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還江山於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情提要: 則天皇帝登基後,禮遇佛教高僧,其中神秀禪師被推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當年他跟隨五祖弘忍大師參學,之後到荊州玉泉寺駐錫,後被則天皇帝延請至宮廷內殿供養。

東山法門

某日,則天皇帝又來向神秀請益,行過禮後,她向大師問道:「禪師弘傳的法門,是哪家的宗旨呢?」神秀答曰:「我所稟持的是黃梅東山法門。」 則天皇帝接著問:「您說法主要依據哪些經典呢?」答:「我是依照《文殊說般若經》中一行三昧的禪法。」
法門大啟,根機不擇
弘忍的「東山法門」,是繼承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重視達摩禪的「領宗得意」,所以當時傳禪的情形,如《傳法寶紀》所說:「及忍、如、大通(神秀禪師的諡號)之世,則法門大啓,根機不擇,齊速念佛名,令淨心密來自呈,當理與法。猶遞爲秘重,曾不昌言。儻非其人,莫窺其奧」。
忍,是五祖弘忍;如,是五祖的弟子,潞州法如;大通,是神秀。
在弘忍以前,禪法是「法匠潛運,學徒默修」,根據修行者的根性,決不輕易傳授,這是高深禪門的風格,一般佛弟子、社會人士始終是隔著一層,不知底細,我們只能投以仰慕、神奇的眼光。但到了弘忍,在西元七世紀的下半個世紀,將禪的初方便開放了。不問根機怎麼樣,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一齊都教他修習念佛、淨心的禪門。禪法的普遍而公開的傳授,引起了「東山法門」的興盛。弘忍的東山法門,被稱譽為:「道俗受學者,天下十八九。自東夏禪匠傳化,乃莫之過」。「法門大啟,根機不擇」,正是東山法門大盛的重要因素。
當時不擇根機的普遍傳授,是「念佛名,令淨心」,但這只是初步,如學者覺得有所領會,就私下向師長說明解釋自己的見地,請求印證。師長如認爲他契當於正理,就進一步的「與法」。這一傳授,是師徒間秘密進行,而不向外人說的。這一「與法」,就表示爲「不立文字」、「頓入」、「意傳」,是達摩禪的眞意所在。

一行三昧

《文殊說般若經》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繫緣諸法,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三昧」是「定」的意思,《大智度論》卷五有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也就是心不散亂。
如果想要進入一行三昧的境界,就要先聽聞般若波羅蜜的教法(「般若」稱之為大智慧,「波羅蜜」是到彼岸),然後運用智慧解脫煩惱,到達成佛的彼岸。不執著於外在的一切環境,專心念佛的名號,如果成就了,就可以見到三世諸佛了。
當時不論是北方神秀引領的漸修,或是南方惠能提倡的頓悟,南北教化都十分興盛,門下各有成就。在《壇經》中,能見到神秀對惠能的推崇,例如神秀因為徒眾譏嫌惠能不識字,神秀就說「他(惠能)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諸人,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而神秀自己也曾上奏則天皇帝,請皇帝下詔讓惠能進京,卻被惠能婉拒了。
惠能婉辭入京,神秀便深受皇室倚重。神秀講述佛法時,帝王與之並坐,后妃、宮人臨席受教,眾人對大師極致推崇,圍繞大師學習的,還有百官及高僧。《傳法寶紀》記載:「授戒宮女,四會歸仰,有如父母。」
當時求道盛況空前,依《舊唐書》所言: 「時王公以下及京都士庶,聞風爭來謁見,望塵拜伏,日以萬數。」

科舉制度的完備

則天皇帝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腥風血雨,但也讓科舉制度更加完備!為政之道,唯在得人。用人好壞是國家發展的關鍵,雖然武后眼光獨到,能夠拔擢有才能的人,但管理國家無法靠統治者一個個發現人才,於是武后把重點放在科舉改革,建立了一種有效選拔人才的機制。武后對科舉有三大貢獻,首先是提高了進士科的地位;第二是充分發揮了制舉的作用;第三是建立了武舉。唐代的科舉分為常科和制科,每年舉行的考試為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為制科,制科又叫制舉。
常科裡面比較重要的有兩種,一種是進士,一種是明經。進士科主要看考生的文學才華,明輕科主要是讓考生熟悉儒家經典,本來進士的級別比明經低一點,但是從武后當政后,進士的前程明顯好於明經,於是進士逐漸變成科舉考試裡最重要的一科了,主要原因是進士科有利於人才的選拔,進士科考文才,文才雖然也需要學識的積累,但更重要的還是靠天賦。許多寒門家裡並沒有太多的資源,但是這些考生憑著自己的才華,在詩文方面的造詣,進而在進士科中嶄露頭角。明經科主要考儒家經典,當時印刷術不發達,讀書都是靠家傳手抄,普通老百姓可能連字都不認得,因此這種考試明顯對世家子弟有利。武后提高進士科的地位,拓寬了寒門子弟仕途的道路。
第二是制舉,他跟常科不一樣,它是臨時命題,而題目往往是緊貼著現實,專門找一個國家急須解決的問題問考生,考生實際的行政規劃能力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制舉的考生範圍廣,常科考試只能是白丁(無官者)參加,制舉就不一樣了,除了白丁,現任官員也可以參加。而經過制舉考試通過的,馬上啟用,不像常科考試考中了,並不能立刻當官,還要再經過有關部門的篩選。
第三大貢獻是開創了武舉,武后讓武藝超群的人都來參加考試。這樣一來,唐朝的科舉考試就算完備了,而後歷朝歷代的科舉制,都是以此為基礎發展,也因此,武周時期君子滿朝,傑出人才,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女皇還位於唐

