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好啊,這樣賺得才多。」
大概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吧,我也不例外。
昨天難得去了一趟附近的雜貨店,見到幾個月不見的老闆。
「好久沒看到你了。」這是老闆開頭說的話。
「對呀,工作比較忙。」
很常見的回應,但其實我只是想敷衍過去罷了。
「工作忙好啊,這樣賺得才多。」老闆講出開頭的那句話。
這句話乍聽之下沒有毛病,但我很想回一句:
「其實我忙不忙,賺的錢都一樣,忙得多不會賺比較多。」
想當然,我並沒有這樣說,而是簡單寒暄幾句後就離開了。
腦袋不斷浮現起剛剛那句話。
是的,忙得多不會賺得比較多,而是徒增壓力與煩惱罷了。
我做過許多的工作,無論有沒有獎金,全都有一個特點。
「努力只是自找麻煩。」
我敢肯定,擁有其他人1.5~2倍效率的人,也只會領到跟其他同職位的人一樣的薪水。
那......這麼認真幹嘛?產能溢出?
你叫研究所畢業的人去櫃台結帳,並不會因為他們是研究所畢業,所以就能結帳結出高業績呀。
網路上不是很流行一張圖嗎。
望著老闆的豪車,心想自己哪天也要存錢買一台。 突然老闆走來,拍了拍你的肩膀,開心的對你說著: 「最近你的表現不錯,為公司帶來很高的收益,只要你再努力......」 你開始期待自己能加薪、升職,可後面的話卻能把你的自信撕碎。 「只要你再努力,明年我還能再買一台。」
升職有個條件,前面的人不走,後面的人怎麼上去? 就像一家店不會有兩個店長,主管、幹部職永遠是名額有限。 那你說,下面的人想升上去,是要搞垮上面的還是繼續努力賣命?
「誰叫你去找這種工作,要依照專長去找工作呀。」我猜一定會有人這樣講。
但現實就是能狠狠甩你一巴掌,因為你的專長不一定養得活你自己。
不低頭找其他工作維持生計,別說夢想與專長,連下一餐在哪都不知道。
如果你的專長是經營、管理,能找出店家的缺陷、漏洞,並將其優化、調整,進而提升公司業績。
聽起來很有意思對吧?然後你面試時如實講出,並說自己是管理系畢業的,麻煩幫我安排到管理職。
面試官聽得津津有味,你一轉頭就把履歷撕了,或者蓋上一個不合格的章。
別人熬了不知道幾年才當上的職位,憑什麼你幾句話就能當上?
很殘忍,但很現實。
底層的人天天接觸客人、產品,自然清楚怎麼做可能比較好。
結果一個做了10幾年的主管,因為個人喜好,直接反駁了這項提議。
恩,很棒。
更典型的案例,有些公司會因為主管、高層的一時靈感,想出一大堆好像很厲害的想法,
然後交接給下面的人執行,結果底層員工一臉矇逼。
因為這完全沒從根本解決問題,反而製造了更多問題。
又或者每次閒到發慌的主管,在真正有事的時候突然消失,或者休假出去玩?!
最後還是得靠底層的人累死累活的解決。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巧合」?
那到底誰才是主管?公司裡比較閒的那個嗎?
所以呀,其實社會上需要的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聽話的人。
能把上面人交代的事處理好,你是狗是馬,是豬是牛,誰管你呀?
然後努力熬,熬到其他人受不了而離職,你就能升上去了。
很傻眼,但卻成了常態,甚至爭相效仿。
因為這樣最能榨取生產力,還方便管理。
世間不缺千里馬,缺的只是伯樂。
把一個看似沒用的人放到他擅長的位置,或許他就有令人驚嘆的表現。
所以創業才會變成人人夢寐以求的事,因為不受限制,才能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