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植物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在這世界上覺得所有人都不了解自己,希望其他人能夠去理解自己,去體諒自己,但通常都得不到回應,主要的問題會是什麼呢?
或許某些時候自己根本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才會隨著別人的人生去流動自己的生命,自己也在漂流的過程當中忘記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想要做什麼也沒有時間去感受自己的生命,然後在這當中就開始覺得周邊什麼事情都不對勁。
犧牲與奉獻聽起來很偉大,但我們的能量很有限,無法無條件的為其他人付出,有也會有疲勞的時候,甚至久了以後也覺得莫名其妙,自己是不是做太多了?
再依賴他人過日子的同時,自己忘記照顧自己,或是其實周遭的人們也是一樣,像是盲從一樣,大家都在渾渾噩噩地度日,沒有人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活,看起來像是為了別人而活,但實際上自己卻也不清楚自己在幹嘛,只是感覺起來好像是有個生活目的,但實際上卻是跟著周遭的人們一樣,像是羊群有隻領頭羊,看著他跟著他,不用思考,自己也就那樣活著就好。
如果領頭羊是帶領著我們走向美好的道路那倒也還好,但問題是我們總是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的需求被忽略了,自己的自我好像跟其他人混在一起,有時候又覺得活得不太自在,不像是自己,想變成自己該有的樣子,卻因為太習慣群居的生活,已經和周遭變成同樣的人了。
就覺得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好像自己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可偏偏,我們周遭卻也沒有什麼人覺醒,告訴著自己,你就跟大家一樣不好嗎?大家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你不一樣呢?
怎麼沒有人去問,「大家」是誰?
然後那個「誰」,有「活得好好的」嗎?
在這樣的想法之中,我們又再次從覺醒當中忘記我們是為了什麼清醒,又回去原本的生活中,然後偶爾又想起,啊!自己好像哪裡覺得不太對,又說不上來。
如果已經覺醒了,就應該要好好睜開眼睛看看四周的環境,自己處在什麼地方,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做什麼」,這幾個問題看似失憶後的人,但我們未嘗不是失憶,在盲從當中失憶的人,突然醒過來,發現自己沒有了之前的記憶,之前的人生像是假的一樣。
當我們有時間去問這三個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就可以又釐清了一些問題,不需要被其他人理解,因為其他人連自己也不理解,不太可能又來理解自己。自己連三個基本問題都回答不出來,就更應該要先發現自己原來還不了解自己。
最終或許不能很快得到三個問題的答案,但至少,我們已經張開雙眼,從原本的植物人當中變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93內容數
人生探尋,目標與意義,生活中的一些想法,自己試了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可以分享,可以談談,可以隨意聊聊,發現生活,發現人生不同的觀點,跳脫原本的思考框架,找到快樂與幸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zu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都很喜歡尋找人生,然後在網路上搜尋人生是什麼,其實往外求永遠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會給你的有千千百百種,上萬種的可能的答案,但最精確的那個卻不是網路上找到的那個。 最後,只能在自己內心去尋找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習性不一樣,喜歡的、討厭的都不會一樣,如果千篇一律
就是一壺茶,一片蛋糕能解決的問題。 外面總是下著雨,有時候想著如果天氣能夠暖活一點,能夠出個太陽讓自己至少內心好過一些。 小確幸真的不好嗎? 小確幸應該是就是小小的確實能夠達成的幸福,其實直白一點就是知足。 當我們一直不滿足的時候,慾望不斷膨脹,看起來像是我們不斷積極進取,想追求更多,懷著遠大的夢想
我們的人生都是在時間當中流動,沒有辦法回頭,做出的決定不論是對是錯,終究我們只能面對。 重生文被某些讀者所喜愛者,因為好像能夠從前一次的錯誤當中修正一切,過上逆襲的人生。 但我們的人生既然不能重來一遍,我們能怎麼樣做到重生? 重生文裡的主角通常都是遇到極度不好的狀況,然後死去發現自己回到當初。 光這
曾經被問過,自己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頭痛?頭暈?覺得累? 以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為什麼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呢?有時候甚至連自己處於這種狀態已經是麻木,習慣了,輕鬆舒服的感覺很久沒有過,都快要以為這才是正常的。
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但往往第一次做都會感受到挫折,因為不熟悉,不了解,更多的是害怕冒險害怕做錯。 但其實從無到有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踏出的那一步的靜摩擦力雖然是最大的,但卻也能夠讓人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因為從無到有是一個明顯的改變,比起九十分到一百分更讓人感受到巨大的
這才發現每天自己的日常都很忙碌,加入了自己規定的一些習慣在生活當中,發現每個小小的五分鐘十分鐘卻帶給自己的每一天很充實的感覺。
大家都很喜歡尋找人生,然後在網路上搜尋人生是什麼,其實往外求永遠都得不到真正的答案,會給你的有千千百百種,上萬種的可能的答案,但最精確的那個卻不是網路上找到的那個。 最後,只能在自己內心去尋找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人生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習性不一樣,喜歡的、討厭的都不會一樣,如果千篇一律
