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與南島語族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麻,與 #南島語族# :
麻,是一般是南島語族最基礎的紡織取材,其植栽適合溫暖濕潤的氣候,栽種容易,與南島語族居住的環境有地緣關係。麻質織材中的纖維之王-苧麻,是一般是南島語族最基礎的紡織取材。原生植栽適合溫暖濕潤的氣候,亦與南島語族居住的環境有地緣關係。利用上、下木柄牽成經線;其間往來使用梭具穿引緯線,這樣的布料織法,除了在臺灣原住民的各族被廣泛使用、整個泛南島語族的區域多所驗見。
圖:《 #馬偕博士# 收藏台灣原住民文物~沉寂百年的海外遺珍特展圖錄專輯》。
文字: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
***附註:相較於西文Magical Realism或Magic Realism,
華文中的 #魔幻寫實主義# 與 #魔幻現實主義# 兩者其實沒有區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盈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學者 #鳥居龍藏# (1870-1953),曾於1896年至1900年間,四度被東京帝國大學派遣至臺灣從事人類學研究調查。到達臺灣後,艱困徒步入山,以進行實地調查之旅;足跡遍布臺灣本島及 #紅頭嶼# (現稱 #蘭嶼# )、 #火燒島# (現稱 #綠島# ),並攀登玉山,橫越中央山脈......
設計思考: "曲線創作法" 之精隨~~運用"魔幻寫實主義"概念構成創作手法!! 魔幻寫實主義(亦可稱魔幻現實主義),此主義的核心在於寫實(現實)。在創作上,若依考據或蒐集資料將此核心結構之後,創造出信以為真的氛圍;再另其以如夢似幻的想像力將之解構......
#設計思考# #DesignThinking# #曲線創作法# 以小說"複眼人"的角色"阿特列"為例:
魔幻寫實(現實)的創作、或閱讀的曲線軌跡: 如圖一:魔幻、寫實(現實)的二元來回曲線 , 以及... 如圖二:在結構寫實(現實)、與解構寫實(現實); 意即--在寫實(現實)的 基礎上創造出魔幻,亦成為結構、與解構的二元來回曲線,這即是此類作品創作、或閱讀的軌跡。
分析魔幻寫實(現實)小說-- #複眼人# 中角色~ #阿特烈# 符號語彙: ***描述文字請另見: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小說:作家 #吳明益# 著 ***圖:賴盈兆繪 ***附註
小說 #複眼人# 主角--阿特烈,身分演化圖: 從 #阿特烈# 的心境(身分)演化進程~~ ***詳見: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圖 #賴盈兆# 繪 
日本學者 #鳥居龍藏# (1870-1953),曾於1896年至1900年間,四度被東京帝國大學派遣至臺灣從事人類學研究調查。到達臺灣後,艱困徒步入山,以進行實地調查之旅;足跡遍布臺灣本島及 #紅頭嶼# (現稱 #蘭嶼# )、 #火燒島# (現稱 #綠島# ),並攀登玉山,橫越中央山脈......
設計思考: "曲線創作法" 之精隨~~運用"魔幻寫實主義"概念構成創作手法!! 魔幻寫實主義(亦可稱魔幻現實主義),此主義的核心在於寫實(現實)。在創作上,若依考據或蒐集資料將此核心結構之後,創造出信以為真的氛圍;再另其以如夢似幻的想像力將之解構......
