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島誕生》讀書會後的分享與回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年8月26日舉辦完《直島誕生》這場讀書會,筆者運用了孫治華老師的邏輯思考幫助讀書會的簡報製作,分享《直島誕生》這本書的讀書會後,我自己去思考為何要舉辦「地景藝術」,並列出了幾點「個人作品有限」、「費用有限」、「找不到空間」、「作品拍賣」、「找不到藝術品的蒐藏家或是購買者」、「找不到合作單位」、「找不到聯合創作夥伴」、「政府有哪些協助」、「材料與空間不配」、「創作時找不到廠商」等等原因,把上述列出來的問題重新整理後,具體上可分為三點來看「空間大小」、「產品有限」、「銷售」,首先就會面對到藝文工作者的職涯選擇。
《直島誕生》讀書會的互動與分享

藝文工作者職能探討

  在讀書會中提出問題,「藝文工作者和其他工作有何不同」,隨著時間而失去熱忱藝文工作者如何轉行嗎?或是如何在工作心態調整呢?在回饋問卷當中,發現到大部分工作者對於職涯是充滿成就感,期許工作能夠貢獻自己價值,有些學員延伸課程的議題,說到工作時小技巧,如果確定工作中的框架問題,而不僅是接受對方的要求,若無法達成共識,有些人會選擇離開這份工作。起初,我在舉辦線上讀書會,部分學員並不會參與線上互動,他們願意填寫回饋問卷分享自己的視角,這些也是我逐漸了解到不同型式的教學相長。

日本藝術領域的喜愛

  每個人對於藝術的熱愛理由百百種,參加我讀書會的學員們都熱愛的日本藝術,有人因未知而想要了解,有人因參與後變成自己的休閒的興趣技能,有人則是想在休閒之餘填補知識能量,各式各樣的理由讓他們把藝術變成習慣或是成為自我的分享,在過去我的認知當中,一直思考著藝術帶動地方的創意或是潛移默化改變地方藝術習慣,分享我這次讀書會後,我多了一份新的見解「藝術」就是一種生活,當它進入生活中,改變的不是熱愛的人、也不是討厭的人,而是去了自己為何喜愛這樣藝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近幾年地方創生在世界各地有著各種不同的治理模式,《直島誕生》這本書由秋元雄史以自身於倍樂生集團服務經驗所撰寫的書籍,之中有著許多展覽思維提供給予博物館、藝文工作者參考,本講座將梳理書中六點藝術行政的小撇步。 一、建立統籌性 二、建築亮點 三、企業哲學 四、藝術複利 五、朝聖勝地 六、島嶼觀光
選擇的依據   無停損的後果 情緒失控造成的悲劇 停損點的重要性
各自立場的造局思維 築牆的關鍵賽點 倒掛的煙幕彈 影片給我的啟示
  您認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嗎?」筆者認為對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規劃與回饋,筆者以本文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學術論壇的聚會 線上講座的啟示 講座課程的串聯
面對標籤的何去何從 別人所設的信念框架 造局框架與地方創生
商管五大素與自生經歷 超級思維的跨領域累積能量 運氣、努力與權謀
  近幾年地方創生在世界各地有著各種不同的治理模式,《直島誕生》這本書由秋元雄史以自身於倍樂生集團服務經驗所撰寫的書籍,之中有著許多展覽思維提供給予博物館、藝文工作者參考,本講座將梳理書中六點藝術行政的小撇步。 一、建立統籌性 二、建築亮點 三、企業哲學 四、藝術複利 五、朝聖勝地 六、島嶼觀光
選擇的依據   無停損的後果 情緒失控造成的悲劇 停損點的重要性
各自立場的造局思維 築牆的關鍵賽點 倒掛的煙幕彈 影片給我的啟示
  您認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嗎?」筆者認為對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規劃與回饋,筆者以本文來分享自己的見解。 學術論壇的聚會 線上講座的啟示 講座課程的串聯
面對標籤的何去何從 別人所設的信念框架 造局框架與地方創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連結人、自然、藝術,直擊被藝術拯救的島嶼、受藝術改變的人們——  安藤忠雄特別撰文,第一本完整記錄「藝術直島」的專書! 打造文化之島的第一線掌舵者,首度第一手完整回顧直島時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佳參考讀物,見證「直島精神」如何孕育日本當代藝術!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國外散心 最近因為心事煩擾,我陪朋友去國外散心,看看國外的風光,再回來看看台灣這個島嶼,心情開拓了不少。其實,心情煩悶的主要原因只是一些可以選擇去做或不做的問題而已。開朗的心情就像是充滿問號與挑戰,充滿了文化創意的可能性。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文化創意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互動所產生的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連結人、自然、藝術,直擊被藝術拯救的島嶼、受藝術改變的人們——  安藤忠雄特別撰文,第一本完整記錄「藝術直島」的專書! 打造文化之島的第一線掌舵者,首度第一手完整回顧直島時光!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佳參考讀物,見證「直島精神」如何孕育日本當代藝術!
Thumbnail
瀨戶內海中,漂浮著大大小小的島嶼。每個島上都有居民生活,現代藝術家與島民共存,展示著他們的藝術作品。 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作品固然美妙,但當看到這些與自然和人類生活共存,不顯突兀的藝術作品時,我的心靈為之震撼,這種藝術竟能如此激發我的五感。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獨自在海外度過了一整年,雖然眼前的日子過得很緩慢,然而在這短暫的人生旅程中,卻只是邁出的微小一步。這段時間裡,有三件事情讓我有所感悟和啟發。首先,是成功完成了藝術史碩士學位。其次,在大學中擔任助教的經驗。最後,學習獨處的技能。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對於完成藝術史碩士的一些感想。 回想起當初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國外散心 最近因為心事煩擾,我陪朋友去國外散心,看看國外的風光,再回來看看台灣這個島嶼,心情開拓了不少。其實,心情煩悶的主要原因只是一些可以選擇去做或不做的問題而已。開朗的心情就像是充滿問號與挑戰,充滿了文化創意的可能性。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文化創意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互動所產生的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所以你也是藝術家?」 初次見面時,找不到現成可套用的身份,熟人不知如何介紹,自己也難以說明 「他們是生活藝術家啦!」 (他們,指的是沒有特定職業但追求生活品質的人) 『愛是一門藝術嗎?』 一如生活是一門藝術,愛乃一門藝術。 學習一門藝術的過程可分為二部分,理論和實踐。最終把理論的知識
Thumbnail
今年過年期間 小弟於 新營民治市政中心 藝廊個展 ​#看見不一樣的日本 歡迎前往指教和參觀 祝福您們 ! #龍年行大運 ! 健康快樂! 幸福美滿!平安順利! 諸事如意! 祝福你們歲月靜好、平安喜樂、健健康康、諸事如意。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人生的使用權。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要從
Thumbnail
會知道這個概念,是來自一場講座的偶然際遇,也是那時聽著長年在國發會審理地方創生案的林承毅老師分享而知。地方創生在台灣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日本的社區總體營造展開,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到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是一段公民賦權的啟蒙運動,而台灣在政策制定總喜歡從鄰近的日本開始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