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心,你的學歷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1.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的觀念,但大多數人潛意識卻有這樣子的觀念,還需要很長時間才會改變。
  2. 取得競爭門檻的門票:不只是我國有學歷迷思,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情況,像是中東暴發戶國家,開個國際會議,大家互相交換名片,每個名片上不是寫著Dr. ,要不然就是Ph.D.,似乎這就是門檻,沒有博士,這些暴發戶連正眼都不瞧你一眼,我第一次去沙烏地阿拉伯開會就有此體會,當時也就暗暗發誓要拿下一個博士。
  3. 學習研究能力:碩士、博士並不代表你多有能力,只是顯示有了基礎的研究功夫,像是閱讀文獻、進行研究,更重要的一點是不會錯誤解讀別人的研究成果;怎麼說呢?例如某一個論文顯示出庫藏股→異常報酬,看到這個研究結果進而產生投資策略,只要看到庫藏股就可以買進股票,結果當然是賠得一屁股;原因在於一般研究都有限制,而且有些是在控制環境下,如果是在非控制下成果的數據分析,只能導出某種環境背景下的關聯性,而非因果關係
思考一個問題:我需要回到學校進修嗎?

時空環境變化下的學歷扭曲

概略解釋了一下學歷的目的與在這個社會中的優勢,只是隨時著空環境的變化,我國甚至於是世界各國在大學院校的廣設,學歷價值被稀釋,甚至於出現專門經營第二人生的學店。
路上隨便丟一顆石頭,以前打到碩士生的機率可能是十分之一,現在則是三分之一,這是學歷稀釋的概念,各位讀者應該都很清楚。
學歷稀釋之下,學校好不好就很有關係...
  1. 美國普林斯頓長春藤名校
  2. 台灣大學
  3. 南榮科技大學(南榮科大前校長賣假學歷牟利一審判刑13年)
曾經唸過上述第三間學校的同學應該就很悶,好好一所學校也被校長搞得烏煙瘴氣,更讓人氣惱的是花了不少錢、還欠了一屁股學貸,居然讓自己的價值減分
  • 第二人生的學店是甚麼?
這裡提到的第二人生,並不是退休後的第二人生,而是失業重新找工作的第二人生;這牽涉到許多以營利為目的的補習型學校,甚至於很多三流大學也加入這個市場的經營,鼓吹失業者或想要轉換職場的底層民眾,謊稱學歷很好拿,拿了之後可以幫助他們平步青雲。
不過話說回來,學歷很好拿也不是謊稱,還真的是不難拿。
  • 沒錢繳學費,怎麼辦?
沒關係,政府可以補助,補助不夠還可以貸款;上課很方便,甚至於可以就近開專班,不必跑到很遠的校區上課。
  • 論文好不好寫?
坐在對面的專案經理瞇著眼睛笑了起來,轉著筆,很有深意地說:我們會有專人輔導協助,基本上碩士論文通過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有沒有心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就這樣子,許多人跳了火海,欠了一屁股的學貸,換來一張市場價值極低的文憑

