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極簡人選物之道

雖然我不是經濟學家,但我的大學論文是研究購買行為學(Consumer Behaviour),嗯,我是修讀時裝設計的,但現在反而要說服你不要購買,很矛盾吧。我主張的不是不購買,而是買最適合自己的。
當我們了解要怎樣吸引客户,當然也知道怎樣拒絕這些銷售技巧和誘惑,知己知彼。
需求
你真的需要這個嗎?買了會得到什麼,又會有什麼問題產生?
我們對物品產生購買的興趣是受到外界的刺激,如廣告(電視廣告、IG廣告、逛街時的櫥窗設計等。一個物品不曝光,怎麼會有人知道呢。很多時候我們對物品的渴求不是自己的渴求。而是外在環境壓力、朋輩壓力、同儕壓力等,迫使自己下訂單。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這真的是你想成為的人?所以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  ΓΝΏΘΙ ΣΕΑΥΤΟΝ,是人生唯一活著的目的。因為除了自己,又有誰有能力了解自己?
物品買了就會佔了你家的位置,尤其是那些又大又重的物件。你努力賺錢,付租金/買房子,還要為物品付租金。那些沒價值的東西就堆在那裡生灰塵,不覺得很憤怒嗎?這也是我當初極簡覺醒的一個原因,看到那一堆不知為何會買下來的雜物,不想丟,但又要繼續為他們付租房的錢,就是那一剎那,我想通了。
購買東西前要考慮購買後的問題
“這個東西好便宜喔,買到賺到,現在不下手就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 這些心中的OS在我斷捨離前經常出現。在購買的當下我們或許不會想到後續的麻煩功夫。例如,維修保養,要丢棄時的回收問題。這都是要花費我們的心力和時間成本,可能後續的處理成本已經大過本來買下的價值。
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人,很多東西在我手中只會變成玩具,所以我才會想東西擁有越少越好,才不會在我身上變成雜物。
功能 只有單一功能?還是多功能?
當我購買一個物品時,我一定會想像會用到它的場景。例如,電子閱讀器。因為我買過很多台,所以比較有經驗,我曾經擁有過亞馬遜的 Kindle touch, Kindle paperwhite, 台灣的 Mooink plus。這些我覺得它們功能很單一。
當初我購買的原因是在想通勤時間看書,而且很多書的封面設計都很醜,很花俏,我也不想讓别人知道我在看什麼書。所以我把電子閱讀器定位為特定場合使用的物品。
但,我還是喜歡用平板電腦來閱讀。 雖然電子閱讀器的優點是螢幕與紙張很像,不傷眼。但是!它只有單一功能,就是閱讀!心無雜念的閱讀。對於看小說,比較少資訊性的書籍,我覺得很適合。
但,像我喜歡邊看書邊查資料的人,還要另外把手機拿出來,為什麼我不用自己的平板電腦呢。所以後來我把 Kindle 都送給朋友,只留了 Mooink 在身邊,用來看小說,而且我在 Readmoo 買了不少電子書,但我都不能把它們轉走,所以我現在只在Google Play買電子書,方便轉到不同平台。如果是很容易分心的人可能用平板電腦來閱讀會不適合,因為會有通知、訊息不停的打擾你閱讀。所以要了解自己。
替代品
現在擁有的物品能代替它嗎?會不會買了這個後會重覆?
最近購買了一個壓力鍋,我家是沒有這功能的產品,所以我很快決定好了。它的定位是煮咖哩(10分鐘),煮燉菜/燉肉(6分鐘),節省了很多電費和時間。
對於那些功能有些重覆,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我會考慮很長時間,會放在網購的購物車裡一段時間,想清楚才決定要不要下手。例如,廚房電子秤,雖然我家沒有,但好像又不影響我做飯,平常都用量杯來解決重量問題(我的量杯有麵粉/砂糖的刻度)。雖然不是百分百準確,但我可以接受。為了這個東西我考慮了一年,我還是沒買,或許那一天我要經常做麵包才會添購吧。
慾望
好想要,好想試試看,體驗一下。如果是體驗的服務,我非常推薦一試無妨,因為是經驗,而且不會變成雜物但如果是物品的話,我會三思。先放在購物車裡,經過了好幾天,我會再回去看看那的慾望還在不在。還在的話,我會考慮上述的幾點,冷靜思考,想像一下擁有這個物品生活會變很怎樣。通常經過一輪思考,心中的渴望就只是只想買東西而已,不是我真的想要的。
購物是了解自己的一種方法,擁有了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還是其他人更適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