就是一壺茶,一片蛋糕能解決的問題。 外面總是下著雨,有時候想著如果天氣能夠暖活一點,能夠出個太陽讓自己至少內心好過一些。 小確幸真的不好嗎? 小確幸應該是就是小小的確實能夠達成的幸福,其實直白一點就是知足。 當我們一直不滿足的時候,慾望不斷膨脹,看起來像是我們不斷積極進取,想追求更多,懷著遠大的夢想
我們的人生都是在時間當中流動,沒有辦法回頭,做出的決定不論是對是錯,終究我們只能面對。 重生文被某些讀者所喜愛者,因為好像能夠從前一次的錯誤當中修正一切,過上逆襲的人生。 但我們的人生既然不能重來一遍,我們能怎麼樣做到重生? 重生文裡的主角通常都是遇到極度不好的狀況,然後死去發現自己回到當初。 光這
曾經被問過,自己有沒有哪裡不舒服,頭痛?頭暈?覺得累? 以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為什麼會讓自己陷入這樣的狀態呢?有時候甚至連自己處於這種狀態已經是麻木,習慣了,輕鬆舒服的感覺很久沒有過,都快要以為這才是正常的。
我們不是天生就會做很多事情,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但往往第一次做都會感受到挫折,因為不熟悉,不了解,更多的是害怕冒險害怕做錯。 但其實從無到有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踏出的那一步的靜摩擦力雖然是最大的,但卻也能夠讓人獲得最大的成就感,因為從無到有是一個明顯的改變,比起九十分到一百分更讓人感受到巨大的
這才發現每天自己的日常都很忙碌,加入了自己規定的一些習慣在生活當中,發現每個小小的五分鐘十分鐘卻帶給自己的每一天很充實的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不知道自己想要活出什麼樣子,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甚至可以說是探索自我與人生的起點。每個人都可能在生命的某些階段感到迷茫,這是一種對內在與外在世界的重新對話。或許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向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許多人都在生活中追尋著不同的目標,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真正是誰?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迷失了自己,不太了解自己是誰。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同方式,無需要特別指指點點
Thumbnail
你相信自己嗎?你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你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和目的嗎? 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多人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我以前也是這樣。我知道很多人都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但是,如果你靜下心去想就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是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不知道自己想要活出什麼樣子,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甚至可以說是探索自我與人生的起點。每個人都可能在生命的某些階段感到迷茫,這是一種對內在與外在世界的重新對話。或許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向開始尋找答案
Thumbnail
我們都活在地球這個幻境裡,不敢也不願覺醒。 如何在「物質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呢? 真正的愛是「允許他做自己」。但必須是符合社會規範的那個「自己」 所以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愛。因為你無法看著一個人在不屬於他的世界裡辛苦的活著。 認識自己以後,你有勇氣做那個真實的自己嗎? 知道自己
做自己,就是依照自己的本性去過生活 愛自己,就是堅持做自己不被旁人所動搖 只有自己才是那一位應當最了解自己的人 自己的堅持,自己的掙扎,自己的慾望,自己的夢想 別人不是你,他不能百分百的明白你的所思所想 畢竟人心隔肚皮,頭腦的發育也有所程度差異 若是別人隨便幾句,就帶偏了自己前進的路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我若看得懂你的心跟慾望的脈絡動態,也就是你在幹嘛 不是因為有一個外界的你可以被看見 是因為我能清楚觀覽到我自己的內心生態 因為我通我自己等於通一片性海一樣 現象上從來沒有更動,一樣具有差別 觀覽到自己1/1000就同時也能觀覽別人的1/1000 這是自然映射作用,
Thumbnail
許多人都在生活中追尋著不同的目標,取得了許多成就,但卻常常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真正是誰?我們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往往迷失了自己,不太了解自己是誰。
Thumbnail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同方式,無需要特別指指點點
Thumbnail
你相信自己嗎?你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嗎?你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和目的嗎? 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很多人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我以前也是這樣。我知道很多人都對自己缺乏信心,總是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但是,如果你靜下心去想就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是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