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放榜前我去了國北附近的土地公廟拜拜。
我跟土地公說,如果我考上了,我會盡我所能寫一篇可以幫助未來考生的文章;如果沒有考上,我會繼續做好人、做好事並繼續以其他方式助人。
我考上了,於是我來還願,也希望閱讀文章的你能從中有點收穫。
那麼開始!
一、背景介紹
(一)學歷: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110/6)
大學原本是公共行政學系,大三時轉到新聞系,沒有輔系、雙主修也沒有延畢,就是一個很安分守己的新聞系學生。
成績非常普通(系排5X%),以推甄來說應該是糟糕,但修了很3門相關的課(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技術),並且三門課都有85分以上。
(二)經歷:
考試入學之前,我只有大學時期的實習、工作與志工服務經驗。
大學時所待的都是媒體單位,與助人工作有關的經歷,只有在關愛之家文山婦幼部、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蹲點台灣中的一部分)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志工,以及在離家不遠的補習班擔任國高中生的課輔老師。
考試入學落榜之後,我前往兒童福利聯盟及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所工作,我推測這兩個經驗,對於我推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
(三)補習:
我在110年時補教育家全科班(全線上),後來也有報名考猜班。不過,考試入學落榜之後我便沒有再補習,準備備審資料時,也沒有向補習班諮詢。
二、推甄結果(我的成績/通過門檻)
-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正取(資料審查88.5/面試83/筆試87)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諮商心理組:一階未通過(80.92/83.54)
-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基礎心理組:一階通過/二階放棄面試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諮商心理組:一階未通過(39.5/41.34)
-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諮商組:一階未通過(39/加權後43.5)
雖然我不是本科系,多數人認為這不吃香,但我還是想說推推看,並在資料中附上考試成績,表達自己對心理諮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結果事實證明,非本科系推甄真的沒什麼優勢,但幸運的是我還是被國北看見了,這真的很令人感動。
三、時程安排
【111年】
四~九月:面對落榜事實,開始工作充實自己
我清楚記得,國北是3/15考試入學放榜,我落榜了(詳細情況可以參考上篇)。我給自己兩週的時間調整心情,告訴自己四月開始不能再自怨自艾。而三月的這兩週,我真的完全放給自己爛,大哭、看動漫打遊戲一整天、大吃大喝,然後擺爛的時光結束,開始找工作。
過程我不贅述,結論是我前往兒童福利聯盟的資源發展處工作,同時在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所擔任兼任研究助理。
這半年,我同時有接觸個案與做研究的機會,這讓我更能確實地探索自己究竟喜不喜歡助人工作、與個案工作。事實上落榜的那天,我幾乎認定自己大概當不成心理師了,但說也奇妙,當我越是做著這些相關工作,越能感受到自己喜歡助人,以及對於學習的嚮往,因而讓我對就讀諮商所有更大的憧憬。
九~十月:辭掉工作,一心投入推甄準備
決定好還是要唸研究所後,我便從兒福聯盟辭職,雖然工作的時間不算很長,但卻讓我更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接著就是推甄之路,對於推甄我幾乎100%是依網上資源為準則去完成的,當時分頁開太多筆電甚至罷工,但我認為要多看一些才能過濾掉不太正確的資訊。推甄基本上在做第一份的時候會花最多時間,後面就是依照每所學校的要求去調整,盡可能地換位思考去想怎麼樣會讓教授喜歡自己。
我把當時所蒐集到的資訊與我的作法列出來,而不能調整的部分(成績單、排名等)就不特別說,但這些一樣是我主觀的想法而已,僅供參考請不要太相信我(我就俗)。
