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樣的美好卻是和城鄉差距並存的。
日本描述城鄉差距的作品並不多,大多僅僅是著墨於角色上京到達大都市之後的變化;而儘管作品中會提及對大都市的憧憬、鄉下的各種不便——但卻幾乎沒有多少作品會非常具體地點出來這樣的鄉下有多鄉下。
在日本,鄉下往往會被包裝成另外一個樣貌:無論是各種本本還是各種作品,大概都會出現那種鄉下有個表妹或是鄉下有個表姊或是鄉下有個青梅竹馬或是鄉下有奇怪的習俗……
——但仍然沒有人告訴你一座死掉的城鎮會是什麼樣子的。
《居酒屋新幹線》的取景都在新幹線經過的地方,所以那些站點或許台灣人不算熟悉,但畢竟也是有新幹線經過的「大站」。若以台灣舉例,我想儘管有些地方確實稍微偏僻,可多數人對於各地的高鐵站應該還是一種偏向文明感的印象,知道那邊會是熱鬧的。
再加上人口外移、人口老化等等問題,有些地方儘管仍然有電車經過,但真的只有踏出車站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距離都市的喧囂有多遠——即使是電車,也是一個小時只有一班兩班;而鎮上的流動人口更是幾乎可說是零,單日車站的使用人次少到可怕。
你幾乎無法感受到這座小鎮還在呼吸。
儘管近幾年青年返鄉這件事似乎在世界各地默默成為一種顯學,但再生的速度能夠追上小鎮死亡的速度嗎?我不知道,但那樣的城鄉差距對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北俗而言確實是讓人害怕的。
日本的「地」往往多用於故鄉。
地酒、地元、地方偶像……
這些詞彙堆積出來的地方特色確實美麗而迷人,但背後那淺淺的無奈和努力形式和方向卻是很值得深究的。
畢竟人心終究是要回到故鄉的。
。後話
明明一句很好看很適合配飯就能打發的評論竟然寫到這麼多字實在有些需要吐槽的感覺。
總之這部讚讚,作為日本各地的粗淺觀光入門十分合適,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