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翮 攝影/黃英程
「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新竹生活美學館的駐館藝術家張君慈提出這個疑問,當她抵達有百年歷史的新竹公會堂時,首先被環繞建築的風觸動。她在空間中央置放一個錄音機,仔細聆聽搜集來的聲響,而頻頻吹動建築和窗框的風激起她無限想像,她試著以線纏繞空間,當拉動一扇窗戶時,另一扇窗戶也受到連動影響,甚至風隨著開闔隙縫流入空間,公會堂好似一個超大型樂器,在她的指揮下奏起樂章。
和風一起共創屬於公會堂的播放清單
風與公會堂讓張君慈想起錄音帶—這個儼然被時代淘汰的科技產品。倒轉錄音帶的英文動詞是「rewind」,加上公會堂被修復、打開,倒回到美好的過去時光一事亦是「rewind」,其字根的「wind」又與新竹的風不謀而合。同時,新竹公會堂更是新竹歷史中重要的集會場所,如今所有的藝文活動與展覽再度集結此地,其木構建築的特性使聲響穿透性尤為強烈,置身其中彷彿有一陣大風吹入、盤旋、流連,將公會堂的歷史重新捲動。
不僅是以錄音帶記錄公會堂的聲響,她更褪去錄音帶外殼,將磁帶抽出懸掛於院子內的樹上。磁帶中紀錄的風聲就如同風的內在聲響,而當聲響透過磁帶與現實物理環境的風相互摩擦後,又會變化出另一種風的聲音,其內外的互動更讓張君慈期待不已。對她來說,這就是專屬於新竹公會堂的播放清單,而風作為另一個參與的藝術家,共同創造播放清單內的聲響。
以聲音為引創作 打開想像的耳朵
展開張君慈的求學經歷,從工業設計、建築再到聲音藝術,看似有莫大轉折,但對從小就對聲音與音樂十分敏銳的藝術家來說,絲毫不成任何問題。她表示自己一路走來始終結合喜歡的事情,諸如製作配樂、設計穿戴式音樂裝置等,當發現自己的志趣和聲音藝術領域接近時,她便毫不猶豫地選定聲音作為發展途徑。對她來說,聲音如同其藝術創作的觸媒,就像是中藥配方的「藥引」,小小一撮便能打開全新的想像。
駐館期間,張君慈邀請觀眾加入深度聆聽與繪畫工作坊「如果我有公會堂的耳朵」,該工作坊延續她從2021年開始的想像聲音創作計畫,試圖以聆聽作為途徑,向萬物重新學習 (unlearn),探索在人類世界之外別的物種與生命存在溝通與運行的多種可能。
她帶領參與者進行二至四小時的聲音探索與冥想練習,並用其創作的事件譜(event score) 作為導引,進行深度聆聽 (deep listening) 擴張自己的意識與感知,並透過繪畫轉譯成圖像譜。而「如果我有___的耳朵」系列創作計畫保留空格等待填入,她曾經化身溪流、石頭和建築,透過主客體的聆聽擴張可能性,畢竟作為石頭或作為公會堂,和人類聽覺能抵達的場域自是不同,藉由捕捉語言與非語言中的細碎聲響,聲音或許是將日常生活點石成金的關鍵道具。
釋放對生活的想像 對聲音有感
然而,對於一般觀眾來說,這番魔法或許不好上手。藝術家先是帶領觀眾進入多樣聆聽狀態,無論閉上或睜大眼睛、以不同速度行走於室內與室外,甚至倚靠家具介面聆聽。當觀眾的感官逐漸被打開後,張君慈又邀請觀眾以手機採集公會堂的聲響,再以繪畫記錄彼此採集聲響的狀態,這些聲響或許是一群路人的喧鬧、或許像是心跳般起伏波動,而透過觀眾的感受轉化,繪畫宛如錄音帶的截面,一格格重新以影像串接發生在公會堂的風貌。
張君慈也建議觀眾,聆聽的練習並非要透過正式課程才能理解。即便只是等待垃圾車的時間,也能夠透過垃圾車距離遠近,或是室內外空間物理阻隔等聲音變化來辨別差別,甚至也能進一步去思考垃圾車聲音究竟是柔軟的?是銳利的?或是咖啡色的?透過感官的共享與流動,形塑出對於聲音的形貌,即便是日常微小瑣事都能帶領人們踏入有意識聆聽的狀態。
這些感官練習僅是張君慈的日常。她的創作積極採集收攏外在因素,放進自己身軀後反芻發酵,甚至將自己全身丟到環境中隨之攪和反應;當感受累積堆疊,假以時日逐漸積累成為作品。這也是為何每一次的駐村和展覽對張君慈來說都是一期一會,都得細心準備、耗費大量氣力,在採訪中她也反覆強調兩週的駐館萬事緊湊,僅能完成觀察與建立關係,或許還無法好好地沈澱思考出完整的作品,張君慈也期許日後有機會再度回來,與風共構一個更完整的公會堂篇章。未來,張君慈也將持續去挖掘外在與內在的聲音,跨越文字的藩籬,透過聲音和多樣感官捕捉世界傳來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