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全面屍控之謎》寫作幕後(三)|二十大 & 輿情操控手段

  小說總寫不過現實。小說家難得寫到非常貼近現實,難免竊喜,急忙回過頭來看自己怎麼做到的。前提是,科幻小說常抓住現實社會裡已經潛伏的衝突,拋一個科幻擰轉來引它爆發,讓衝突開花。這次研究做得扎實,才有機會一次預言出三朵花開:中國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源自中國的全球大疫、中共二十大的輿情操作。
  《全面屍控之謎》成書於 2019 春季,以東亞爆發的疫情為題材,時間設定在近未來:中國的二十大之後,廿一大之前。
  以下是成書至今,實際發生在中國的事件:
2019 夏季,香港的反送中運動爆發,成為香港市民對中國政府最劇烈的一次抗爭,甚至犧牲香港的社會安全。至於中國大陸境內,有確切影像和報導的大規模長期衝突,目前有2022 年 7 月的河南村鎮銀行維權案。 2019 冬季,COVID爆發,全球大疫,世界秩序重整。 2022 年 10 月 16 日要召開二十大,而二十大之前,以力圖繼任的習近平為中心的搜尋字串,兩個月內新增564個屏蔽敏感詞
區區一個小說家,把政治寓言,寫成政治預言,不只因為賭運奇佳。就以寫作背後的研究,來說明為什麼故事裡的近現代,居然和當前的現實如此貼近。
  〈迷霧〉一章,中共掩蓋疫情的反應,是從 SARS 時期的官僚行為,加上金盾工程的政治邏輯去推導。故事裡疫情從長江中上游順流而下,敏感詞屏蔽流程,也隨疫情推進而一個個城市資訊被刪除、被屏蔽。長江中下游本是人口最最密集的區域,交通相連,人傳人的疾病由此爆發不意外。不幸言中,COVID 初期,武漢,以及一系列封城的訊息,依照封城時間,一個個城市領流水號一樣,列入屏蔽敏感詞。這個政府的邏輯至今可以被一眼看穿,他們所謂防微杜漸,對象是人民的認知。
  有時候情勢太壞,光是看敏感詞怎麼下,都能瞥見輿論風口背後,天災人禍的發展進程。特別尷尬的情境裡,前幾年才大吹大擂的政策,轉眼間成為被屏蔽的敏感詞,就是事情已焦,不准再提,再提翻臉。故事正是基於這些既有事實,試圖在迷霧中推知案情原貌。
  現實裡,在敏感詞以外,看出什麼沒有被屏蔽,往往更關鍵。中國熱門社交平台小紅書統計出564個指涉習近平的敏感詞,網友創意無窮,從基本款「总加速师」到「慨撒帝」這種直指行為的雙關,以及「日子像蜜甜」這種語錄體,還有「巴拿馬文件」這種涉外事務,中共的敏感詞包山跨海,意圖不讓中國人民議論國家領導人。
中國最大網路知識平台上,查無習近平
  但是事有蹊蹺,有一整個與每日民生息息相關的面向,完全不在禁制範圍內。例如「清零宗」相關的話題,至今還能在網路上留存,封城相關的討論也仍然開放。明明在全世界陸續解封的今日,堅持動態清零的中國,每日核酸檢測已經是最擾民的政策,幹嘛不順手禁一禁?清零帝也只不過是習近平滿溢的綽號其中之一而已,有什麼特出之處?我會說,正因為這事兒攸關民生,是貼身無比,但層級比較低的生活怨氣。抒發這些怨氣是無比重要的情緒出口,但不致覆舟。
  舉世聞名的防火長城內,金盾工程如何控管網路輿論的流向,絕不止於刪文章、取消帳號、屏蔽敏感詞。故事裡,政府水軍選定兩個情緒出口:攸關民生的食安破口,以及關乎民族自信,卻屢扶不起,平日被眾所嘲諷的中國男足。因為人人可罵、人人想罵、人人開罵,就能形成熱搜,來掩蓋重要但得低調的事件。民意如流水,防堵之外,要為輿論特設宣洩題材,誠心推薦層級較低的公共事務,最好層級低到每個人都有口惡氣要發,但發完也不能幹嘛。
  現實中,核酸、健康碼、動態清零,相較於什麼事件,層級較低呢?
  當然是中國的統治權。中國政治、中國經濟、中國社會、中國的對外關係,一切只能繞著這核心打轉。而二十大(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正是判定中國統治權花落誰家的大典:通過全國各省各界代表,以間接民主投票表態,選出中國下一任的權力結構。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此刻正傾全國之力維穩,要用二十大來覆核自己的統治權。聽起來是不是比發動侵烏戰爭的普亭好一點?
