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植物生長從幼年期到成熟期,最重要的差別是「開花能力」,當然還是會有一些植物時間差不多了還不開花,需要適當的環境處理,才能達到正確的開花條件,也有一些植物生長過於旺盛便不開花。
植物透過葉子去感受外在環境的差異,這差異主要來自「日照」與「溫度」,特別是日長(光)與低溫的誘導,而葉子也必須達到一定的年齡,才能有足夠的敏感度。
再者,低光照會減少醣類及營養元素供給到頂端組織,而拉長幼年期,或影響正在發生的開花過程。因此,農作物開不開花,或開得好不好,必須內外都達到一定的條件,以促進其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營養的累積。
累積在枝條中的碳水化合物會在遭受低溫的情況下,分解為葡萄糖以及小分子碳醣的形式來增加抗凍性,因而觸發花芽分化,也供應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大量養分。等到春天氣溫上升,配合雨水或灌溉水的滋潤,果樹自然就會有不錯的開花率。
雖然葉片是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製造工廠,但也是有其他方式可以進行補充,比如說葉噴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資材,只是也要注意所使用的碳水化合物種類,濃度沒抓好或者是過度集中於單一種類的資材,將會衍生更多的問題。
這部分建議大家要多做試驗比較,或者使用經過校正或調配好的資材,才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也比較容易掌握上手。而調整修枝技巧也相當重要,必須把葉片顧好,再配合補碳資材的運用,便能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