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回娘家從硬硬地規定,到協商和安排

年夜飯、回娘家從硬硬地規定,到協商和安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時候

在宜蘭,外婆強調初二要回娘家,我們和媽媽回舅舅家,和表弟妹,還有阿姨家的表弟妹們玩得很高興,我只知道這麼一個回娘家的動作,從來沒想過舅媽是什麼時候回娘家的呢?

後來舅舅搬到台北,第一年我們全家在年初二搭火車到台北,車子很擠,覺得這樣不好,媽媽跟舅舅、阿姨說好,以後不要初二回娘家,晚一點再回,免得擠車。

第2年真的比較多天後才回媽媽的娘家,但是外婆說:「每年都是初二回娘家的。」就這麼唸了整整一年,逼得舅舅下令:「以後都初二回娘家。」後來我們也搬離宜蘭,到桃園了,交通沒那麼擠了。

我很多年後才想通,外婆看起來弱弱的,沒力氣的樣子,但是她是強勢的,凡事以她(家)為主,不得有調整、改變的可能,以一直唸來控制人家,好可怕。

我結婚之後

一開始,過年時跟著習俗初二回娘家

記得剛結婚,碰到過年時,忘了我說什麼了,我記得先生說:「『只是』晚2天和家人吃年夜飯而已,又不是不回去。」我記得我沒說什麼,因為那時候我對這事也不太有概念,是他自動提這個話題的,可能是心虛,或認為我會在意。

這幾年,對於過年的這些習俗比較有人在討論,原來不是「晚」2天的問題,是被規定就是不爽,自己的家為什麼不能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回去呢?對於媒體上大肆在說的「團圓」覺得很刺眼,我後來自己想出了一句:「你家的團圓是別人家的家人離散成就的。」哈!

這麼回去了幾年之後,發現不對,

1.我媽當天也是回娘家,她得在傍晚時趕回來,不能跟外婆、舅舅和阿姨好好在一起,雖然他們平時常有來往。

2.哥哥、弟弟們都陪太太回娘家了,只有我的小家庭一家人,媽媽一個人煮飯給我們吃。

有一年,回完娘家後,我說以後我要初一回娘家,當時媽媽住三哥家,那時住新竹的大弟除夕那天回來過年,初一上午還在,還有小弟,大家都在。我跟媽媽說,媽媽沒說好不好,拖了一陣子,要我問大嫂,我問大嫂,她說:「為什麼要問我?」

後來改為初一回娘家

我就這麼嚷了一年,第2年的過年前,我宣布:「我要初一回娘家喔!你們如果變窮的話,不干我的事喔!」

在臨出門前,先生的腳步縮回去了,說:「如果他們家怎麼樣,而怪我的話,怎麼辦?」不去了,那更好,他不去,免得跟我搶話,我可以跟哥哥弟弟嫂嫂好好說話。

再改,除夕中午回娘家一起吃飯

就這麼回了幾年,大弟有孩子後,年夜飯吃完也不過夜了,三哥也出國了,初一只剩小弟一家人。不知什麼原因,有一年媽媽要我除夕中午回去一起吃飯,她叫大哥也早點來,就是中午我跟大家吃飯,晚上他們再煮一回,拜拜,圍爐。

後來又改成,大家都在下午時拜拜,吃年夜飯,通常會忙到二點左右才吃。吃完,再吃水果、點心,聊天,就各自鳥獸散了。

我自己小家庭的年夜飯

一開始是回先生的大哥家吃,我們買房子後,將祖先牌位分過來,之後就自己拜,自己吃了,公公有時跟我們吃,有時去大哥家,隨便他。

分居之後,除夕夜,孩子們回新店和他們的爸爸一起吃,我初一晚餐再找他們到我這裏吃。這麼過了幾年。

後來我不舒服,就沒有一定要在初一晚吃了,會延後一些,等我有精神時再找他們聚餐。

去年

2個女兒結婚,她爸家的年夜飯改在前一天的小年夜吃,我那時幫大女兒顧小孩,覺得好累,想休息,一放假就回礁溪,也忘了後來有沒找孩子們吃飯了。

今年

兒子也結婚,一樣爸爸家的年夜飯在小年夜,大女婿和媳婦都去,二女婿在南部,缺席。

今年除夕那天

二女兒回南部,到她公婆家,初一回台北,初二上班;

大女婿和他爸媽回台北的老家拜拜,拜完,將菜帶到我家和大女兒、孫女一起吃。

中午,大女兒和孫女,兒子和媳婦一起和我到小弟家拜拜,吃飯。吃完加聊天。

傍晚聚會結束後

兒子和媳婦回媳婦爸媽家一起吃年夜飯。我事先笑問兒子,他太太那麼傳統的家庭,她媽會讓她回去嗎?我在小弟家的時候也問她,她說:「我媽說初一不能回去,除夕可以。」那就好。

大女兒帶孫女回家,晩上公婆帶菜來一起吃飯;

大弟直接回台中弟媳媽媽家,晚上在她家吃年夜飯;

我回礁溪,自己一個人待著。

所以,年夜飯或回娘家不一定要在哪天哪時啊!依照各家的情況,協商出來,都有吃到,都有回到就好了。

看起來弱弱的,實際上是強勢的外婆

寫到這裏我想到,如果外婆還在的話,她一定要占住「正統」的時間,別人都要配合,只是她不會一直都在的。

到後來,我們都長大,表妹結婚後,我偶而會陪媽媽回娘家,聽舅媽在唸:「孩子這麼多,不行……,會另外找一天請女婿。」蛤?雖然初二我媽和阿姨回娘家這天,表妹一家也都回來吃飯,舅媽還要另外請女兒女婿,等於她自己女兒的回娘家要改天。還有,表妹住附近,平時是天天回娘家吃晚飯的,過年時,舅媽還要特定請他們,這是什麼跟什麼啊!

