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成因,從身心因素到過去經驗

焦慮的成因,從身心因素到過去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zoomable

雖然我們前面曾提及,焦慮是我們面對「未知」、「無法預期」、「無法掌控」的情境或壓力時,會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感受,但很多人仍有以下疑問:

「焦慮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呢?」

「為什麼我好像比別人更容易焦慮?」

 接下來我們將分別從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過去經驗做說明。


生理因素

杏仁核,你大腦的警報中心

當要談論焦慮的生理因素時,不免俗的要介紹大腦中的杏仁核。「杏仁核」是處理害怕和威脅等情緒的地方。當我們接收到壓力時,神經傳導物質會刺激杏仁核,進而引發一些生理、認知、心理的變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變化其實是幫助我們注意到危險。


但若是杏仁核的反應過於敏感時,就可能出現我們前一篇所提及的症狀與問題。此外,罹患焦慮症的因素中,當然也會有「遺傳」的影響。如果家中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曾有過焦慮症,那罹病的比率就會較一般人高。

 

心理因素

有利有弊的人格特質

在「心理因素」上,可能因為天生,或是成長因素養成的不同性格特質,使得面對壓力時的反應與感受截然不同。若是天生有以下的心理特質,焦慮的機會可能會高一些:

  1. 容易緊張
  2. 害怕犯錯
  3. 完美主義
  4. 缺乏信心
  5. 多慮


過去經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焦慮最常會被認為是與「過去經驗」有所連結,特別是負向或是創傷經驗的影響,進一步造成未來的我們在看待某些事物時,容易過度的敏感,亦或是有一些錯誤的解讀與詮釋,而造成過度緊張、焦慮、害怕的狀態。


 

其實真的很難把所有的原因都列表完整,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引發焦慮的原因,以及焦慮時的症狀都全然不同。或許可以先從記錄自己的焦慮情境,以及當下的思緒與感受,開始練習整理自己

 

當然,也可以透過專業心理師的協助,陪伴您一同找到焦慮的源頭。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些自己可以在家練習的方法,一同練習與焦慮共處。

直覺心靈-直覺占星-avatar-img
直覺心靈-直覺占星和其他 1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引光築詩心理治療所
0會員
24內容數
「引光築詩心理治療所」由一群在醫院臨床經驗豐富的「臨床心理師」組成,持續接受科學實證研究為基礎的心理學訓練,有效協助改善成人或兒童的身心困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理治療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正是在所謂身心疾病的背後,試著找尋與看見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並讓你能夠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透過預防性心理治療,能夠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程度,也能在過程中,使自己的心理發展得到成長。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如果你覺察到自己有憂鬱情緒,這可能意味著你有比較敏銳的情緒感受力,並願意接受新狀態,那或許你可以尋求心理治療所的幫助。無論如何,重新檢視憂鬱症的原因都會讓你從中獲得新的體驗跟經驗。
心理治療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正是在所謂身心疾病的背後,試著找尋與看見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並讓你能夠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若能早點進入「預防性心理治療」,及早調整心理素質,改善不良的行為或思考模式,在未來面臨壓力時, 就可以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透過預防性心理治療,能夠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程度,也能在過程中,使自己的心理發展得到成長。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焦慮情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狀態,當焦慮情緒頻率與強度超出常態時,就會影響生活品質與身心狀態的平衡。這篇文章探討焦慮可能引起的生理、認知、行為等變化,並提醒人們正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放鬆與休息。
如果你覺察到自己有憂鬱情緒,這可能意味著你有比較敏銳的情緒感受力,並願意接受新狀態,那或許你可以尋求心理治療所的幫助。無論如何,重新檢視憂鬱症的原因都會讓你從中獲得新的體驗跟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焦慮的根源有兩個,在下限可以具體避免在弱肉強食中淪為食物鏈的底層而不自知,在上限可以直達嚮往充滿理想而臻至天人合一。
Thumbnail
艾倫·狄波頓所著之《我愛身分地位》剖析地位焦慮的成因,並提出紓解之道。文章以愛的欠缺為核心,探討社會文化、功績制度等因素如何加劇焦慮。最終,作者強調培養同理心、坦然接受自我,才能獲得內心平靜。
完美主義者產生焦慮的成因,通常與其心理特質、認知模式及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有關。以下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的主要成因: 1. 過高的自我要求與不現實的標準 - **核心特徵**:完美主義者傾向設定遠超自身或他人能力範圍的目標,並將成功定義為「零瑕疵」。 **焦慮機制**:- -當現實無法達到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Thumbnail
焦慮的根源有兩個,在下限可以具體避免在弱肉強食中淪為食物鏈的底層而不自知,在上限可以直達嚮往充滿理想而臻至天人合一。
Thumbnail
艾倫·狄波頓所著之《我愛身分地位》剖析地位焦慮的成因,並提出紓解之道。文章以愛的欠缺為核心,探討社會文化、功績制度等因素如何加劇焦慮。最終,作者強調培養同理心、坦然接受自我,才能獲得內心平靜。
完美主義者產生焦慮的成因,通常與其心理特質、認知模式及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有關。以下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的主要成因: 1. 過高的自我要求與不現實的標準 - **核心特徵**:完美主義者傾向設定遠超自身或他人能力範圍的目標,並將成功定義為「零瑕疵」。 **焦慮機制**:- -當現實無法達到
Thumbnail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常伴隨著心理與生理症狀。本文將介紹焦慮症的症狀,並探討應對方法。透過瞭解焦慮症,讓讀者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即將進入下一篇
Powered ByLogo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