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名
焦慮:牛津非常短講
📝閱讀心得
關於焦慮,我認為這本是非常好的入門,事實上《牛津通識讀本(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簡稱VSI,又譯牛津非常短講)》系列總能言簡意賅,又具權威性的簡述某個領域。焦慮是:對未來的危險或不幸產生的憂懼預期,伴隨著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或者緊張的身體感受。預期危險的焦點可能是內在或外在的。
簡略來說,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感到焦慮,如前幾本《換個工作,更好嗎?》,確實我不確定是否未來換個工作會更好,如同股票,就算做了各種分析,明日的漲跌依舊沒人能確定。
對我而言,目前的工作雖然還算輕鬆,上班可以看書、上網、追劇、滑手機、睡覺,不過年紀漸增,輪大夜沒法像以前一樣輕鬆,在這前提下:
- 如果換工作會更好嗎?
- 如果上正常班,但薪水低又事情多,會比現在的身體、心理更健康嗎?
- 如果不換工作,年紀漸增是否越難轉換跑道?
- 我的目標是錢嗎?不,我只是想要有自己的時間修行與學習。
- 現在的閒暇我有充分利用嗎?
- 這種連放鬆都要思考是否有效率的放鬆也是種焦慮吧?
- 閱讀是否是種知識焦慮呢?
- 放棄修行與學習,沉溺於現世安樂會更好嗎?
- 修行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止住修與觀察修。
- 修行與學習是否是另一種沉溺呢?
- 修行能當飯吃嗎?降低到心理諮商或身心靈療癒層面或許可以,但以究竟層面應該是背道而馳,如:噶當十秘財。
我覺得叔本華總結的非常到位:
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人生智慧箴言》
總之,這句話是目前這個階段所要探索與學習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