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爾本看 Beach House 演唱會:夢境迷幻感官饗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於10/07/2021

2019/3/18 Forum Melbourne 墨爾本
在三個月前很驚喜地得知我最愛的樂團Beach House 要來澳洲巡迴,我就下定決心要訂票了。對我這個無規劃、不知道三個月後我會在哪裡的人,這是唯一一件我願意提早規劃、承諾的事情。
我可能不是稱職或是典型的粉絲,無法如數家珍地說出他們每一張專輯或每一首歌名,我只能說他們是我極少數很喜歡的樂團之一。如同大多現代人的音樂收聽習慣,不外乎是播放清單和隨機播放,我聽音樂也一直都很隨機很亂,通常只會喜歡一支樂團中的一、兩首歌而已。但是Beach House的歌我大部分都喜歡,這對我來說是很難得的。所以每當別人問我最喜歡哪支樂團,我都支支吾吾的,很難回答出一個具體的答案—畢竟我聽的太多太雜了!但我勉強吐露出的答案中,通常都會有Beach House。
表演會場是位於墨爾本市中心CBD的Forum Melbourne。常常經過,不過還是第一次進來。
時間快轉三個月,我依然還待在墨爾本,只是原本約好要一起去的朋友說他撞場了,要把票送給我讓我去找另外一位朋友聽。很臨時,我就問了一位朋友:你知道Beach House嗎?我有免費的票你要不要去聽?
他說:不知道,是什麼樣的音樂呢?
該怎麼形容Beach House的曲風呢?首先浮現於腦中的幾個字眼會是 Dream pop(夢幻流行), alternative(另類), shoegazing(瞪鞋)和indie rock‎(獨立搖滾)吧。
他聽了一下覺得不錯就答應和我一起去了,畢竟免費的演唱會票這麼好康的事誰不要去呢?而且還是Beach House啊啊啊(心中吶喊)。
裡面的設計很別緻,就好像童話世界或一齣音樂劇一樣。
暖場嘉賓—我已經忘記是誰了,但印象中很不錯!
Beach House登場了!好興奮,沒想到這生有機會看到他們現場演出。
舞台燈光讓我印象深刻,很符合他們夢境般的音樂風格,就像在迷霧中神秘召喚,我們似夢非夢、迷迷濛濛地站著隨著音樂輕微擺動,靈魂不由自主地被旋律給帶走。
著實是一場結合聽覺和視覺的實驗性感官饗宴。
就如同他們神秘的形象,整場他們沒講什麼話,只有中場一段感謝大家來參加吧。在強烈的燈光和迷濛的煙霧中也始終看不清楚他們的模樣,甚至也不需要看清楚。
每當他們唱到我心頭好的愛歌,情緒都會很激昂,最後的安可還唱了我在心中掛念著、想說怎麼沒唱到的那首歌(我忘了是那首),總之Space Song, Myth, The Hours, Take Care...等等每首愛歌都唱到了啊!真的是最美好的句點。
待在墨爾本這一年多中,有幸能夠聽到他們的演唱會,真的是很幸運!畢竟他們來台灣的機會可能不大吧?
散場後的FORUM門口,不少人回味著演唱會的餘韻徘徊不去
個人IG:@abbyend
抱持著好奇心探索著世界,將腦海中及心裡一張張映像寫下來。文章不一定跟旅行有關,有時會發揮憂國憂民的本性,想到什麼寫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寫於03/03/2020 回程Road trip的旅伴是Ivan,我們是在couchsurfing認識的,知道他要從Brisbane開往Sydney,沒有明確計畫,到時看感覺沿途停靠,大概聊了一下我就決定加入他了。為什麼不直接飛回Melbourne,卻選擇跟別人往回開沿路停靠,花更長的時間呢? 因
寫於05/02/2020 一下巴士,對Byron Bay的第一印象是很慢步調、慵懶,讓我聯想到都蘭。很多裸上身、赤腳、古銅色肌膚的男孩手上拿著衝浪板,不是在前往就是從海邊回來的路上。 到達的時候是早上八九點,先寄放好行李接著在街上遊蕩等待check in。很多漂亮精緻的早午餐店但是都很貴,最後去了
寫於09/02/2020 24 April 2019 Day. 217 I am on the road. It's been almost three weeks since I started the east coast trip. I am still on the road. Just f
熱愛獨立音樂的我,來到澳洲當然一定要去場音樂祭。只是國外的音樂祭門票都要價不菲,這種三天的音樂祭就要台幣上萬塊,極簡背包客如我當然花不下去。 有一種好方法能讓沒錢又愛看表演的聽團仔一圓國外音樂祭之夢——當志工。 查遍澳洲各大音樂祭,「Splendour in the Grass」算是澳洲最大型的音樂
好奇心的驅使,讓我二度在週日騎著三十多分鐘的單車,終於踏入這個神奇的地方,在我心中是帶點神祕色彩的奇幻基地。 這裡是一個社群園圃(Community Garden)。在這裡我接觸了好多新的概念,學了好多不知道中文怎麼翻才合適的單字。Community這個詞比起「社區」,我傾向將它翻成「社群」是因為這
