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因為過往而成為現在的我們與年前小結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都說長大後要成為怎樣的大人。」
大概幾天前偶然和朋友K聊天,他說了這麼一句話。仔細想想,除了那伴隨名字更改已死去的前生,成長過程中所謂的青春,對我來說只是生物學上的青春期。因為從13歲開始到22歲左右,其實我每一年的生活目標都很簡單,追根究柢都只為了存活,然後自己能有那麼一點進步,不要輸給了過去就好。
憂鬱症,或者學名重鬱症的問題還沒穩定下來的時候,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是煎熬;那些日子都是在山崖的邊緣行走,然後總認為著自己大概某一天就會突然自殺,要不然就是英年早逝。所以也就沒想過我要成為怎樣的大人,只有「過好當下、現階段」這麼一個想法。
因此我的價值觀大概格外接近儒家那種積極入世的精神。這種成長過程讓我更加注重當下,反而不太介意死後來生這回事,我總是覺得人活著就先把人生過完就好,死後還太遠。更何況,死了可能只是思維的停止罷了。就算真有死後世界,那也是掛點以後的事了。這件事,讓我更清楚了過往如何對一個人產生影響。
13歲以前的回憶,就是琥珀中的化石,美麗而遙遠。我早已記不清那個年幼的我,對世界多麽信任,多麽期待。
以十三歲作為分割,從此我拖著自己的屍體,行屍走肉;然後22歲的我,學會背著自己的屍體,活著。
聽說我的三魂七魄是城隍爺幫我找回來的,我感謝祂,如果真有城隍爺的存在;但我仍然鐵齒著不去依賴和真正信仰神明,因為我知道變成碎片的靈魂只能自己黏,我們人世的事還是只能靠自己,就如同我所遭遇的祂們無法改變、阻擋。我也知道,即使我沒有了憂鬱症,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會纏繞我一生。
就像我關注的詩人潘柏霖在近期貼文所說的:「我一直覺得創傷有個副作用,是讓人凍結在某個時間點。⋯⋯創傷不會真正過去,創傷是住在你裡面的,它會時常發作,是一種心靈的病。但創傷不是你的全部,你的病,也不是你的全部。」當別人看著《她和她的她》的預告片覺得吳糠仁演的角色壞透了,演員演技精湛好期待;我除了這些,還有瞬間被拉回到自己最無助時刻的暫停。光是許瑋甯飾演的女主角的第一集前五分鐘我就看不下去。大量的靈異恐怖片、血腥的殭屍片、驚悚懸疑的《漢尼拔》我都來者不拒,但唯有這種題材,演員演得越是好、越是逼真,我就越痛,越無法觀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同樣,出版至今它仍是唯一一本我連打開來翻頁,都打從心底拒絕,提不起任何好奇心的書籍。這些症狀其實反倒是隨著我的精神越穩定,才越顯現出來。但也代表我的心靈越來越堅韌,越來越能夠承受這些症狀。有時候有些看似糟糕的狀態,其實是一種進步。這也是我過去一年來,逐漸瞭解到的事實。
我們的心靈很奇妙,當你無法承受生活裡的這些災難,它就強迫你停下生活,或是讓你能夠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般活著;然後等你的心開始達到最低的承受能力,它就開始把那些傷痛慢慢放進你的人生,這時候才真正開始復原的路。
所以20歲以前的我,停住了,然後我印象很深刻在大學宿舍的某一夜裡,我把我所有的創傷經驗在夢裡再體驗了一遍。從那一天起,我開始看身心科,開始吃藥,開始在各種症狀中掙扎、反覆折騰。直到多年以後,我才認識到那是我康復的開始。
「現在,我大概可以說自己基本上是個正常人了。」
能夠正常的試著愛人,能夠正常的試著相信人,能夠正常的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這些能力正是以前自己所辦不到的,所以始終沒辦法擁有正常的親密關係,也無法知道自己其實已達到許多人沒有的成就,無法知道自己的努力確實值得被稱讚,看不到自己其實確實做到了一些事——我有努力過。
2022年又是我人生的一個急轉彎,也是我意識到自己幸運和幸福的一年。現在的自己,我並沒有太多能力能夠回饋這個社會,因此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完成各種任務,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將來能夠做更多的事、有更大的影響力,不愧對那些幫助我成長,或是在各種我即將墮落時接住我的人。因此我新年的願望就是希望2023年自己成長的幅度,能在來年時對著自己問心無愧。
最後,我想對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說:「很抱歉2023年我可能無法固定更新,如果你正值下落的過程,你要相信這個世界總會有願意溫柔接住你的人,因為你也有你的溫柔;這個世界不會只有絕望,掉落到谷底的我們才能看到朝上的未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也歡迎至我的臉書粉絲專頁閱讀時光按讚追蹤。 或是追蹤我的IG帳號 @daybooks2020 跟著我用一句話和幾張照片認識一本書。 我會不定期更新文章資訊,也歡迎你們前來交流。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9會員
116內容數
有時想寫些東西,那是一些東西和心裡藏著的東西共鳴著,唱囂著將他們寫出來。不論是文青的、灰暗的、愉快的,都是生命裡某些東西的轉世重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馥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踏入研究所,已過了整整兩個月。學術是一個與創作完全不同的範疇,共同點都是心力的投注和精神的累積,和那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在老師的提醒下,我也意識到了一個抉擇——我必須決定自己的心力要傾盡於何處。  