- 簡歷
這好像不是每間學校都有要求的項目,但我自己是每一間學校都有放,並且把它放在自傳前面。
簡歷的目的不外乎是要讓老師快速認識你,所以寫一些重要的事情應該就可以了,我當時是寫了「相關考試(放我111學年度的筆試成績,想表達的是我對諮商領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過去經歷(分為工作經歷及校內經歷)」以及「語言證照及其他技能(我當時有考托福跟多益,技能部分就是從PowerPoint到Photoshop全寫進去)」。我不確定簡歷的存在有沒有加分,但我當時認為至少可以在老師被申請文件搞得累到不行時,有個簡要的內容可以看。
我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是甄試資料的排版,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還是弱弱的給大家參考。
2. 自傳
網上已有許多人分享自傳的寫法,而且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最適合的表達方式大概也不太一樣,因此我認為可能沒有很通用的寫法,在這裡只能分享我的作法。
(1)先列出內容物
- 我認為人生中重要的經歷:做服務時意外揭露了一起性剝削事件、大學時期因情感挫折接觸到了心理諮商
- 我覺得念諮商所必要(而且我具備)的特質:非常有耐心且細膩敏感
- 我想念諮商所的原因:渴望透過諮商賦予他人力量
(2)把上述內容串在一起
這部分我覺得是最難的,要把這些事情整合,像是在說一個大故事而裡面又包含小故事的感覺。
我把我的例子串起來的寫法簡言之就是:我是個細膩且有耐心的人→所以我在做服務時跟兒童的相處很深入→才能察覺那起性剝削事件→後來我在情感受挫的情況下去諮商→理解到諮商師能夠賦能於他人→想起了當年的性剝削事件→發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成為有能力助人的心理師。
大致上是這樣,我認為自傳真的無法評價怎樣比較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裡面要有自己的經歷,以及滿滿的自我覺察。
3. 個人經歷
不是每一所學校都要求要放個人經歷,但我聽過一種說法,聽說諮商所推甄只收兩種學生:本科系畢業或當過專輔老師/社工。起初我對推甄也是不抱希望,因此還是把重心放在重新考試,但有一天我突然在想,也許有這兩種人之外的可能性,畢竟我所做的工作也算是相關,不試白不試,於是我開始著手做備審資料。
我認為放上個人經歷主要的目的,是要讓老師們知道你在這些經歷中獲得的能力,是足以讓你念諮商所的,因而我在每一個經歷下方,都會列出我在這份工作或校內事務裡的收穫與省思。一方面傳達我從中獲得的、可以成為諮商所學生的潛力及能力,一方面表達「我是懂得進行省思的人」。
我列出的經驗包括兒福聯盟與台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所的工作經驗、發展心理學課程期末報告組長(看起來超廢,不確定是否有加分效果)、心理健康新聞專題組員(同上)、補習班課輔老師,以及全部的志工經歷。
坦白說,我認為這些絕對比不上本科系同學或專輔老師,但我認為它還是反映出一個優勢——我從各種不同的經驗裡,確定了自己對助人工作的熱情。我相信國北的教授們應該是看見了我的努力與嚮往,才願意讓我通過書審的(想哭)。
4. 學習計畫
印象中好像有不少學校是要求要學習計畫「或」研究計畫,但我大多學校是兩個都有放上去,因為對我來說,學習計畫與研究計畫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學習計畫顧名思義是要交代自己的學習規劃,所以我把它分成了幾個部分。
(1)選校原因:這部分我認為可以去參考各系所的簡介,仔細比較就會發現每間學校或多或少有一點不太一樣的地方,例如師大有跟美國合作的雙聯學位、國北強調諮商人才的「再進修與專精化」等。在寫的時候把這些因素跟自己做連結,真誠地說明為何你選擇報名這間學校應該就可以了。
(2)優勢自述:這部分是我身為重考生身分給我的靈感。由於有了年初的考試經驗,我覺得自己比單純的非本科系畢業生來推甄有一些優勢,所以特別列了這一項,而我寫的內容包括人格特質很溫暖、落榜過後不放棄的強韌、非本科系所已有跨領域的專業能力、工作過所以熟悉職場環境等,白話文就是:「我重考沒放棄而且帶著經驗回來!快來選我!」
(3)我具備的能力:這點與上面的優點自述,我認為有點不同但大體來說換湯不換藥,都是為了告訴老師們:為什麼應該選我?
