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111.11.02_試讀《焦慮新解》121_202210

    #你發生過什麼事 @悅知文化
    焦慮只是心理的變化,還是其實與生理也密不可分,又或者有時候只是生理的變化,悄悄推動了類心理的癥狀?作者在《焦慮新解》裡頗析了真假焦慮。
    其實從讀者角度來看,並非真假之別,而是引發焦慮的主因,原來不僅僅是純然發自於心理的衝擊或改變,也可能是生理轉變觸動免疫系統面對威脅時啟動「發炎」效應,其中又以飲食是極易效應於生理卻又被忽略為原因的一環,原來是因為現代飲食中有太多跳脫自然的發展,大約就是像是從粗茶淡飯進入錦衣玉食的變化,不知不覺中導致身體失衡,促使大腦產生化學變化,凸顯了壓力效應,於是現代人似乎「焦慮多」了。
    試讀的篇幅不長,但恰好點出多數時候「焦慮」被誤解的點「胡思亂想」,其實不管焦慮是真是假,總是其來有自,絕不是無中生有,只是如果我們一昧單向的追尋心理因素,希冀找到對症下藥的「心理症候」,或許會是一場徒勞的深陷。
    於是,我好奇了,原書中繼續的篇章裡,關於真假焦慮還有哪些驗證和導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6年1班的中年人,在職場中容易窒息,於是開始四處遊走在不同社群換換氣,荒野的自然名是喜馬拉雅貓,在網路上以喜馬拉雅貓愛單車為標記漫步在文字的旅程裡,因為單車能到的距離是我最常移動的範圍。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