心悸是一連串的震動,鎮日暈眩著我,而無法分辨地震的到來。
上一週隨著颱風路過,帶來白日許久不見的涼意,才意識到如今這時節應該已是秋日。日日炎熱,鎮日在冷氣間與發霉的牆壁共同呼吸同一片空氣,都忘了多年前在夏天前吹來的微風,或許那個記憶也是屬於秋天的。
我們的心事無人觸及,獨行在夜晚也不過是城市一角,這大概就是現代都市吧。
希望你能知道,人生是一場有起點、休息點和終點的客製化馬拉松,意義永遠不在於得第幾名,而是過程和完賽,因為這場馬拉松的參賽者只有你。
有時候確實會感覺到瓶頸這個東西,就在莫名其妙的某一天裡似乎就這麼突破了時候。這之中,經歷了些什麼,道不清楚說不明白。或許是某種境界的更新也說不定,亦或某種經驗值水到渠成,就跟早晨從大樓不知何處傳來的撞擊聲,直達心靈深處。 想著昨晚閱讀時的內容,總覺得與楊牧錯身許久,第一次對楊牧有了興趣。
踏入研究所,已過了整整兩個月。學術是一個與創作完全不同的範疇,共同點都是心力的投注和精神的累積,和那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在老師的提醒下,我也意識到了一個抉擇——我必須決定自己的心力要傾盡於何處。  
心悸是一連串的震動,鎮日暈眩著我,而無法分辨地震的到來。
上一週隨著颱風路過,帶來白日許久不見的涼意,才意識到如今這時節應該已是秋日。日日炎熱,鎮日在冷氣間與發霉的牆壁共同呼吸同一片空氣,都忘了多年前在夏天前吹來的微風,或許那個記憶也是屬於秋天的。
我們的心事無人觸及,獨行在夜晚也不過是城市一角,這大概就是現代都市吧。
希望你能知道,人生是一場有起點、休息點和終點的客製化馬拉松,意義永遠不在於得第幾名,而是過程和完賽,因為這場馬拉松的參賽者只有你。
有時候確實會感覺到瓶頸這個東西,就在莫名其妙的某一天裡似乎就這麼突破了時候。這之中,經歷了些什麼,道不清楚說不明白。或許是某種境界的更新也說不定,亦或某種經驗值水到渠成,就跟早晨從大樓不知何處傳來的撞擊聲,直達心靈深處。 想著昨晚閱讀時的內容,總覺得與楊牧錯身許久,第一次對楊牧有了興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長大後,我們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會自己思考,有自己的堅持和嚮往。雖然面臨挫折和選擇時會遊移不定,但人生的喜悅和真實友情依然讓我們感到幸福。十八歲的我在日記本寫下了這段話。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2022年是人生很大的轉捩點,結束了一段以為會走完一輩子的關係。內心充滿了恐懼,也害怕再也遇不到「那個人」。 但是內心就是有股力量,驅使自己得做出決定。對很多人而言,許多是無足輕重的事,但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人生的「靈魂暗夜」。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對別人而言輕如鴻毛,不值一
Thumbnail
再大的挫折,也要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長大後,我們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會自己思考,有自己的堅持和嚮往。雖然面臨挫折和選擇時會遊移不定,但人生的喜悅和真實友情依然讓我們感到幸福。十八歲的我在日記本寫下了這段話。
Thumbnail
人在長大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各種現實的洗禮,那個單純又天真的孩童時光逐漸遠去,以前我們總是會毫不畏懼地盡情展現自己的熱情,但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那個充滿活力的心境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變得越來越有包袱。 我很羨慕能放得開的人,不知道是怎麼辦到的,為甚麼他們都不會覺得難為情。後來想了一下,才發現其實
2022年是人生很大的轉捩點,結束了一段以為會走完一輩子的關係。內心充滿了恐懼,也害怕再也遇不到「那個人」。 但是內心就是有股力量,驅使自己得做出決定。對很多人而言,許多是無足輕重的事,但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人生的「靈魂暗夜」。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不同,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對別人而言輕如鴻毛,不值一
Thumbnail
再大的挫折,也要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洗禮後,慢慢地認識到人生的真諦,高低起伏就是最好的活著証明。 雖然年齡尚幼,但我經常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新的一年,我更加明白生命的無常,並下定決心在可以忍受的時候盡量忍受,在可以享受的時候盡情享受。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