上面的內容是以我「非本科系」、「有重考經驗」這兩個身分特質去寫的,所以比較像是跟他人比起來的相對優勢;至於我的能力這部分,我是在蒐集資料後,把我認為「念諮商所所需的能力」條列出來,並且說明自己因過往的哪些經驗而具備這些能力,說服老師的同時,也用以確認自己的能力符不符合學校的要求(雖然還沒進去念,所以不確定自己到底夠不夠格就是了)。
(4)我缺少的能力/未來修課規劃:這部分我建議可以依照每所學校開的課程來撰寫。以國北為例,當時我看了國北的課程後,發現真的很符合我的需求與期待,所以我把自己所欠缺的能力條列在左邊,右邊則寫上國北有哪些課程得以幫助我補足這些不足能力。
在省思自己的同時,也可以檢視目前正在申請的學校是否適合你、能不能幫助你學習到目前欠缺的專業能力。
(5)未來規劃:我認為大家的未來規劃應該是大同小異的,就是分成短、中、長程的規劃,並且把安排好的課表放入其中。因此,我覺得這部分如果要寫出差異,可以把每一件要做的事具體地寫上,給人一種「我真的有想好」的感覺。
我當時有把書單、想上的工作坊、想參加的培訓名稱,都條列在未來規劃裡,這確實花了不少時間,但寫得越清楚就也越方便讓未來的自己參考。
5. 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因為我也不是專業的,且我在研究計畫中所寫的分段,也都是以網路上大家分享的方向為準則,所以無法給什麼太有用的建議。
只能說,如果有想好要申請的人,可以早一點開始看看學長姐的論文,對於主題的發想會很有幫助;以及,寫完之後可以找擅長「研究方法」的朋友幫忙過目一下,才能找出自己的盲點。當時我請了一位很信任的學弟幫我看我的研究計畫,結果他感覺超輕鬆就看出我邏輯卡住的地方,還給了我非常有用的建議,真的讓我無比感激(大貴人再加一)。
值得一提的是,我當時所寫的研究主題,是結合我過去在新聞系所學與心理諮商專業所延伸出的發想,我認為這是身為跨領域很大的優勢。其實稍微了解研究所的學習環境就會發現,本科系或相關科系出身對於推甄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但是我一直到開始寫研究計畫時才理解,原來身為非本科系的學生還是有一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善用它就可以讓自己鶴立雞群(好的那種)。
6. 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我不確定是不是每所學校都看重這一項,但據我所打聽,如果有任何「文字作品」、「研究類作品」以及「競賽獎項與證書」都適合放在這區,可以佐證你是一個有能力組織文字、做研究、有求知慾且上進的人。
傳播學院的背景讓我有很多公開刊登的作品,所以當時我是把各類型的作品分類截圖,並在一旁附上QR code,教授掃描就可以用手機觀看我的作品,算是一點小聰明的作法?不過坦白說,我認為這一項應該加分作用不大,頂多就是讓備審資料看起來更充實、厲害。
不過,我覺得如果有一些擦邊的相關經驗或證書,好像也可以放在這裡,像我當時除了作品外,也有放我的志工證書、英語能力證明等。總之我的策略及原則就是,覺得能展現任何優點的都放,但太久遠或完全無關的不要放,避免給人黔驢技窮之感。
值得特別拿出來說的有兩件事情,第一是關於英文,我當時的英文成績並沒有特別理想,多益是還不錯,但托福87分只能說是中偏上的成績。而我最後還是放上的原因在於,很多人說就算不怎麼樣還是可以放,因為諮商所對於英文的要求不像是對外文或商管相關科系那麼嚴苛。
特別提到這件事,是希望如果有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人,因為英文考了一個中間成績在焦慮,那我覺得應該可以放心,只要把心思放在其他更重要的內容就好。
第二件事是我認為非常重要但很容易出錯的,就是「無論如何不可以透露出你輔導過、接觸過的個案的身分!!!」也就是說什麼輔導紀錄、成果報告書這些都要審慎。之前有看到某一篇教授的心得文,他很鄭重地警告暴露個案隱私是違反倫理的行為,看得我整個大驚嚇,趕緊重新檢查。
四、資源說明
前一年準備筆試的緣故,我讀了很多書籍跟期刊,這對於我後來撰寫備審非常有幫助,可以把一些理論不著痕跡地融入。
以下我貼一些我當時參考的心得文跟文章,對我幫助很大,我由衷感謝每一位前輩,是他們的分享才讓我能做出一份有點像樣的備審資料。(註:如果有任何作者認為不妥我會立刻撤除,非常感激。)