寫於25/05/2020 在墨爾本自從如願買了台單車後,有一陣子每天騎,通勤、做單車外送什麼的。 那天午後,工作結束之後一如往常騎著單車在回家的路上,經過公園(Carlton Garden)時停了下來用牽的。後來騎一騎才發覺我忘了戴回安全帽(在這法律規定騎單車要戴安全帽),想說也快到家了,索性就繼續
寫於03/03/2020 回程Road trip的旅伴是Ivan,我們是在couchsurfing認識的,知道他要從Brisbane開往Sydney,沒有明確計畫,到時看感覺沿途停靠,大概聊了一下我就決定加入他了。為什麼不直接飛回Melbourne,卻選擇跟別人往回開沿路停靠,花更長的時間呢? 因
寫於05/02/2020 一下巴士,對Byron Bay的第一印象是很慢步調、慵懶,讓我聯想到都蘭。很多裸上身、赤腳、古銅色肌膚的男孩手上拿著衝浪板,不是在前往就是從海邊回來的路上。 到達的時候是早上八九點,先寄放好行李接著在街上遊蕩等待check in。很多漂亮精緻的早午餐店但是都很貴,最後去了
寫於09/02/2020 24 April 2019 Day. 217 I am on the road. It's been almost three weeks since I started the east coast trip. I am still on the road. Just f
熱愛獨立音樂的我,來到澳洲當然一定要去場音樂祭。只是國外的音樂祭門票都要價不菲,這種三天的音樂祭就要台幣上萬塊,極簡背包客如我當然花不下去。 有一種好方法能讓沒錢又愛看表演的聽團仔一圓國外音樂祭之夢——當志工。 查遍澳洲各大音樂祭,「Splendour in the Grass」算是澳洲最大型的音樂
好奇心的驅使,讓我二度在週日騎著三十多分鐘的單車,終於踏入這個神奇的地方,在我心中是帶點神祕色彩的奇幻基地。 這裡是一個社群園圃(Community Garden)。在這裡我接觸了好多新的概念,學了好多不知道中文怎麼翻才合適的單字。Community這個詞比起「社區」,我傾向將它翻成「社群」是因為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Bookshop by Uro是藏在墨爾本Collingwood巷內的小眾設計書店,門外招牌很低調,容易一不小心就錯過。 第一次去感覺店比我想像小得多,從外牆大片落地窗看進去就能將整個空間一覽無遺,走進更感受到店主對每個細節的用心處理,從店內裝修色調、燈具、綠植到分區排列整整齊齊的書籍。 最左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墨爾本的工作尋找歷程與自我覺察。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作者分享瞭如何應對澳洲的就業文化,以及從中學習到的挑戰與突破,包括履歷寫作、面試技巧和人脈建立等經驗。文章同時反思了工作的意義與自我價值感,也探討瞭如何在新環境中重新起步,持續探索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巴西導演Juliana Rojas的電影《Cidade;Campo》探討兩位主角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生活變遷。影片獲得2024柏林影展懈逅單元最佳導演獎,展示對獨立電影的支持與勇氣。透過Joana和Flavia的故事,影片呈現了失去、適應與人際關係的複雜,結合環境議題與女性視角,開創了的多元敘事手法。
Thumbnail
峇里島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節(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將於7月20日至21日在沙努爾海岸的Padang Galak海灘舉行,這是峇里島上最色彩繽紛且令人興奮的文化盛事之一。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大港開唱音樂祭的體驗分享,深追現場的感受,認真聽歌單。除了感受到音樂的自由奔放氣息,也意外收穫了新團的厲害樂團,感受到世界的廣闊。音樂祭的自由與快樂,與朋友的相遇,給予了滿滿的心動。
Thumbnail
這篇介紹我在澳洲8天7夜墨爾本雪梨自由行的第6天!這天我們到了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岩石區、雪梨歌劇院、邦代海灘、達令港看夜景,歌劇院導覽真的非常映象深刻,邦代海灘簡直比台灣的任何海灘還美,夜晚的重頭戲則是達令港夜景。
