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朋友原來是天生的

這是提出鄧巴數字的人類及心理學家羅賓.鄧巴近期的作品,原著出於2021年,翻譯版本於2022年底在台灣發行。由於作者是年長學者,內容偏硬的學術研究佔比蠻重的,但數據可信度高,因為都是貨真價實的在學術期刊登過的研究。當然也有許多平易近人的日常生活敘事。
書中提到,女性只要透過聊天就可以維持友誼,而男性則更需要面對面的共同參與活動,譬如一起上酒吧或運動等等。一開始我對“聊天對男性友誼的增進毫無用處”的理論大感意外,但仔細想想,也是蠻合理的,畢竟男性對於情感的表達本來就比女性笨拙。而男性友誼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友誼時間的長短,時間越長越有助友誼,但這點對女性友誼毫無幫助,對於女性而言,有共同歷史對親密關係有負面影響,女性比較注重此時此刻彼此是否在同一個頻率上。
書中也提到,女性的友誼常常比男性脆弱,也更容易翻臉,但不是因為女性的友誼是假的,相反的,是因為女性對友誼的情感比較濃烈,越在乎,得失心越重,所以越容易翻臉。另一點也很有趣的研究結果是,女性之間的友誼若送禮越頻繁,代表關係越不親密,這點我算蠻有共鳴的,因為住國外,往返台美期間,真正的朋友常會跟我說你什麼都不用帶,出來相聚就好。也許對於女性而言,送禮只是加深友誼的過程而已,女性真正重視的是變成朋友後彼此的關心與扶持。
朋友群中,人類能做到互相關懷,有聯繫的最大值是一百五十人(這也是作者最有名的鄧巴數字理論)而最親密的最內層中只有五人,五人裡面可以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知心朋友,甚至對於某些人而言,寵物也可算上。而移民的人群裡,朋友結構也跟本國人有所不同,但本書佔比篇幅不大,大概是沒有多餘的研究經費去研究各國移民吧。由於疫情,最後一章節還有涉獵網路普及和後疫情時代人們如何運用網路媒介挺過人跟人之間相處的沙漠期以及網路友誼的盲點。
年紀漸長,我對朋友這件事情其實也有一些感悟,從小到大每個時期總會有一群朋友,一群朋友裡面總會再有個1-2個最知心的好朋友,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到出社會,每個時期會換一批朋友,而真正可以一路相隨的其實真的就像書本裡說的,只是少數。
有些朋友,剛認識的時候表現的很甜膩,熱情的就好像已經認識很久一樣,但是聊天總是聊不進心坎,想做朋友的原因很膚淺,漸行漸遠的速度連一個春夏秋冬都來不及經歷。
有些學生時代的朋友,你真的好喜歡,彼此都付出真心,一起歡笑,陪你流淚的日子如數家珍。可是出了社會後,彼此有了不同層面的成長,對於付出真心的需求變得不同,就像用錯了愛的五種語言一樣,彼此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愛,對方卻一點都感受不到,結局可想而知。
還有一種朋友,你幫助過他們,你以為那是你對友誼的示好,可是沒想到的是,他們從頭到尾只想著:如果你過得比他們差,那就太好了!而你是怎麼察覺到的呢?從你告訴他們你的不如意時,他們眼裡那一瞬間閃爍的耀眼光芒裡。
在社交媒體發達的資本主義世界裡,人們最嚮往的,往往還是錦上添花的友誼,他們對吃喝玩樂,彼此送禮的的友情刻骨銘心,高談闊論的也總是這樣的朋友,但是對陪他們走過低潮,張羅瑣事,雪中送炭的友誼卻鮮少珍惜,而當友情逝去時,他們還會覺得都是你的錯。
真正的朋友ㄧ見如故。趣味相投,價值觀相近,可以深入的討論話題,意見相左時也不會覺得被冒犯。更重要的是,他們會為你的好消息真心感到高興,在你需要幫忙或陪伴的時候真的出現。現代人生活忙碌,成年人的時間都相對有限且珍貴,維持友誼的成本其實很高,要珍惜那些願意花時間跟你相處的朋友,因為那些才是真正的朋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