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博」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說「博士」是小範圍專精。
  打從我離開博士之路的這兩年,失去了明確的學習目標與自我定位的領域,無事上心。旁觀,發現有更多的人,沒有學位-通過自學,不限範疇-多領域修習。其中共通點,是對周邊的事物感興趣,進而探索研究,也才會有以前的人,同時是哲學家、科學家、數學家等多個身分。所以,廣義「博士」而言,看似小範圍專精,其實內在是「博」大而不自我設限的,稱為「博」士無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158內容數
「Rice」是理想的自己。這些文章是我用心血完成的作品,裡面有我的成長,也是我存在的證明。希望自己能言之有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充滿愛的世界裡,不需要神。
  我的生命缺少一樣元素-「強悍」。過度儒氣,使得自己只能夠在「適合」的環境成長提升,是我人生的最大敗筆。   「強悍」就是肩扛應當,不溫不慍,從起點到終點;打開始至結束,持之以恆,如此而已。   (馬步正拳十萬次,不解釋。)
  (微閉雙眼…全身放鬆…)   想像,現在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沒有人類與動物存在,景物和日常運作依舊。而此刻的你,內心最渴望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再想像,隨著只有一個人的日常一天一天過去,有沒有什麼能讓你安然度過每一天,甚至可以內心愉悅,每天都樂此不疲?
那一夜,傾盆大雨,在一片焦黑的斷垣殘壁中,斯耐克‧米( Rice Snake ) 跪倒在泥濘之中,縱使雨聲淹沒了整個大地,他卻聽不見一絲希望,只剩下沒有靈魂的一具空殼。 節錄《米之虹》
  在充滿愛的世界裡,不需要神。
  我的生命缺少一樣元素-「強悍」。過度儒氣,使得自己只能夠在「適合」的環境成長提升,是我人生的最大敗筆。   「強悍」就是肩扛應當,不溫不慍,從起點到終點;打開始至結束,持之以恆,如此而已。   (馬步正拳十萬次,不解釋。)
  (微閉雙眼…全身放鬆…)   想像,現在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沒有人類與動物存在,景物和日常運作依舊。而此刻的你,內心最渴望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再想像,隨著只有一個人的日常一天一天過去,有沒有什麼能讓你安然度過每一天,甚至可以內心愉悅,每天都樂此不疲?
那一夜,傾盆大雨,在一片焦黑的斷垣殘壁中,斯耐克‧米( Rice Snake ) 跪倒在泥濘之中,縱使雨聲淹沒了整個大地,他卻聽不見一絲希望,只剩下沒有靈魂的一具空殼。 節錄《米之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談到「多才多藝者」,不少人會覺得這是個貶義詞,代表著不專注或沒方向。但事實上,真正的多才多藝者是用好奇心和探索心打破學科界限,創造更多可能性的人。 多才多藝者不是什麼? 1. 自我膨脹 (Ego-driven):追求跨領域是為了創新,不是為了炫耀。 2. 毫無章法 (Scat
Thumbnail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1. 不懂學系與社會分工之間的深層連結: 很多研究所學生在選擇科系時,通常只關注到個人的興趣或是學術上的成就,卻忽略了這個選擇將來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例如,物理系、應用數學系、統計系、機器學習系的學生在進入這些學門時,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自己未來會在哪些行業發揮,像是物理系畢業生常
Thumbnail
1. 專注於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忽略了追求自己的研究興趣: - 很多博士生一開始進入研究領域時,只是沿著前人設定的題目進行研究,主要的貢獻在於技術上的改進或是在難度上的提升。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助於積累研究經驗,卻很容易陷入一種“技術工人”的狀態,無法從中挖掘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興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追求成為厲害的科學家,而忽略持續研究的動力: - 許多學生的目標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但更重要的是成為能長期堅持的科學家。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因此應該關注自己能否持續堅持下去。僅僅追求名望和成就,往往會讓你在遇到困難時失去動力和方向。 2. 缺乏長期的目標和動力來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談到「多才多藝者」,不少人會覺得這是個貶義詞,代表著不專注或沒方向。但事實上,真正的多才多藝者是用好奇心和探索心打破學科界限,創造更多可能性的人。 多才多藝者不是什麼? 1. 自我膨脹 (Ego-driven):追求跨領域是為了創新,不是為了炫耀。 2. 毫無章法 (Scat
Thumbnail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對於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來說,是否曾經感覺過在論文寫作或研究的過程中,自己只是「掌握知識」,卻無法真正「發現知識」?這兩者其實是截然不同的能力,吳伯凡老師在他的《認知方法論》中提到的觀點,或許能給你一些啟發。 ▌「好學生」與「能做研究的科學家」是兩個物種 吳伯凡老師提到:
Thumbnail
1. 不懂學系與社會分工之間的深層連結: 很多研究所學生在選擇科系時,通常只關注到個人的興趣或是學術上的成就,卻忽略了這個選擇將來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例如,物理系、應用數學系、統計系、機器學習系的學生在進入這些學門時,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自己未來會在哪些行業發揮,像是物理系畢業生常
Thumbnail
1. 專注於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忽略了追求自己的研究興趣: - 很多博士生一開始進入研究領域時,只是沿著前人設定的題目進行研究,主要的貢獻在於技術上的改進或是在難度上的提升。然而,這種方式雖然有助於積累研究經驗,卻很容易陷入一種“技術工人”的狀態,無法從中挖掘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研究方向與興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追求成為厲害的科學家,而忽略持續研究的動力: - 許多學生的目標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但更重要的是成為能長期堅持的科學家。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因此應該關注自己能否持續堅持下去。僅僅追求名望和成就,往往會讓你在遇到困難時失去動力和方向。 2. 缺乏長期的目標和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