻雞毛撢子得要蒐集雞毛、挑選雜毛、再把毛先洗乾淨、然後用太陽曬乾,如果曬不乾就容易損壞,然後在純手工用棉線綑綁至棍棒之上,綁好還不算,還得要風乾日照數日才算真正的完成,這麼一套製程下來的雞毛撢子,每隻最便宜的五十元、最貴也不過三百元,獲利極低,陳老師傅為甚麼至今仍不願意退休頤養天年?
他說自己從小就靠這個起家,以前村子裡家家養雞,自己的父親總是去蒐集雞毛來製做雞毛撢子,而自己從國中就開始學做雞毛撢子,以前村子裡人人都做、現在沒有人做了,只剩下自己還在堅持,如果自己不做了總覺得可惜,可以說是做個紀念、做個傳承而已,一開始只想著有份工作的陳老師傅,做到現在許多客人都變成了朋友,甚至客人還會來和他說,當初做為嫁妝中十二禮的一隻雞毛撢子,用到老了都沒有壞,而如果你和老師傅誇說他做的雞毛撢子好看、漂亮,他便會面帶笑容露出自豪的臉龐,開始不斷的和你說如何做得漂亮,又說漂亮是一定的,言語中盡是對於自己作品的驕傲。
離開前,陳老師傅仍然招呼著有空常回來、下次來請你吃飯等話語,甚至又塞了兩隻小隻的雞毛撢子到袋子裡說是送的,讓我感動的有些溼了眼眶,老師傅並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堅持一個自己做了一生的作品,對待每個客人他都像是對待自己久未回家的親友一般熱情,提起自己的作品的驕傲、提起自己人生時又輕輕放下,現在陳老師傅偶爾也在一些學校、協會開課教導外面的朋友自己製作雞毛撢子,讓這些技藝更為人所知。
在時代的變遷之中,科技讓我們生活的更加便利、快速,但也讓我們失去了許多獨門的手藝,手工雞毛撢子的技藝仍存值得我們去紀念、這趟旅程也值得我們自遠方趕去,這並不只是為了一隻「雞毛撢子」而已,我們更像是在見證歷史、也見證了陳忠露老師傅用一生磨練出的作品,而且這一隻也確實可以用上數十年不壞。
陳忠露手工雞毛撢子(無定休、請記得先打電話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