女皇即位之後,一直被立太子之事所困擾,經狄仁傑以及其他宰相的建議,女皇最後立李顯為太子,久視元年(西元700年)十月,女皇宣布恢覆李唐王朝使用的夏曆,走到這一步,天下都知道女皇之後要還政於李唐了。但卻在神龍元年(西元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侍郎崔玄暐等人,率禁軍五百多人發動兵變,史稱「神龍政變」,女皇被迫下詔内禪,唐中宗李顯復位,新皇上任。唐中宗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兩次在位合共五年半,是封建以來的第一位兩朝天子。神龍元年年底,則天皇帝病逝於上陽宮仙居殿,享年八十一歲。遺制稱其為「則天大聖皇后」 去其帝號,與唐高宗合葬於乾陵,在乾陵東側立有一塊無字碑。
關於無字碑的由來,眾說紛紜。一說為唐中宗所立,因為大臣們對武后之稱謂意見分歧,導致中宗猶豫不決,遂無文字;另一說法是武則天臨終前要求中宗為己而立。也有一說為石碑立於則天皇帝生前,先建無字石碑,女皇請神秀在自己崩逝後用意念書寫。
武后一朝有一位最受倚重大臣,就是大名鼎鼎的狄仁傑。狄仁傑不僅是個清官,還是個神探(有部電影就是通天神探狄仁傑),《舊唐書 狄仁傑傳》紀載:「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年判了積壓一萬七千多件的案子,沒有一個人事後喊冤的,真的是神探了。他前後當過兩次宰相,第一次當宰相的時候,被來俊臣陷害關進監獄。後來武后再度啟用,號稱武周第一賢相,他任內主要有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勸說則天皇帝重新立廬陵王,也就是之前被廢掉的中宗李哲做太子;第二件大事就是推薦了張柬之等一些英才當宰相。武后稱狄仁傑為國老,狄仁傑每次晉見,武后都要免他跪拜之禮,說是見到狄公下拜她也會感覺疼痛,可謂百般禮遇!狄仁傑七十一歲去世,武后非常難過,她說:「天何故奪吾國老如此早!至此,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尚書右僕射),諡文惠。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1. 天后攝政議題 2. 廢太子 3. 樹立威望
1.二聖臨朝 2.自封天后
1.修訂《姓氏錄》 2.道綽法師、善導法師 3.淨土法門
1.則天皇帝禮遇高僧 2.禪宗五祖 3.神秀禪師
1.為稱帝鋪路 2.文字改革 3.女身當王國土
1.巡幸東都 2.高宗駕崩 3.廢立兒皇
1. 天后攝政議題 2. 廢太子 3. 樹立威望
1.二聖臨朝 2.自封天后
1.修訂《姓氏錄》 2.道綽法師、善導法師 3.淨土法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最近看到大愛電視台高僧傳,剛好看到從諗禪師這一段,從諗禪師拜於百丈懷海禪師,寧中禪師等法脈之下,有這麼一段就是當時唐武宗滅佛,將出家僧還俗,拆寺廟,看起來好像是在滅佛,這是政治歷史的闡述,在佛教史上,根據從諗禪師說,他的師父早已預料之事,這一段朝廷滅佛是因果關係,為什麼從諗禪師會這麼說?因為他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法門起源 唐密根源於南印度的如來藏學派,強調人本有清淨本性,公元8世紀唐玄宗時代 (西元716年-720年),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來到中國,合稱「開元三大士」。三位密宗大師,在大唐皇室的扶持之下,於長安的大興善寺(位於今西安市)譯出大量密教經典,宏揚密法,成為唐密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