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道德經 -- 3. 放心隨雁行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河上公章句稱第二章為養生章。太上道德經講義稱為觀徼章。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都認為美的人事物,之所以被認為美,是因為有這個惡的分別,惡的對應。天下都認為完善完整的人事物,之所以被認為完善完整,是因為有這個不完整的分別,不完整的對應。
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什麼是至美?什麼是至善?大家有沒有發現,美跟善的上面是個「羊」字,而「美」跟「大」有關,「善」跟「口」有關。道德經常常把它要告訴人的真理藏在字的形狀裡面。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爲字意會隨著年代的推演,而與時俱遷,使得後人難以窺其堂奧,而字形相對會維持它的形狀很長一段時間。就像是圖案或是故事,相對可以把作者的原意流傳下去,而不會有後人的曲解。西遊記即是一個案例,它是作者的修行心得。另外一個案例是伍柳仙宗,作者更絕,自己著作自作註,還特別強調無勞後註,就是怕失了原意。
要知道什麼是「羊」看「祥」就明白了。它代表了福與好。上文提及「美」是「大」的事,那麽「大」是什麽?道德經也常常自己作註,把解碼的工具直接放在內文,並且前後呼應。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在經文內即是表示「道」。現在清楚「美」是「道」的事了。「道」之所示皆「美」。
「口」之所現為「善」。那「口」又代表什麼呢?
這個框框其實大有來頭,道德經內跟這框框有關的字非常的多,知,國,善,足,吾,谷,欲……等等。讓咱們從最容易解碼的字入手。「知」,把箭矢指向這個框框,即是「知」。這個框框代表的即是「你的認知」,即是「意」。「善」是「意」的事。「意」之所現為「善」。
為何說善是「完整」?當咱們說一個人很良善,或產品有缺陷時會說它不良,這個「善」跟「良」代表了沒有瑕疵,沒有缺陷,即是完整。 完整即是「全」。
「道」之所示皆「美」。「意」之所現為「善」。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所以因「你」的認知,而分別而切割的名,它們是一對的,彼此相應。其一在,另一必在。它們的示現也是在ㄧ起的,有跟無一起生化,難跟易互相呼應,長跟短交相比對,高跟下以勢相倚,音從口聲從耳,一以出一以入,前後相應,一以引一以隨。這是相應之理。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聖人」不用做事,也不用講話。你要真信了這個解釋,那麽經典就不是經典了。
把這句重新斷句一下。「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聖人在「無」的狀態作「聖人」要做的事情。以行「不」在行為上規範自己。
第一章對「無」有很剛性的定義,「無」已經被命名作為天地之始,一種可以隨時隨地展開,容納萬事萬物的空間的狀態。這樣的狀態,萬事萬物可以在內自由生化,生滅循環,創新去故,而這狀態不會因為這些變化而有所不同。這樣的狀態,也許有開車經驗的讀者可以試著感受一下,像是在高速公路上開車,路上車況來來去去,你也不會受到干擾,你對路況了然於胸,自然自在,全神專注。這是「臨在」的狀態,即是「自在」,簡稱「在」。處於「無」的狀態下,如果還掛心著目標,那就不是臨在,而不是處於「無」的狀態了。心上有事物,而導致現在進行的外相卻無法觀照,無觀即不處在「無」。另外接近「無」的狀態或是藝術家在演奏,畫畫,運動員在場上競賽,都會進入一種心流的狀態,在這種狀態幾乎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下一句談的是如何行為。它點出言行要一致。言行不一致會造成心不安而不能臨在。所以言行ㄧ致很重要。而言行一致的關鍵,在於行「不」。什麼是行「不」?