  因為中國不算典型的威權政治:實權在誰身上,那個職務就在體制裡顯得重要。我們熟悉的例子例如中華民國「類雙首長制」的體制內,嚴家淦當總統的任期內,蔣經國時任國民黨黨主席與行政院長,體制就傾向以行政院長為行政權首腦。當代的著名案例:梅德韋傑夫擔任總統時,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亭,也仍然是行政權的中心。但普亭之所以去當了一任總理,也是因為總統任期有法治規範,只能連任一次。強人普亭至少形式上遵守俄羅斯憲法,不像習近平,他跟委內瑞拉強人 Hugo Chavez 一樣,拿憲法開刀,直接取消國家元首任期限制。因為最高領導人的三個傳統職位裡,只有一個受到國家法律的限制任期。但中共所謂的集體領導制,權力還真的在職位上。
  簡單解釋一下中國式權力核心:由於共產黨一黨專政,黨的最高職位必能取得國家的最高職位,國家元首的稱謂是國家主席。由於胡耀邦之後,再無中共黨主席,所以黨內最高職務是中共中央總書記。但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共,最要緊的權力是軍權,所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必然由最高領導人捏在自己手心。這就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三位一體職務關係,缺一不可活。
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不成文固定職務
  但中共黨職任期其實也有不成文慣例:
  1. 總書記與國務院總理任期約十年(大致上可類比成總統與行政院長職務
  2. 總書記指定隔代總書記,不得指定下任總書記
  3. 政治局委員七上八下(67歲留任,68歲以上卸任
習近平跟李克強,從胡錦濤和溫家寶手上接過政權,邁入第十年。但習近平 2018 主導憲法修正案,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同時,他自己也在 69 歲的此刻邁入中共總書記的第三屆任期,而且沒有接班人計畫。習正在打破鄧小平留下的所有不成文規定,就算不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他想搞終身制。
  場面話說大業未成,但稍微了解中共的人都知道:習近平一卸任就死定了。當初習能在 2013 出線,2012 薄熙來出包是個轉捩點,中共來不及拱出一個接班人。習近平是當初各方勢力都能接受的妥協人選,而且沒有背後勢力撐腰,容易操控。可惜各方勢力想岔了,習近平一上任就大張旗鼓地搞了個反貪腐運動,翦除上海幫的羽翼,也就順手吸收江派背後的金融勢力。這種以官為目標的掃除行動,都是權力清算。就算真心戮力肅貪,也會在執行過程中,被執行者利用,以對付政敵。這是習核心鞏固脆弱權位的第一步,同時樹敵無數。造成習近平騎虎難下,無法失去權力,只能往集權的極權路上攀。
  但中國共產黨從來沒有民主,也沒有帝制的神聖血統與貴族,更不容許宗教加冕,所以統治權力的取得路徑,與人民跟社會缺乏聯繫。傳統上,這些經濟成長快速的開發中國家,都是以經濟成長的果實作為統治正當性的來源。講白話就是:我當家的期間經濟體感很好,人民就會認定我當家對他們最好。
  但中國經濟水位在 2019 年後完全退潮,沒有回頭路,也不見得有穿內褲。政治權力結構,難免反映經濟結構,全球政治也是這樣。中國人民的大國崛起、經濟井噴,難免夢碎。中國不會崩潰,但中國夢會。
  唯有充分理解中共的統治正當性只來自經濟成長,才能看懂清零政策。不是明眼人也看得出來,習近平的動態清零,絕非意在根除疾病。明面上,這是領導人的面子之爭,既要維護兩年前中國成功的抗疫形象,又要表態中國疫苗不遜於西方技術。暗地裡,這更近於裏子問題:中國經濟在習主席手上搞砸了,不能在爭取破格連任之前被掀出來大談特談。既然經濟就是政治,怎麼能讓中國人民談論經濟?
  經濟不是一朝一夕能救回,外匯存底也正捉襟見肘。故事裡揭露,中共掩蓋境內疫情的做法是:製造貼身但次要的問題來蓋過重大但還有距離的危機。現實中,在沒有人相信上海這種城市會封城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中心封鎖了一個多月,金融活動當然驟止。上海封城,對中國經濟數據必然造成極大下挫。但習近平不肉痛,因為人禍已經被推給天災。由於疫情造成經濟活動停頓,重挫各種經濟指數,都不算在主政者的經濟治理能力帳上,壞帳轉出,推給酷吏峻法。「清零宗」這種直指最高領導人的唯一批評出口,也只不過是執法過當,而不是治理無能。酷吏和無能,是完全不同的統治者形象。追求連任的最高領導人,必須甩脫無能這個印記。轉移注意力是當下最有用的方法,代價不計。
  但小說終究寫不贏現實。為寫小說而研究中國防火長城,發現中國政府真正嚴格防範的,不是批評時政,而是民眾群聚。體現在社群平台裡:只要是追蹤數破萬的帳號,發佈見面會、招商會、演唱會,各種群聚類型,都需要經過微信平台審查才能上架。即使是私聊群組,人數破百,發出某一特定時間地點的聚會邀約,也很容易無法讀取,或者被刪除。因為三個臭皮匠仍能力敵一個諸葛亮,人民共和國的主事者難免不敵人民,所以必須分散人民的團結,維持權力穩定。
  現實中,群聚的人民就是潛在的反賊。全世界最怕反賊的,就是有虧的統治者。早些年有虧的是統治正當性:畢竟永久革命論不像托洛斯基說的那麼理想,命革久了,革的就是成為統治者的自己。革命有理、造反無罪的青年紅衛兵走進中南海,登基為中國統治者,終於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大人遇到小人,終究選擇保護自己的權力,而不是小人的權利。河南村鎮銀行維權事件時,膽敢進河南群聚的小人,賴以跨境的健康碼,都從綠碼轉成紅碼,寸步難行。
  我景仰的科幻小說家王力雄,在《大典》一書中,提出中國政府以「網格化」來全面管制中國人民的境內移動資格,前瞻性極強。高科技極權統治能帶來的世界觀,往往不是從歷史能推出答案。我們對未來的推測,得參考人性,和人性能取得的工具。
  關於中共的輿情操作政治手腕,因為這個政權的意圖和性格長期具有一致性,研究一番就可能歸結出他們遇事的可能應對。小說家丟一個虛擬事件到本就存在的社會裡,再推導出這個社會可能怎麼反應,寫一整齣戲都還有剩。
  《全面屍控之謎》這個活屍故事,本就設定要寫成政治寓言,因為活屍的要素就是在你我之間、在人群中,分出異己。人分出了異己,就難免差別待遇。寓言只要寫得夠符合人性和體制,總有一天能成為預言。
  閱讀愉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