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名曲喫茶】2022/12/12 | 最後之舞,也是我人生最後一張Keith Jarrett

在時日無多的歲月中,這樣的陪伴是最道德的。
會有「Last Dance」這張專輯,不是因為Keith Jarrett,而是因為低音提琴手Charlie Haden。原來的錄音內容完成於2007年,部分選曲來自2010年兩人合作的專輯專輯「Jasmine」。
為什麼2007年的錄音,到了2014年才發行,還拿2010年的部分樂曲來充數呢?這或許是因為低音提琴手Charlie Haden生命已到了末期,為了紀念他,趕緊把兩人原先的錄音作品重新整理,趕在臨終前終於發行了這張「Last Dance」。果不其然,六月發行後,隔月Charlie Haden便與世長辭,兩人的合作真的成了Last Dance。
所以從2010年的專輯挑選出來的錄音曲目「Goodbye」,放在2014年這張「Last Dance」專輯的最後一首,就是為了向Charlie Haden告別,這也是他生前晚期最愛演奏的曲子。
The Last Dance, ECM, 2014
The Last Dance, ECM, 2014
說實話,對於Keith Jarrett這位爵士鋼琴家來說,我是頗為反感的。
Keith Jarrett早年在Miles Davis的融合爵士樂團當中彈奏電子鍵盤,但其實他仍偏愛鋼琴的原音音色,所以離開樂團後只彈奏原音鋼琴,甚至還彈奏古典曲目。
無論是爵士或古典,Keith Jarrett都灌注了相當的精神來投入;而他對於彈奏的鋼琴音色之挑剔,在音樂圈也無人不知。不過就是因為這一點,讓我覺得很矯揉造作。
要求舞台上的鋼琴音色和等級,有時還會要求觀眾在演奏時不要發出任何聲音。但往往他一坐下來,劈哩啪啦彈奏起來後,嘴巴竟然也嗯嗯啊阿地嘶吼著。
我沒機會成為Keith Jarrett現場演奏會的觀眾,不然我也真想請他閉嘴,因為我想聽聽那麼好的鋼琴音色和即興彈奏最乾淨的面貌。
如果是古典音樂家,對演奏會舞台上的鋼琴音色挑剔者大有人在,但他們坐上鋼琴以後,是抱著尊敬、神聖的態度來雕琢每個音符,期望聽眾能接收到任何一絲細微的聲響。
而爵士音樂家,尤其是鋼琴家,會一邊即興口中一邊哼唱即興旋律的也大有人在,因為有些人是藉由把心裡的即興線條哼唱出來,再轉到雙手來呈現,像是Oscar Peterson。但他們往往會壓低哼唱的聲音,或是只在熱烈的曲目中哼唱,儘量讓鋼琴彈奏穩居要角,對鋼琴的音色也不至於到了非完美不彈的地步。
這就是我覺得Keith Jarrett矯揉造作的理由。要觀眾全部不能發出聲音,然後聽你亂吼把上乘的鋼琴音色都毀掉?
該輕鬆的爵士音樂會現場竟然不能放鬆,連咳嗽也要被限制,比古典音樂會還辛苦,這樣的音樂會到底意義在哪裡?
雖然打從轟動武林的「科隆音樂會」(The Köln Concert)開始,Keith Jarrett開始以「全即興」的形式舉行鋼琴獨奏音樂會,得到了極高評價,但ECM唱片公司開始食髓知味,所發行的Keith Jarrett專輯,竟然有一大半都是現場錄音,讓Keith Jarrett音樂會賺滿滿,唱片也賺滿滿。不過那麼多全即興的演奏,到最後始終只有「科隆音樂會」成為經典,其他都在消費知名度。
直到現在,我仍常在某些「文青」場合看到店面擺放著Keith Jarrett的「The Köln Concert」專輯。但諷刺的是,我也永遠都會在二手唱片行裡,看到這張專輯被寄賣。七零年代開始,把Keith Jarrett的專輯當珍寶的大有人在,但棄之如敝屣的也不少。
這時我又回想起村上春樹在「爵士群像」當中那段欲言又止、餘韻不絕的一段話:
(前面提到Hackett和Teagarden兩人演奏的微妙美感)
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醍醐味之一吧,不過現在好像幾乎沒有人會再熱心傾聽這種爵士樂了,也幾乎沒有人再談起了。會那樣珍惜地去聽Keith Jarrett的話,應該也會......不過事到如今我也不想這樣講了。
回到這張「Last Dance」專輯,只有鋼琴和低音提琴的二重奏編制,演奏著爵士經典曲目而非「全即興」作品,挑選的曲目大多為抒情曲,整體氛圍較為安詳寧靜。在時日無多的歲月中,這樣的陪伴是最道德的。
當然,Keith Jarrett真的完全不哼唱是最好啦,不過這張專輯還沒有到無可饒恕的地步,就姑且不糾結了。不過就到此為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