所以,初二這天還是留給我媽和阿姨,那是永遠的回娘家的日子。我想到一句話想跟外婆說:「只有你的女兒要回娘家,別人家的都不用回娘家。」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

終於在我60多歲的時候,達到了我想要的情況,沒有規定,沒有理所當然,經過協商、排班,每個人都可以跟自己親愛的家人好好聚一聚,每個家人都重要,沒有誰優先,誰必須壂後的排序,真好。


raw-image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89會員
681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兒子的婚宴一個多月後,他來家裏吃飯,從手機裏給我看一張照片,是2本聖經,封面是皮的,還印上兒子和他太太的名字,「我的婚宴爸爸說親友都不收禮,只有大姊姊家有包禮,爸爸將禮金拿去還給她,她說要送我禮物,還要約當面給,我沒跟他約,她拿給爸爸。」大姊姊是我先生的姪女,兒子的大堂姊,孩子們叫她「大姊姊」。 「
最近開始上的課,有課本,它不是宗教,但是時常會說一些基督教、耶穌或其他上師說的話,讓我對宗教有了一些認識和想法,再將幾件事情串在一起,於是有了些話要說。 生病是因為沒做好事,不是好人嗎? ■朋友的媽媽說:「那個人那麼好,怎麼生那種病呢?」意思是,生病是在懲罰沒做好事,心腸不好的人。 ■外婆眼睛看不見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孩子長大、成年了,會碰到許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這時候爸媽的角色如何呢?彼此相處的情形怎樣呢?會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不下、甚至吵架的發生呢? 舉幾個例子 一、修房子 最近兒子結婚在整修房子。 幾年前,先生問了兒子很多次:「你趕快結婚,我們來修房子。」 兒子回他:「修房子跟我結婚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很好! 海浪從遠方來,一浪一浪打過來,帶訊息給我(聽,看); 風吹來,很舒服,它從遠方帶來了訊息(觸感,聽); 陽光從天上、宇宙照下來,也帶來了訊息(看,皮膚的感覺); 雲在上面飄過,我要自己抬頭接收訊息(看); 雨水從天上掉下來,也掉來了訊息(看,觸感,聽);
大部份的女性在家庭裏的情緒勞動被視為理所當然,其他同住者理所當然地 享用而不自覺,這跟打掃清潔一樣:「做了人家沒看到,沒做時大家都知道了。」(如:「妳怎麼沒提醒我?」「妳順手幫我做一下會怎樣?」),我想到幾件不是在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一、 在遊覽車上跟我說很多話的男老師 三、跟朋友說很多話的人
兒子的婚宴一個多月後,他來家裏吃飯,從手機裏給我看一張照片,是2本聖經,封面是皮的,還印上兒子和他太太的名字,「我的婚宴爸爸說親友都不收禮,只有大姊姊家有包禮,爸爸將禮金拿去還給她,她說要送我禮物,還要約當面給,我沒跟他約,她拿給爸爸。」大姊姊是我先生的姪女,兒子的大堂姊,孩子們叫她「大姊姊」。 「
最近開始上的課,有課本,它不是宗教,但是時常會說一些基督教、耶穌或其他上師說的話,讓我對宗教有了一些認識和想法,再將幾件事情串在一起,於是有了些話要說。 生病是因為沒做好事,不是好人嗎? ■朋友的媽媽說:「那個人那麼好,怎麼生那種病呢?」意思是,生病是在懲罰沒做好事,心腸不好的人。 ■外婆眼睛看不見
這些年來,我看到一些爸媽一直在剝削(某個)兒女,有親生的兒子、親生的女兒,收養的兒子、收養的女兒,女婿、媳婦等,各種情形真是XXXX(請任意埴入四個字的成語)。 我看到這些父母有幾個共同點: 一、如果是從小撫養長大的,就沒給孩子足夠的愛,或是忽略他/她, 通常對某一個兒女這樣,對其他的比較好,有明顯
孩子長大、成年了,會碰到許多需要做決定的時候,這時候爸媽的角色如何呢?彼此相處的情形怎樣呢?會不會有意見不同、爭執不下、甚至吵架的發生呢? 舉幾個例子 一、修房子 最近兒子結婚在整修房子。 幾年前,先生問了兒子很多次:「你趕快結婚,我們來修房子。」 兒子回他:「修房子跟我結婚有什麼關係?」
一切都很好! 海浪從遠方來,一浪一浪打過來,帶訊息給我(聽,看); 風吹來,很舒服,它從遠方帶來了訊息(觸感,聽); 陽光從天上、宇宙照下來,也帶來了訊息(看,皮膚的感覺); 雲在上面飄過,我要自己抬頭接收訊息(看); 雨水從天上掉下來,也掉來了訊息(看,觸感,聽);
大部份的女性在家庭裏的情緒勞動被視為理所當然,其他同住者理所當然地 享用而不自覺,這跟打掃清潔一樣:「做了人家沒看到,沒做時大家都知道了。」(如:「妳怎麼沒提醒我?」「妳順手幫我做一下會怎樣?」),我想到幾件不是在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一、 在遊覽車上跟我說很多話的男老師 三、跟朋友說很多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