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焦慮:牛津非常短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焦慮:牛津非常短講


📝閱讀心得

關於焦慮,我認為這本是非常好的入門,事實上《牛津通識讀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又譯牛津非常短講)》系列總能言簡意賅,又具權威性的簡述某個領域。

焦慮是:對未來的危險或不幸產生的憂懼預期,伴隨著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或者緊張的身體感受。預期危險的焦點可能是內在或外在的。

簡略來說,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感到焦慮,如前幾本《換個工作,更好嗎?》,確實我不確定是否未來換個工作會更好,如同股票,就算做了各種分析,明日的漲跌依舊沒人能確定。

對我而言,目前的工作雖然還算輕鬆,上班可以看書、上網、追劇、滑手機、睡覺,不過年紀漸增,輪大夜沒法像以前一樣輕鬆,在這前提下:

  • 如果換工作會更好嗎?
  • 如果上正常班,但薪水低又事情多,會比現在的身體、心理更健康嗎?
  • 如果不換工作,年紀漸增是否越難轉換跑道?
  • 我的目標是錢嗎?不,我只是想要有自己的時間修行與學習。
  • 現在的閒暇我有充分利用嗎?
  • 這種連放鬆都要思考是否有效率的放鬆也是種焦慮吧?
  • 閱讀是否是種知識焦慮呢?
  • 放棄修行與學習,沉溺於現世安樂會更好嗎?
  • 修行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止住修與觀察修。
  • 修行與學習是否是另一種沉溺呢?
  • 修行能當飯吃嗎?降低到心理諮商或身心靈療癒層面或許可以,但以究竟層面應該是背道而馳,如:噶當十秘財。

我覺得叔本華總結的非常到位:

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人生智慧箴言》

總之,這句話是目前這個階段所要探索與學習的焦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喵喵-avatar-img
2024/05/30
擔心是毫無意義的,對思想沒有任何幫助,也對判斷起了嚴重阻礙,與其焦慮不如行動,行動是破除魔障最有力、可行的方法,三思而後行固然是好事,但如何思考還是要從源頭去改變!
子非魚-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30
喵喵 在《焦慮新解》一書中區分「假焦慮」與「真焦慮」,在《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中則區分了「杏仁核」與「皮質」,如果是「皮質」層面確實大部分能靠行動解決,但「杏仁核」層面則比較難。焦慮的感覺並不舒服,但其實正是它幫助你保持警覺、專注,以排除困難、規劃未來,甚至在各種生死瞬間無數次救下你的命!如果你想要善用焦慮的好處,而不是被焦慮綁架,就需要徹底認識大腦產生焦慮的皮質途徑和杏仁核途徑。—《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另外更深一層正是「擔心是毫無意義的」之「無意義」本身,這些內容會在之後慢慢整理出來。
avatar-img
子非魚的沙龍
120會員
54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子非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牛津非常短講
Thumbnail
2024/11/19
牛津非常短講
Thumbnail
2024/11/06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6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5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2024/11/05
全面剖析「悔恨」背後的行為科學,將「遺憾」化為高效行動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焦慮本身不是個問題。當焦慮升高到使你停滯,而你陷入了困境,這才是問題。 害怕失敗、擔心決定的後果無法承擔,使我們裹足不前,這是過度猶豫不決的「症頭」之一。簡單來說,猶豫不決是我們太害怕做出「失敗」的選擇,或是我們認為沒辦法承擔失敗的後果。 其實所有通往成功的途徑中,也包含了「失敗」。
Thumbnail
焦慮本身不是個問題。當焦慮升高到使你停滯,而你陷入了困境,這才是問題。 害怕失敗、擔心決定的後果無法承擔,使我們裹足不前,這是過度猶豫不決的「症頭」之一。簡單來說,猶豫不決是我們太害怕做出「失敗」的選擇,或是我們認為沒辦法承擔失敗的後果。 其實所有通往成功的途徑中,也包含了「失敗」。
Thumbnail
學習是一場極度愉悅與考驗的歷程,愉悅在於我又知道更多了,考驗在於我要如何轉換原本僵化不夠用的思惟,改變我想改變的現狀,好比提升營收、讓平台營運觸及率增加、服務對象更廣、我想轉職變換跑道等等。 但讓自己 安 靜 自 在,絕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學習是一場極度愉悅與考驗的歷程,愉悅在於我又知道更多了,考驗在於我要如何轉換原本僵化不夠用的思惟,改變我想改變的現狀,好比提升營收、讓平台營運觸及率增加、服務對象更廣、我想轉職變換跑道等等。 但讓自己 安 靜 自 在,絕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想要來聊聊當我們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的同時,也讓我們不得已必須面對各種挑戰,產生更多壓力和情緒,使得我們常常處在「焦慮」的狀態下。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今天想要來聊聊當我們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的同時,也讓我們不得已必須面對各種挑戰,產生更多壓力和情緒,使得我們常常處在「焦慮」的狀態下。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活在現代,似乎很難遠離焦慮。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4個人就有1人為情緒而苦。每6個人就有一位需要透過藥物助眠,活在快速、充滿競爭壓力,且必須要不斷因應變化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在不同的社會角落及社會位置的人,恐怕很少不焦慮的。焦慮的形成,就生理和心理及社會層面,還有生活型態方面...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Thumbnail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對於大環境、對於未來的焦慮,情緒深根於我無法拔除。轉而求助《情緒之書》以哲學角度重新理解「焦慮」,再回到文學之中,找個地方安放自己。
Thumbnail
「明天」與「無常」誰先到來? 疫情爆發後的現今,「無常」不斷地搶先於「明天」佔據於生命中,再也沒有計劃好的未來,取而代之的是新常態的「再調整」「再延期」。 對於大環境、對於未來的焦慮,情緒深根於我無法拔除。轉而求助《情緒之書》以哲學角度重新理解「焦慮」,再回到文學之中,找個地方安放自己。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