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給 總是太努力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到中譯書名,可能以為又是一本心靈雞湯系列。
但細細品味,其實還是在講靈性的修行。
原本的書名 "You are enough" 我覺得更精準一點,以中文來講就是自性具足。
其中有很多跟瑜伽或靈性修行互相呼應的內容,但可能用不同的角度來敘述,有些我就滿喜歡的。
節錄書中文字:
___
你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庭,享用一杯葡萄酒,觀看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在舒適的家中放鬆身心,並欣賞這個世界的所有其他禮物。要達到三摩地,你真正需要的就是你自己。
___
貫串全書的中心思想,就是找到本質的自我。如果以三摩地來解釋,書中解釋三摩地並不是一定要每天靜坐冥想,去修道院修行那種出世的狀態,而是真正的提升自己的頻率,與宇宙天地和諧的共存,所以你是可以喜悅的去體驗這一切而不是讓自己抽離解脫。
簡單來說要認清目前所認知的框架,都是由社會給你的,也是成長過程中默默被動吸收的,有的系統會定義這就是一種業力karma。了解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我,才能進一步的破除這些幻象進而找到自我。
找到自己內心的平靜,把自己當作一個觀察者,或把距離拉遠,就能慢慢體會唯一存在且能夠體驗的就是當下,而這一切當下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是上天刻意讓我們成長的計畫,我們只需要臣服與接受,就得以用最喜悅舒適的狀態來服務這個世界。
延伸到瑜伽的修行,當然可以很複雜,我們也可以不斷的去跟大師們上課做Guru hunting,但另一個角度來講,是否也可以思考"You are enough",安定生智慧,把更多能量引導向內,找到你的天命Dharma,也許會發現你最後的上師就存在你自己心中,而不是任何出現在臉書或書上的大師們。
當然這些哲學不一定只能應用在練習瑜伽的人,瑜伽也只是一種形式。
了解你不是你的肉身,你不是你的心靈,還有更深層的靈性存在,這個靈性是高頻的,可以連結到更高的能量,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內在的平靜,理解自己與無限的連結,以這股力量去成就自己以及他人,好好的體驗這一切過程,可能就是最重要的一場修行吧。
You are enough,當你找到本質的自我。
感謝遠流的邀請試讀,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關於瑜伽老師的生涯,教學,學習,閒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已經看完本書,覺得寫得真的很好很實用,分享一下目前我自己的心得,並不一定全部照書所陳述,有加入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 放下 ✅ 自我認同篇 我們都習慣被外在的事物定義自己,例如你的財富,你的職稱,你的地位,你的才藝特技等等,這些沒有什麼不好,但終究是外在的東西,如果這些就是你對自己唯一的定義,有天
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加上認知,不完全是書中寫的概念,但非常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一句話來總結的話,我覺得是: 擁有正確的覺知,就可以真正活出覺醒。 我到底是誰?這個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其實不簡單的問題。 但在神作駭客任務中卻精準的呈現了這個問題可能的答案。 就物理學來說,
已經看完本書,覺得寫得真的很好很實用,分享一下目前我自己的心得,並不一定全部照書所陳述,有加入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部 放下 ✅ 自我認同篇 我們都習慣被外在的事物定義自己,例如你的財富,你的職稱,你的地位,你的才藝特技等等,這些沒有什麼不好,但終究是外在的東西,如果這些就是你對自己唯一的定義,有天
以下是我自己的心得加上認知,不完全是書中寫的概念,但非常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一句話來總結的話,我覺得是: 擁有正確的覺知,就可以真正活出覺醒。 我到底是誰?這個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其實不簡單的問題。 但在神作駭客任務中卻精準的呈現了這個問題可能的答案。 就物理學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分享每個人的人生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並非是阻礙,而是讓每個人成長的機會。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事件,都在扮演著老師的角色,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真正的寬恕並非執著於改變過去,而是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努力成長。只有學會包容過去,珍惜當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生命中的錯誤並非懲罰,而是讓我們學會洞悉生命智慧的契機。當我們超越對錯的二元對立,用更高的視角看待事件,就能發現,錯誤的意義是讓我們走向更完整的自己。​本篇分享以高層次視野來看待人生的錯誤,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你看不慣的事,是否就一定是「錯的」或「不好的」呢?是否我們也活在別人的批判中呢?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你真正感到開心的嗎?本篇分享學習放下二元對立的角度,看待生命中的每件事物,或許你的心能更加寧靜。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充滿各種關卡,如何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需要靠轉念的力量,本篇分享如何運用轉念的力量,為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前進的動力與能量。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遇見值得被愛的自己 紫嚴導師 著 2017 城邦文化 ❍ ❍ ❍ ❍ ❍❍ ❍ ❍ ❍ ❍❍ ❍ 「靈識的期待不外乎是:拾回輪迴投生前的初衷,在浩瀚的生命旅途裡圓滿自己。」 「我們的『心』,終其一生都盡全力投入在『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苦差事,而且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正在做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分享每個人的人生中,遇到的挑戰和困難並非是阻礙,而是讓每個人成長的機會。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事件,都在扮演著老師的角色,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步。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本篇分享真正的寬恕並非執著於改變過去,而是理解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中努力成長。只有學會包容過去,珍惜當下,才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生命中的錯誤並非懲罰,而是讓我們學會洞悉生命智慧的契機。當我們超越對錯的二元對立,用更高的視角看待事件,就能發現,錯誤的意義是讓我們走向更完整的自己。​本篇分享以高層次視野來看待人生的錯誤,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你看不慣的事,是否就一定是「錯的」或「不好的」呢?是否我們也活在別人的批判中呢?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你真正感到開心的嗎?本篇分享學習放下二元對立的角度,看待生命中的每件事物,或許你的心能更加寧靜。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人生就像是一場遊戲,充滿各種關卡,如何面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需要靠轉念的力量,本篇分享如何運用轉念的力量,為自己的人生增加更多前進的動力與能量。取自書籍《給總是太努力的你:與真實的自己相遇,找回平靜喜悅的人生_第10章》之摘要。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分享的好書是《覺醒的你》:暢銷百萬,歐普拉的床頭靈修書。作者:麥克.辛格。 這是一本整合東西方哲學,不限任何宗教信仰,都能輕鬆瞭解的靈修入門書。你對覺醒、靈性與能量這些名詞感到好奇嗎?你真的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你一直在尋找內心真正的平靜與快樂,這本書將帶領你找到活出真我的鑰匙。
各位,修行不是說,我們有空再來修行,不是說我身體健康才來禮佛,我健康才去幫助別人,不是這樣。看,真正的修行,她能克服萬難,她能夠調適她的心。像這樣的人生,你看,這麼粗重的煩惱,在她一個人的身上,她能去掃除這些粗重的煩惱,得到輕安自在,我想,這是真功夫。
遇見值得被愛的自己 紫嚴導師 著 2017 城邦文化 ❍ ❍ ❍ ❍ ❍❍ ❍ ❍ ❍ ❍❍ ❍ 「靈識的期待不外乎是:拾回輪迴投生前的初衷,在浩瀚的生命旅途裡圓滿自己。」 「我們的『心』,終其一生都盡全力投入在『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苦差事,而且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正在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