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Trafic》,法國傳奇電影刊物,將由季刊轉為年刊


    法國繼巴贊之後,可說最具影響力的前《電影筆記》影評人,塞吉·丹尼(Serge Daney),於 1992 年因愛滋去世前一年,特意創辦的《Trafic》電影刊物,至今已存在三十年,可說其「面對電影的遺書」。這個刊物特別不用任何劇照,任何圖像,放棄一般刊物吸引讀者的新聞性甚至主題性,每期都讓所有作者自由發揮,表現對電影思考的眾聲喧嘩。然而大環境變遷,出版業大者越大,小者越小,擠壓到藝術論述出版品空間,以致於 120 期之後,本刊物將從季刊轉變成年刊模式,繼續生存下去。
    於三十周年 120 期紀念刊中,我們可看到法國電影書寫的多代人士共襄盛舉,可看出法國電影評論界的百家爭鳴(各據山頭),各個學派的充滿張力的關係,從本期多位作者,我們可以大致看出:
    • 《電影筆記》影評系統:《Trafic》即由筆記的(前)影評人-後轉向〈解放報〉的塞吉·丹尼,和後轉向導演的 Jean-Claude Biette,兩人共同創辦,並有兩位筆記(前)主編作為法國影評中間主力-曾提出【電影不是美學】、【長期批判後現代】的 Jean Narboni,與【長期關照亞洲電影】、【傳承巴贊電影藝術與無為自然關係】的傅東(Jean-Michel Frodon)。
    • 梅茲符號學巴黎三大系統: Raymond Bellour 長期擔任《Trafic》主編工作,梅茲的得意弟子,賈克·歐蒙(Jacques Aumont)教授,更長期擔任編輯與撰稿人。
    • 前衛藝術精神系統:傳奇伊朗裔電影評論者,Youssef Ishaghpour,專長將電影帶進當代藝術脈絡。前衛電影研究 Nicole Brenez 也為撰稿中堅份子。
    • 思想抵抗巴黎八大系統:八大榮譽教授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反對後現代作為科學】五十年如一日。其思想抵抗精神,可說由現任八大教授 Dork Zabunyan 傳承下來。
    從這期的作者,似可看出法國半世紀以來電影論述不斷演變,電影思想之合作發展、競爭活力。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陳潔曜,北藝大電影碩士,巴黎第七大學電影研究博士,研究過程獲兩屆世安美學獎。創作曾獲文化部優良劇本、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劇本獎與自由文學獎,曾入選柏林影展電影新秀營。 現為獨立研究者、自由撰稿者、法文翻譯。(本站【任何引用】需提及研究者、譯者,敬請尊重獨立研究,感謝!)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