Thumbnail
「音樂節上,一群頭髮五顏六色的年輕人湊在一起,沒有人pogo,沒有人跳水,聽嗨了,就在那拜天地。」——童漠男 King Gnu大概是我有史以來聽過最滿意的一場演唱會,其中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我現在最愛他們,前兩年我每天都要把Apple Music上的King Gnu Essentials聽一遍,最愛
Thumbnail
今年我看了MIRROR的演唱會,個人表演不俗,但可惜的是就只有個人表演。到最後的大合唱,我仍是不免的感動——有甚麼所謂呢?他們帶動過一連串對香港熱烈的討論、一段野火不盡的時光、一場盛大的文化生產,被這些發生過的事吸引的我,除了感謝,還能慶幸。
Thumbnail
這間咖啡廳是由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女孩紙開的,店內的裝潢風格是輕工業風,空間不小座位也挺多的,重點是店裡不收取服務費,不過開水是採自助式,需要自行取用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Bookshop by Uro是藏在墨爾本Collingwood巷內的小眾設計書店,門外招牌很低調,容易一不小心就錯過。 第一次去感覺店比我想像小得多,從外牆大片落地窗看進去就能將整個空間一覽無遺,走進更感受到店主對每個細節的用心處理,從店內裝修色調、燈具、綠植到分區排列整整齊齊的書籍。 最左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墨爾本的工作尋找歷程與自我覺察。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作者分享瞭如何應對澳洲的就業文化,以及從中學習到的挑戰與突破,包括履歷寫作、面試技巧和人脈建立等經驗。文章同時反思了工作的意義與自我價值感,也探討瞭如何在新環境中重新起步,持續探索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Thumbnail
巴西導演Juliana Rojas的電影《Cidade;Campo》探討兩位主角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生活變遷。影片獲得2024柏林影展懈逅單元最佳導演獎,展示對獨立電影的支持與勇氣。透過Joana和Flavia的故事,影片呈現了失去、適應與人際關係的複雜,結合環境議題與女性視角,開創了的多元敘事手法。
Thumbnail
峇里島一年一度的「國際風箏節(international kite festival)」將於7月20日至21日在沙努爾海岸的Padang Galak海灘舉行,這是峇里島上最色彩繽紛且令人興奮的文化盛事之一。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戶外場地聽團,雖然會受到天氣干擾,但卻少了大型場館的幽閉感受,音符和音符不會在場內重複碰壁,聽起來反而更是自在暢快。舞台旁邊就是海堤,堤外是真正遼闊的夕陽和浪、堤內則是一圈圈泡泡、毛巾、大旗繞成的海,與台上四射燈光互映,整體氣氛令人很輕易地沉浸其中,放下拘謹打開身體搖擺和點頭,不覺得徬徨。
Thumbnail
大港開唱音樂祭的體驗分享,深追現場的感受,認真聽歌單。除了感受到音樂的自由奔放氣息,也意外收穫了新團的厲害樂團,感受到世界的廣闊。音樂祭的自由與快樂,與朋友的相遇,給予了滿滿的心動。
Thumbnail
這篇介紹我在澳洲8天7夜墨爾本雪梨自由行的第6天!這天我們到了維多利亞女王大廈、岩石區、雪梨歌劇院、邦代海灘、達令港看夜景,歌劇院導覽真的非常映象深刻,邦代海灘簡直比台灣的任何海灘還美,夜晚的重頭戲則是達令港夜景。
Thumbnail
「音樂節上,一群頭髮五顏六色的年輕人湊在一起,沒有人pogo,沒有人跳水,聽嗨了,就在那拜天地。」——童漠男 King Gnu大概是我有史以來聽過最滿意的一場演唱會,其中最大的原因當然就是我現在最愛他們,前兩年我每天都要把Apple Music上的King Gnu Essentials聽一遍,最愛
Thumbnail
今年我看了MIRROR的演唱會,個人表演不俗,但可惜的是就只有個人表演。到最後的大合唱,我仍是不免的感動——有甚麼所謂呢?他們帶動過一連串對香港熱烈的討論、一段野火不盡的時光、一場盛大的文化生產,被這些發生過的事吸引的我,除了感謝,還能慶幸。
Thumbnail
這間咖啡廳是由一位來自新加坡的女孩紙開的,店內的裝潢風格是輕工業風,空間不小座位也挺多的,重點是店裡不收取服務費,不過開水是採自助式,需要自行取用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