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分析
- 整 體 評 分:★★★★☆
- 實用性評分:★★★★☆
- 回看率評分:★★★★☆
- 成人講解等級:★★★☆☆
- 適讀年齡:家有幼兒及國小、國中階段孩子的父母,以及隔代教養的祖父母閱讀
- 語言:繁體中文
- 注音:是○ 否●

楊文麗-專注力訓練,自己來(給願意成為兒童專注力教練的朋友)
※書本基本介紹
- 作者(Author):楊文麗
- 出版日期:2013/07/10(繁體);(英文)
- 商品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x 1.2 cm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張老師文化
- ISBN:9789576938184(繁體)
- 出版者 :張老師文化
※書本系列介紹
- 專注力訓練,自己來(給願意成為兒童專注力教練的朋友)
※書本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Author)
楊文麗
德國曼哈姆大學(Uni. Mannheim)心理學碩士。曾任臺北市國中國小駐區心理師、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講師、淡江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兼職輔導老師、臺北市家庭關係服務中心諮商心理師、教育部社教司臺灣區家庭教育中心研究員、臺北市復興高中德語教師、德語心理學相關書籍譯者。目前是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張老師」基金會臺北分事務所諮商心理師、親職教育講師、中國大陸特聘心理學講師;同時是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家長。
譯作有《兒童注意力訓練手冊》(張老師文化)、《兒童注意力父母訓練手冊》(張老師文化)、《專注力》(天下雜誌)等書。
- 作者FB:楊文麗心理師
※書本簡介
專注力訓練不僅能協助孩子樂在學習,完成兒童階段勤勉、自主且自信的發展任務,更可為接下來青少年階段的自我統合做好準備,專注力無法集中是時下孩童日益普遍的現象,如何找回孩子的專注力進而引發學習自信,是目前教育環節中必須重視的課題。
本書以兒童發展與心理諮商理論與實務為基礎,融合德國近三十年來兒童專注力訓練的實務精華,以及作者個人在臺灣本土的實務經驗,以淺顯易懂且實用的概念、方法及練習範例,提供不假外求的方式,讓所有願意成為兒童專注力訓練教練的朋友,在協助孩子的過程中更為得心應手。
- 本書可搭配「兒童專注力訓練教具」(CT教具)
※書本目錄
推薦序 專注力並非有無,而是多少林家興
自序 協助孩子專注學習 楊文麗
- 教練不可不知的事
專心是什麼專注力不足是什麼模樣陷入惡性循環的代價改變是可能的 - 教練不可不做的事
重視父母教練的影響力給孩子一帖預防心理困擾的良藥陪孩子從「專注」到「實踐夢想」的行動路徑提供專注力所需的基本元素 - 操練專注力基本功
玩也要專心靜下來練功夫專注在任務中 - 讓專注力無所不在
專注在時間管理上專注在起床上學專注在上課專注在學習上專注在寫作業上專注在情緒掌控專注在人際互動專注在夢想之窗 - 讓專注力更上一層樓--提供適性的專注目標
專注力需要適性環境
實作範例一孩子創造的學習目標與方法
目標行動一:讓愛傳出去
目標行動二:自己做主的學習
目標行動三:英語即興創作社團
目標行動四:青少年世界論壇
實作範例二孩子創造的夢想目標與實踐方法
圓夢計畫:為自己出征 - 後記
附件一 兒童專注力訓練研習課程統計
附件二 自我評估壓力影響與因應方法
附件三 信心功課
附件四 DIY學習計畫
附件五 自製夢想之窗
附件六 再多也不怕
附件七 參考書籍
附件八 兒童專注力訓練(CT)教具清單
※結論
我本來以為這一本書是在教孩童專注力訓練的書籍,沒想到作者會說到孩子專注力不足很大的原因來至於家庭,生理上的影響的機率小於心理上,與其探討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專心,倒不如先去了解一下原因,是聽不懂講述的內容所以分心,還是給予的任務不符合能力所以放棄而分心,大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原因,等問題排除後專注力的訓練才算是對症下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年沒有排除,等孩子年紀到一定年齡後,要幫忙的力道還要花更多,因為年紀越大所要面對世界的規範越多,像是人際關係、社會或學校規範..等,作者有提供一個惡訊循環的解說圖,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童脫離循環,作者還很細心把不專心的問題一一整理,直接跟讀者說孩童若是有這些問題,可以直接去哪一個章節去閱讀
作者說明要學習也要懂得放鬆,因為放鬆的時候大腦才會將所學到的東西吸收,還教讀者如何讓孩子放鬆訓練的方法,我有跟自己的小孩去完成這個放鬆的方法,小孩非常喜歡這一個放鬆的方式,只是自己就要多看一些長篇的小說,不然真的要掰也很難掰得出來,當然作者還是有提供訓練專注力學習的遊戲,還很細心的在每個遊戲後面會註解,遊戲可以帶給孩童什麼幫助、遊戲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等等
除了遊戲還有提供劇本(一些普遍專注力不足的案例),讓讀者參考是否家裡有類似的情境,我比較震驚的是作者還有教讀者如何引導孩童課業,像是圖解學習內容、如何背誦課文、數學習題要怎麼教,雖然只有短短文字敘述,我希望有一天作者可以出如何陪伴孩童在課業上的書籍
接下來作者在教讀者「內化自我引導的步驟」,使用很多的範例和劇本來說明如何運用,每個步驟地寫的非常詳細,也會根據範例和劇本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說明,每一個劇本的後面都會寫上註記,告訴讀者要注意的地方,也會科普知識給讀者知道,現在教育孩童不只是要給予正確的觀念,時時也要多多增進自己的知識,不斷的與時俱進財不會跟社會脫節
作者最後敘述自己小孩參加國家教育研究會上的經驗給讀者,告訴讀者「內化自我引導」在孩童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幫助,而身為大人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陪伴與提供方向,要孩童自己去尋找答案,讓讀者可以深刻的明白「內化自我引導」的含意,最後我要說的是,作者介紹的方法很簡單,但是要如何去引導孩童才是真的要花費很多心力,過程中要去釐清問題,也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當我們和孩童都知道這個遊戲規則,自然而然地就會知道怎麼去完成這個任務
※參考資料(書籍及圖片)
(一)出版社
- 張老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