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六年制醫學系下,醫學生的臨床學習困境 (一)

前言

這篇文章寫於112年2月, 這個時間點,102年開始的六年制醫學系上路剛好滿十年,然後第五屆的PGY 1即將在半年後踏入醫院工作。
隨著帶學生的資歷漸增,我發現和七年制畢業的PGY相比,現在六年制畢業的PGY1/2,在臨床的工作和學習上似乎遇到了很多問題。 (這系列文章提到『臨床』的部分,泛指進醫院之後的學習或工作。) 對於現在是醫學生、PGY、R的各位學弟妹來說,不知道各位會不會常常有一些疑惑?
  • 明明很認真念書,但主治醫師問的問題卻還是答不出來?
  • 明明很認真工作,但卻好像總是不得要領,經常會被罵?
  • 明明很認真研究病歷,但報病人時,卻都沒辦法讓學長姐滿意?
  • 為什麼自己明明很認真了,卻好像還是學的不太好?工作也做不好?
也許,這些並不完全是你的問題。
假如學弟妹有這些困惑的話,那麼很可能是六年制醫學系,給醫學生造成了一種新的臨床學習困境。

臨床教育出問題了?

首先,我覺得大部分的醫學生雖然很習慣讀書和考試,但提到臨床學習,在一開始時往往不得要領,大部分的人都要摸索一段時間才能上軌道,甚至一輩子都沒在軌道上的也大有人在。
也就是說,不是所有人到了臨床都可以很快的適應和學習良好,所以,臨床教育的制度就很重要。
假設學生的臨床學習能力是常態分佈的話,可能會有10~20%的學生是不需要人教的,這些人放著不管就自然而然什麼都會了,不管制度怎麼改,這些人的程度都不會差太多。但是,對於剩下的學生來說,制度的改變卻會讓他們的學習成效差非常多,特別是越不擅長臨床學習的學生,受到制度的影響就越大。
我認為臨床教育的職責在於 : 不論醫學生的臨床學習能力如何,都要想辦法把所有人從『學生』變成一個符合醫院最低需求的『醫生』。
以上這段話的重點有三個 :
  1. 『不論臨床學習能力如何』
  2. 『所有人』
  3. 『符合醫院最低需求』
也就是說,我認為臨床教育的好壞,不能只看那些學習能力強的人,因為這些人不用理他也可以學很好,要如何讓不擅長臨床學習的人,也能達到醫院的最低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臨床教育的成效 : 應該由可以把多少學生教到『符合職場對醫生的最低標準』來決定。
一言以蔽之,教出來的學生的『下限』越高,臨床教育就越成功。
但以我的觀察,六年制醫學系加兩年制PGY,反而是讓教出來學生的『下限』變低了。從PGY2到內科R,程度和職級不符合的狀況有越來越多的現象。問了幾個在其他不同醫學中心的同學,其實大家也有同樣的感覺。
至於為什麼現行制度會造成這樣的影響,請接著看下一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