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是2010年新世紀福爾摩斯的成功,掀起影視圈偵探推理的復興潮,只是熱潮中終究有人成功、有人失敗,2019峰迴路轉屬於前者,而2017東方快車謀殺案、2022尼羅河謀殺案則屬於後者,關鍵或許在於創作者是否忽視了「時代」之於類型片的考驗。
相較於後起的影視媒體,此類型先是以文學形式贏得讀者青睞,藉由文字建構的空間感,讓讀者跟著主角一起抽絲剝繭,能在個人的想像之中撩撥出各種血腥、暴力的死亡場面,角色即使有著再怎麼幽微、曲折、變態的心理也將在文字中表露無遺。是文學,樹立了偵探推理類型古典、本格的姿態,初始轉換成影劇作品,還能吸引一大批渴望目睹實體化的書迷,卻隨著媒體演進、資訊流通,沒有怎樣的奇情、詭譎的犯罪手法能超乎人們的想像,也使得這個類型逐漸沒落,然而古典、本格派的偵探推理尚能因著文學的特質而屹立不搖,它所彰顯的意義或許已然超越「解謎」本身,而是由內而外對主角的細膩描繪、謎團之於主角的意義和帶來的成長。
因此,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謀殺案的敗筆便是礙於電影篇幅的限制,只能徒勞地將案件真的當成案件來處理,這才使得「大部分觀眾早已知道結局」成為了硬傷,沒有餘力呈現不同人物的個性、心境,眾星雲集的陣容也都成了碎片化的角色。而人物的魅力也正是新世紀福爾摩斯成功的原因,即使跟不上天才的腦內運算,觀眾對角色的喜愛遠遠超出了一同解謎的滿足;後來的峰迴路轉則巧妙於以原創性致敬類型,電影本身就是獻給推理迷的禮物,邀請眼尖的觀眾搜尋影像中各種經典元素藏匿的蛛絲馬跡,彷彿能以此證明自己是實打實的骨灰粉。
回到2022年的看你往哪跑,則是以不同的現代思索與傳統類型產生對話。首先,1小時38分鐘的精簡篇幅,有別當下電影動不動2小時起跳的莫名傾向,即或懸疑卻也不故弄玄虛、不為氣氛而氣氛,甚至在一開場就透過由安卓‧布洛迪(Adrien Brody)演出的電影導演為推理劇下了一句「就是在猜兇手」的便利貼式註解,還略帶輕蔑地說出「看過一齣就等於看了全部」,彷彿說出對推理無感的觀眾的心聲,順便又揭露典型的套路:冗長的開頭帶出主要角色與他們的處境最不討喜的角色會第一個領便當厭世的警探開始抽絲剝繭、與目擊者對談搞錯幾次召集所有嫌疑人到客廳指控最不可能的傢伙就是兇手,只因為他繫鞋帶的方式不對…不到10分鐘就破梗又破梗,嘲諷一把對於既定模式的迷戀,卻也更令人期待編導接下來將如何突破開頭就畫下的死線,使本片不致於淪為「二流的推理劇」。
有意思的是,看你往哪跑的主線還真的就是照著這樣的套路往下發展,反而有點「該踩的坑就是得踩」的一派類型坦然,出格之處是在本片中一次展示了三層框架:1.看你往哪跑主線的推理情節2.故事中的故事:舞台劇補鼠器3.本片還刻意設定阿莎嘉‧克利斯蒂成為其中的角色,藉著推理女王的口表達出創作者的堅持。由此可見,本片思忖的並非真的是「猜兇手」這回事,框架2+3揭露了「以真人真事為靈感」的可拋、速食性,尤其前述現代人新鮮感的疲態,真實事件改編於今尚能填滿人們獵奇的心態,主線中的兇手提出自身的創傷被一遍一遍搬演成廣受歡迎的戲劇作品,「改編」的扁平化、娛樂化卻讓人再也不了解、更是不在乎事件「原型」背後的真相。
在推理的世界中,有(不只一個)人死了才是樂趣的開始,也因此有人調侃柯南、金田一是行動的殺人暗器,不論走到哪都會碰上命案;事實上「推理」本身並沒有問題,而是推理要追的究竟是怎樣的真相?僅僅只是兇手是誰、手法破解嗎?那些不論是原型中或虛構下的死亡,竟難以在這些文本之中與之外,呈現出對主角或帶給觀眾除了破解謎團之外的影響和意義。面對主線中兇手的傷痛,框架3的阿莎嘉卻表明基於創作者的堅持不容任何修改,甚至她的剛愎自用還促使了管家免洗式的死亡,只為了創造出可預期卻早已無效果的笑料,又是怎樣的權威和驕傲對「人命」如此不當回事?這正是對於「偵探推理類型」復興潮的疑問,只是復刻過往的公式、執著於推理而推理,而未能使類型蛻變為當代的樣式,恐怕創作者與觀眾都在共謀類型的死亡。
是以,主線中的電影導演絕對是第一個該死的人,他的討厭不只是做人失敗更是在於他「太誠實」,戳破了賣座的套路、說穿了舞台劇、電影甚至真實人生的不同。這個刺死的選擇也是本片導演的一種自嘲,如果就是照本宣科、如果無法提出新的思索,成為一個二流推理劇的創作者還不如去死一死?
導演與編劇著重兩位主角在框架1中的份量,正是他們挖坑給自己跳之後另闢的逃生口。由山姆·洛克威爾(Sam Rockwell)、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出演的老鳥警探和菜鳥員警搭檔仍是套路之一,然而兩名演員之間產生的火花逐步加溫這兩個角色彼此有愛的程度,由案件帶來的角色成長形成本片最動人之處:對老鳥警探來說,他從被婚姻背叛、職場慣性中,重新找回了對人的信任,看來天經地義的「信任」卻與「於不疑處有疑」的偵探本質相悖,只是案件歸案件,怎麼活成仍對人性抱持希望更是「自己」值得在必然的迷茫中持續追尋的答案,不因此而失去的信念,也是對所有推理創作者、類型迷們溫柔的提醒。
對菜鳥員警而言,顯而易見除了「不要輕易下定論」之外,她更是從完全仰賴自己的直覺與機伶、以破案為優先的草率逐漸成熟,她彷彿代表著每一個「普通讀者/觀眾」,將眼光從發現線索轉而發現案件之於自己的改變,這樣的自覺也開啟了對人性的洞察,也才奠定了她成為優秀警探的特質。
人生這個謎團,只有懷抱著溫柔、善意同時抱持各種開放性,才能在太多的錯解、歧途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真相。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