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來訪廠要做的基本功,準備、準備、再準備。

客戶來訪廠要做的基本功,準備、準備、再準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身為設備製造商,有台灣客戶想要來訪廠,看看設備是很常有的事情。

客戶既然願意來訪廠看設備,就表示對我們家的產品有高於基本盤的興趣,想要親眼看到設備來確認自己的相法是否正確。

每一次的客戶來訪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有時候業務會怕麻煩其他單位的人,就默默的帶客人來,直接去看機台,然後默默的帶客人走。有可能無意間就把商機給流失了


receptionist

receptionist

為了避免無效的拜訪,浪費業務時間與工廠的時間。

建議的拜訪流程如下:

將客戶要來訪廠分為三個階段 + 事後檢討

來訪前

  • 通知相關同仁何時會有客戶來訪。
  • 請若目的是參觀機台,公司事先安排支援人員。事先討論當天在機台要展示的內容或表演。如有必要,事前先演練。
  • 準備禮物(如有必要)

來訪當天(尚未抵達)

  • 確認參訪路線安全與乾淨,路上不得有粉塵,垃圾,工具等。沿途會經過的兩側,不得有垃圾與隨意放置之手工具。
  • 清潔設備,設備外觀不得有灰塵,油汙。即使是生產中的設備,也必須保持清潔乾淨。
  • 告訴支援人員,今天的約略行程。確保支援人員在客戶抵達前都已經就定位。若有防護設備,都已經放置在相關的位置。
  • 聯繫客戶,確認客戶沒有找不到路或臨時改變行程。
  • 在客戶快抵達前,在門口附近準備迎接。

來訪當下

  • 帶領客戶經過主要幹道,到會議室。
  • 即使客戶已經知道我們公司,還是要安排簡短的公司簡介。這段緩衝時間給現場支援的同仁做最後的準備,也讓客戶可以有機會看到現場以外的團隊工作的環境與樣子。
  • 準備茶水點心。
  • 帶領客戶走安排過的路線,簡單工廠參觀後,最後將客戶領到展示設備前。
  • 現場展示,Q&A。
  • 目視送客送到客戶離去。

來訪隔天

  • 若整個來訪行程有不順的地方,提出來給各單位檢討,避免下次再發生相同的事情。
  • 將檢討事項作會議記錄,下次再有同樣情況時,可以檢視是否已有改善。

以上就是整個基本要做到的的流程。


為何業務默默帶客戶來,默默帶客戶走有可能錯失商機?


不要小看上述簡單的安排,這些安排的目的只有一個,呈現出公司最佳的企業文化與形象 = 品牌形象。

當客戶同意來訪,一定是對於購買產品有一定比例的興趣,參訪是為了加強自己選擇該公司的信心。因此若參訪的感受不好,不但沒有加強信心,反而失去信心,就得不償失了。

公司是一體的,
有拿訂單才現場才有工作;
現場有工作才能準時交貨;
有準時交貨客戶才會開心;
客戶開心了業務才會放心。

因此身為業務不要怕麻煩其他單位,其他單位不要嫌業務單位麻煩。


延伸思考:若客戶臨時說要來訪怎麼辦? 或者是客戶直接殺到門口了?



鼓勵作者持續創作,記得〔按讚〕與〔追蹤〕。
恰恰好解決了正面臨到的生活或工作的難題,記得〔分享〕與〔訂閱〕。



關於本專欄

三個月試閱只要 NT$ 399。
可以看到過去所有的付費文章喔。 想入門國外業務的讀者,只要一本書的價格就可以就能幫助您快速的建立B2B業務該有的基本知識與觀念。看過之後如果認為對您目前從事的職業、個人生涯有幫助,也可以考慮以下方案支持我持續寫作。

每個月 NT$ 150。
持續的閱讀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保證物有所值。

Podcast
有通勤聽Podcast習慣的,可在各大Podcast收聽平台搜尋"業務可頌 | B2B外銷業務工作筆記"。即時的工作內容分享。

raw-image







業務可頌 杭特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2會員
207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