「贏」是由「不敗」組成的。這是孫子兵法的精髓。要和平得積累「不戰」的條件,要打贏得先準備「不敗」。社會要能運作,得制定法律規範不能行為之事,公民也不行為它。要前進,腳是向後蹬,然後放開。有沒有注意到,這幾種處理行「不」的方法,指向一個要件?這個要件是「在意」與「介意」的標的,需要一致。想要富有,是因為不要沒錢,所以需要在意的是沒錢,因為介意沒錢,所以行「不」沒錢的行爲。另外一種作法,是不在意,行「不」介意。例如,開車往目的地,知道一定會到,所以起心動念後不在意,隨著行為行「不」,目的地自然會到。在意即會生強迫性的行為,是意欲控制的展現。然而「控」這個字早已說明,實了手或實了意都不是「控」而是「執」。意「控」現「執」,執而不能控,這也是相應之理。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在意」?什麼是「介意」?在意就上心了。整天嚷嚷,也不一定有行動。言行不一。又或者是受到情緒與欲望的干擾,這樣會混肴了在意的標的。言行不一或標的混肴,這樣能量展延的目標會混亂,忽遠忽近,難以抵達目的,或者是獲得又失去。將身心所有的能量指向目標的方法,即是行「不」。身,語,意一致。在意與介意一致而行「不」,行動隨之而起。言行一致。
在意與介意一致而行「不」為什麼可以達到目標?這是應理的展示。其ㄧ必應另ㄧ。是道之光的展示。
不在意而行「不」為什麼可以達到目標?是因為「有」「無」是相應的。放心隨雁行必應。
「道」之所示皆「美」。「意」之所現為「善」,行「不」以應理而完整,故應「善」。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聖人在「無」的狀態,容納萬事萬物的空間因而展開,萬事萬物在其中不斷生化,「無」的狀態不會消失不見,聖人ㄧ直處於無的狀態,聖人也沒有因萬物生化而上心,也沒有將「無」展開的空間佔滿,生化完成達成目標即歸於「無」。因為聖人在「無」的狀態,所以萬物常在。「無」在,「有」即應在。
在這裡做ㄧ下第二章的整理 :
天下都認為美的人事物,之所以被認為美,是因為有這個惡的分別,惡的對應。天下都認為完善完整的人事物,之所以被認為完善完整,是因為有這個不完整的分別,不完整的對應。
所以因「你」的認知,而分別而切割的名,它們是一對的,彼此相應。其一在,另一必在。它們的示現也是在ㄧ起的,有跟無一起生化,難跟易互相呼應,長跟短交相比對,高跟下以勢相倚,音從口聲從耳,一以出一以入,前後相應,一以引一以隨。這是相應之理。
聖人在「無」的狀態作「聖人」要做的事情。以行「不」在行為上規範自己。
聖人在「無」的狀態,容納萬事萬物的空間因而展開,萬事萬物在其中不斷生化,「無」的狀態不會消失不見,聖人ㄧ直處於無的狀態,聖人也沒有因萬物生化而上心,也沒有將「無」展開的空間佔滿,生化完成達成目標即歸於「無」。因為聖人在「無」的狀態,所以萬物常在。「無」在,「有」即應在。
道示美以應理。意現善以應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113內容數
人文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skYi 的問疑 的其他內容
先秦時代有三本關於道家的著作流傳於世。老子,莊子,列子。三位作者的名字是有深意的,一個表示由來已久,一個表示全,一個表示裂。往下研讀道德經,會發現這三個觀念縱貫全經。
導讀 藉由此冊,向世人展示一種看道德經的方法。一種看出屬於「你」的道德經的方法。內文將會藉由認知,行為,解碼來讀道德經。讀的方法會以多視角,多焦點的方法來讀它。
先秦時代有三本關於道家的著作流傳於世。老子,莊子,列子。三位作者的名字是有深意的,一個表示由來已久,一個表示全,一個表示裂。往下研讀道德經,會發現這三個觀念縱貫全經。
導讀 藉由此冊,向世人展示一種看道德經的方法。一種看出屬於「你」的道德經的方法。內文將會藉由認知,行為,解碼來讀道德經。讀的方法會以多視角,多焦點的方法來讀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扣,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天地萬物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準則,不容破壞,也不許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謪;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這一篇講五善,五善行為,聖人的五善行為,愛其資與不愛其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Thumbnail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扣,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一段話的大意是天地萬物都是有自己的規律和準則,不容破壞,也不許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無為來行事,慢慢回歸簡單清淨,面對一切機緣都能靜定的消化吸收,靜待轉化著,慢慢學習對外也能展現出與大自然一致的美與善。而這需要慢慢的學習、反思、體悟,在回歸道中,也能慢慢成為自然的一份子,回歸原始。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