結論

對於一位失業者,或者希望從低階到高階的職場轉型期盼者,一些強調學位很好拿,有了學位可以平步青雲的說詞,都要考量再三;在這個學歷稀釋的時代,有了學歷可不是職場保證,雖然不管是哪一個等級的學校,都有可能學到知識、專業能力,但好不容易提升的實力,卻可能被晦暗的校譽給磨滅了光采,尤其是只想要賺取學費、追求不廢校的教育者,怎麼有能力替職場工作者創造足夠的價值呢?
換言之,找學校應該先以自己的興趣為主,而且要學到知識,讓自己能力晉升,如果你只是想要拿個學位,能力有沒有提升不是重點,除非有些工作只要求碩士畢業就可以加薪,否則乾脆就打消這種唸個學位的想法。
其次,加減還是要考量學校的風評、招牌。對於自己學歷背景屬於第三流的朋友來說,如果一下子考不上頂尖學校,可以先找一些排名中階學校報考,要有信心,現在缺學生很嚴重,許多中階學校都張開雙臂歡迎有能力繳學費的學生,甚至於有些高階學校的冷門科系也搖搖欲墜,只要有學生來就收;因此,先跳中階,等到未來有時間,再往上跳一級也不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下子挑戰最高,如果挑戰最高失利,對於自信心可能是另外一種傷害。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同時間區間、不同操作方法 最後,我來講一個概念,很多朋友這兩三年都賺得風生水起的。 但有一個重點,這兩三年真的是大好 像是我們在做研究,研究區間是一定要說明清楚的,因為研究結果可能只適用於這些區間;例如下圖,台股長期大概是在4,000點到10,000點之間震盪,久而久之就會有一種操作策略出現,例如
從MSN時代,我就帶著大家做公益,像是捐款、捐衣服,還記得當時常常開著車到處收物資,然後篩選一下,找到有需要的單位轉贈大家的愛心。 為什麼不讓朋友直接捐物資呢? 答案蠻簡單的,因為很多人捐了之後都被抱怨,曾經聽過某位友人彙集了許多親友們的舊物資,親自開車到育幼院,本來以為會受到排隊鼓掌歡迎,結果卻是
聯準會聲明,內容重點為何? 通膨應該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有關於通膨的概念,本格子這一個月內有寫過兩篇文章數據分析,抓緊通膨與升息趨勢>、手把手教你查詢美國通膨數據>,大家可以先參考參考。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6月16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6月17日凌晨2時)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以下為聯準會的決
知識流動,免費分享 上次在理財幼幼班的臉書社團、Line群組,貼了一篇文,內容如下: 透過以下三大投資新法,一樣可以有不錯的報酬: 1)低檔單筆切入贏一半; 2)平時定期、不定額; 3)甩高賣出。 目前年化報酬率16.96%,從9%、12%、15%,到現在即將18%,看似簡單,但還是要修練一下,否則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資金、次數、增減比率 愈低買愈多、愈高買愈少,這十個字,是災難投資法定期不定額的基本口訣。 很多人不解其意,讓我用一張實際設定的圖來看: 上面有三個元素:資金、次數、增減比率。 假設一開始的設定是一個月扣6,000元,每個月扣三次,就是18,000元。 當指數向上漲之後,你或許
終於創了9年來的新高 飽受內部勢力干擾的俄羅斯,又跑去騷擾了隔壁姑娘烏克蘭,染了一身腥,導致前陣子油價噴漲,俄羅斯卻沒有相對應的漲幅。 好不容易這陣子有點兒甦醒,終於來到了9年來的新高點 雖然各地的股市都猛然噴漲,俄羅斯似乎是慢了半拍,但從報酬率上來看,卻是不遑多讓。 試想看看,台股的近期低點在2
不同時間區間、不同操作方法 最後,我來講一個概念,很多朋友這兩三年都賺得風生水起的。 但有一個重點,這兩三年真的是大好 像是我們在做研究,研究區間是一定要說明清楚的,因為研究結果可能只適用於這些區間;例如下圖,台股長期大概是在4,000點到10,000點之間震盪,久而久之就會有一種操作策略出現,例如
從MSN時代,我就帶著大家做公益,像是捐款、捐衣服,還記得當時常常開著車到處收物資,然後篩選一下,找到有需要的單位轉贈大家的愛心。 為什麼不讓朋友直接捐物資呢? 答案蠻簡單的,因為很多人捐了之後都被抱怨,曾經聽過某位友人彙集了許多親友們的舊物資,親自開車到育幼院,本來以為會受到排隊鼓掌歡迎,結果卻是
聯準會聲明,內容重點為何? 通膨應該是最近最熱門的議題,有關於通膨的概念,本格子這一個月內有寫過兩篇文章數據分析,抓緊通膨與升息趨勢>、手把手教你查詢美國通膨數據>,大家可以先參考參考。 美國聯準會(Fed)於美東時間6月16日下午2時(台北時間6月17日凌晨2時)公布最新利率決策,以下為聯準會的決
知識流動,免費分享 上次在理財幼幼班的臉書社團、Line群組,貼了一篇文,內容如下: 透過以下三大投資新法,一樣可以有不錯的報酬: 1)低檔單筆切入贏一半; 2)平時定期、不定額; 3)甩高賣出。 目前年化報酬率16.96%,從9%、12%、15%,到現在即將18%,看似簡單,但還是要修練一下,否則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資金、次數、增減比率 愈低買愈多、愈高買愈少,這十個字,是災難投資法定期不定額的基本口訣。 很多人不解其意,讓我用一張實際設定的圖來看: 上面有三個元素:資金、次數、增減比率。 假設一開始的設定是一個月扣6,000元,每個月扣三次,就是18,000元。 當指數向上漲之後,你或許
終於創了9年來的新高 飽受內部勢力干擾的俄羅斯,又跑去騷擾了隔壁姑娘烏克蘭,染了一身腥,導致前陣子油價噴漲,俄羅斯卻沒有相對應的漲幅。 好不容易這陣子有點兒甦醒,終於來到了9年來的新高點 雖然各地的股市都猛然噴漲,俄羅斯似乎是慢了半拍,但從報酬率上來看,卻是不遑多讓。 試想看看,台股的近期低點在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這個重視文憑的社會中,學歷似乎成了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指標。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要讀好書」、「要考上好大學」的觀念。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現代職場中,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忠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在沒有光鮮學歷的情況下,成為業界翹楚的。
Thumbnail
一、學歷與機會之間的橋梁 在這個講求學歷的社會,學歷不足是否意味著夢想的彼岸遙不可及?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學歷,不僅僅是一紙證書,更是一把開啟職業大門的鑰匙。當機會降臨時,學歷往往成為篩選的第一道門檻。想像一下,在茫茫人海中,學歷是一個讓你脫穎而出的標誌,是一個你對知識和能力的承諾。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台灣這個重視文憑的社會中,學歷似乎成了衡量一個人能力的重要指標。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要讀好書」、「要考上好大學」的觀念。但是,在瞬息萬變的現代職場中,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忠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在沒有光鮮學歷的情況下,成為業界翹楚的。
Thumbnail
一、學歷與機會之間的橋梁 在這個講求學歷的社會,學歷不足是否意味著夢想的彼岸遙不可及?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學歷,不僅僅是一紙證書,更是一把開啟職業大門的鑰匙。當機會降臨時,學歷往往成為篩選的第一道門檻。想像一下,在茫茫人海中,學歷是一個讓你脫穎而出的標誌,是一個你對知識和能力的承諾。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直接給結論,「哈佛大學畢業有多少? 」其實就是一個假議題。因為如同國內的就業統計數據一樣,薪水高低只會和產業別作連動,而不會是畢業學校。那些選錯科系的名校畢業生,薪水真的是差強人意… 尤其是教育科系,念教育可能得準備終生都是低收入水平。
我在當博士生的時候,也感覺教育是神聖的, 不該充滿銅臭味。 直到了解大學的運作機制後,我開了天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好奇過,系上的設施, 你當博士生的薪水,系上的活動等等, 這些經費是哪裡來的? 實際上是從你的系所屬的學院來的。 那麼學院為什麼又有經費呢?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Thumbnail
學歷是求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不是一切,對於在職專班的誤解也需要重新認識。進行深入探討不同類型學歷對就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