我前前後後大概看了30篇分享文,還包括一些其他科系的推甄心得文,不過這幾篇是我收藏起來,資料繳交前還拿出來對照、確認的,希望也對你有幫助。
五、心態調整
推甄跟考試兩者都不容易、都會有很大壓力,但我覺得心情還是蠻不一樣的,所以想跟你分享我當時的心境與調適方法。
(一)沒有最好,只求夠好
不確定有沒有跟我一樣瘋的人,我當時每份備審資料都調整了至少20次才交出去,檢查錯誤是第一階段,第二、三階段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及「打掉重練」的無限循環,兩個字,超痛苦。
後來,因為我困在這個狀態裡太久實在太鬱悶,所以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每當我完成一間學校的備審,我就停下來休息,隔天再重新閱讀我完成的資料。閱讀前,我會先調整自己的心境,告訴自己「你現在是XX學校的教授,你們學校最在意的是XX,所以你等等看看這份資料是否會讓你想要收這個學生。」接著,再用完全未知的心情,去讀我自己的備審資料。
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換位思考,是我在閱讀王大維教授的文章時所得到的體悟,因為身為考生的我會有一些盲點,所以當我變成教授時,要什麼、不要什麼,就瞬間變得很清晰。我靠著這個方法,成功打斷了我的惡性循環,因為我相信,透過模擬的教授視角,就知道怎麼樣的學生不完美但「足夠」通過一階。
(二)沒有絕對的優勢或劣勢
說真的,身為非本科系的學生,我在閱讀很多心得文的時候焦慮感倍增。有的人不是本科系但在校成績好、有的人沒有相關經驗但是本科系,還有的人全部都有,本科系學霸又有相關經驗,救命喔怎麼比?
但同時我也很清楚,現在才在怪自己之前不雙輔、不顧成績已經沒用了,我只能想想自己能掌握的資源。
當時,我跟一位已經考上國北的學弟聊天(就是幫我看研究計畫的貴人學弟),我哀怨著:「我非本科真的沒戲。」他卻笑笑地跟我說:「這說不定也可以變成你的優勢。」起初我不明白,但後來在寫研究計畫時我就懂了,與其自怨自艾自己的過去,還不如想辦法把自己認定的缺點轉變成賣點,這樣就顯得你特別。
神人很多,但名額不是只有一個,過程裡我有滿滿的自我懷疑,可是我也很努力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優勢。最後的結果證明,雖然不是每間學校都喜歡我這樣背景的學生,但仍然有機會被其他間學校認可。
(三)所有機會皆各自獨立
那時,當我把所有學校的資料都繳交差不多後,市北率先放榜了,而我沒過一階。就過往的報名人數來看,市北的競爭對手較少,一階收的人也比較多(但二階面試會刷掉很多人,所以錄取率低),沒過一階的我便陷入低潮。
我開始唱衰自己「市北沒過國北怎麼可能過?」、「師大也不用玩了啦」、「清大聽說很喜歡教育學院的孩子,你沒戲唱了」,諸如此類的自我內言不斷重複著,難以自拔。
不過不久之後,國北接著公布了一階通過名單,看到我名字的那一刻,我才突然清醒:因為一所學校落榜而認定自己會全都落榜,是非常不理性且毫無邏輯的,正如我的例子,最後我其他間學校都落榜了,但錄取了最憧憬的夢想學校國北。
因此,我想用我的經歷,鼓勵那些放榜未結束但已經很絕望的考生們,不到最後一刻結果都還很難說,不要因為目前的結果而太沮喪!!!
六、後記
到了最後,我還是想對身處備審苦海的人們說句老掉牙的話:請試著相信自己。
我在寫自傳時,經常會有很多自我懷疑,但後來我發現,當我懷疑著自己時,我的文字也會顯得軟弱無力,事後再次瀏覽時,還會被自己的不堅定給荒謬到。
我猜,多數人在決定要考諮商所、當心理師的那一刻,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的,所以可以的話,請試著回想起那份對於諮商工作的憧憬、想像自己成為助人工作者的模樣,或許能夠讓你更堅定一些、更相信自己一些。
還有我想引述我在上一篇分享文末所說的話,也是我深信不移的想法:「運氣也是影響考試結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今年已經萬事俱備卻沒有考上,那請不要責怪自己,只要試著相信明年東風會來就好。」
最後,祝福你能順利達成理想,並且在未來能夠由衷感到幸福!
有任何疑問都歡迎留言,如果不想被其他人看到的話,也可以私訊我的各種社群軟體(
IG、
FB),我會盡我所能地幫忙。然後,喜歡的話請幫我按個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