#設計思考# #DesignThinking# #曲線創作法# 以小說"複眼人"的角色"阿特列"為例:
魔幻寫實(現實)的創作、或閱讀的曲線軌跡: 如圖一:魔幻、寫實(現實)的二元來回曲線 , 以及... 如圖二:在結構寫實(現實)、與解構寫實(現實); 意即--在寫實(現實)的 基礎上創造出魔幻,亦成為結構、與解構的二元來回曲線,這即是此類作品創作、或閱讀的軌跡。
分析魔幻寫實(現實)小說-- #複眼人# 中角色~ #阿特烈# 符號語彙: ***描述文字請另見: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小說:作家 #吳明益# 著 ***圖:賴盈兆繪 ***附註
小說 #複眼人# 主角--阿特烈,身分演化圖: 從 #阿特烈# 的心境(身分)演化進程~~ ***詳見: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圖 #賴盈兆# 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關於藺草編織的起源和種植過程等,也提到了我記錄的動機為何。很高興你們能夠撥空閱讀,與我一起分享這份獨屬於小鎮的文化和氣味,珍重感謝。此篇將記錄從曬乾藺草後開始編織的作業步驟及細節等。由我的外婆實操演練,並由我拍攝撰寫紀錄………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說起藺草起源,有許多故事可以分享。當時有兩名道卡斯族婦女在大安溪下游發現了野生生長的藺草。嘗試將之編織成草蓆,作為平日使用的坐墊。後來發現藺草不僅有吸濕汗透氣的功能,在炎熱的夏天使用也十分涼爽………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在南勢阿美族部落從事苧麻與織相關的工藝已半年,一開始對於阿美族織的故事很模糊,身邊的阿美族同事是和其他族群或部落學習織布及苧麻種植,才知道因為有些部落鄰近市區,線材或布品取得方便,所以織布工藝漸漸走入黃昏,現在鮮少人會織布。 這半年時間,漸漸意識到為什麼要織?為什麼要種苧麻?為什麼要持續使用地織機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Thumbnail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Thumbnail
典故: 千門麻衣局的故事源自於中國古代,隋唐時期一位胡姓商人發現蓖麻可以用於紡織業,由蓖麻纖維製成的布料輕薄、透氣、耐用且價廉,這在當時的紡織業中是一項革命性的創新。然而,當胡姓商人準備將這一創新產品推向市場時,卻遭到了當時紡織業巨頭的強烈阻撓。   這些紡織業巨頭為了維護自己的壟斷地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關於藺草編織的起源和種植過程等,也提到了我記錄的動機為何。很高興你們能夠撥空閱讀,與我一起分享這份獨屬於小鎮的文化和氣味,珍重感謝。此篇將記錄從曬乾藺草後開始編織的作業步驟及細節等。由我的外婆實操演練,並由我拍攝撰寫紀錄………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說起藺草起源,有許多故事可以分享。當時有兩名道卡斯族婦女在大安溪下游發現了野生生長的藺草。嘗試將之編織成草蓆,作為平日使用的坐墊。後來發現藺草不僅有吸濕汗透氣的功能,在炎熱的夏天使用也十分涼爽………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在南勢阿美族部落從事苧麻與織相關的工藝已半年,一開始對於阿美族織的故事很模糊,身邊的阿美族同事是和其他族群或部落學習織布及苧麻種植,才知道因為有些部落鄰近市區,線材或布品取得方便,所以織布工藝漸漸走入黃昏,現在鮮少人會織布。 這半年時間,漸漸意識到為什麼要織?為什麼要種苧麻?為什麼要持續使用地織機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Thumbnail
林南吉Palakav老師在布農族傳統工藝領域有著卓越成就,透過原住民植物編織和自然材料的藝術創作,讓更多人瞭解和體驗原住民藝術之美,並響應了環保的趨勢與理念。他在都會區堅持傳承與發揚布農族的傳統文化,不管是布農族傳統音樂、編織、版畫、木頭工藝和園藝設計等多項技藝都是老師的教學範圍。
Thumbnail
典故: 千門麻衣局的故事源自於中國古代,隋唐時期一位胡姓商人發現蓖麻可以用於紡織業,由蓖麻纖維製成的布料輕薄、透氣、耐用且價廉,這在當時的紡織業中是一項革命性的創新。然而,當胡姓商人準備將這一創新產品推向市場時,卻遭到了當時紡織業巨頭的強烈阻撓。   這些紡織業巨頭為了維護自己的壟斷地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太魯閣族永續生活體驗的文章,瞭解原住民在飾品選擇與製作上的歷史,以及當代服飾中失傳的傳統製作工法。嘗試用不同的材質傳承此工藝,彌補生態復育期間的文化斷層。
Thumbnail
珍珠社區稻草手工藝頗有名氣,可是這項傳統藝術是平埔族的傳統,還是漢人的創意?在這個地方,族群已經融合的嚴絲合縫,很難分出彼此。但是,用稻草編織的面具,倒是透露出一點平埔族的消息,因為這樣的臉譜,不是漢族傳統的模樣,比較像是噶瑪蘭人對祖先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