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台大新生的迷航記:原來不當「學生」這麼難

更新於 2021/10/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結束了台大國企系第一個學期的學習,就結果論來說,有點失望。
但我也知道,學校只是學習的其中一個場域,而且還是沒那麼有效的場域。
對我而言,學習是向內對自己的覺察、向外對世界的探索,而教育則幫助學習者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剛上大學的前兩個月,的確蠻滿不適應的,尤其是學習反饋速度緩慢、找不到學習的理由,又遇到台大生頻繁尋短的消息,也曾書寫當下的感受和反思
原本,我對大學的想像是一個為期四年的低成本試錯空間,這裡的「成本」指的是可以不需要擔心後路的放膽嘗試,包含找各種side project做、去體驗舒適圈以外的新事物。抑或是,大不了不要做那麼多,回去乖乖當個學生就好。
如今,又過了兩個多月,一個完整的學期結束了,我也想藉此再次梳理自己一番。

關於選課|為了「畢業」還是「學習」

去年暑假要選課之前,我就跟其他新生一樣,一方面有感於學校系統的遲緩,另一方面在煩惱到底課程要怎麼安排。我先把自己畢業後可能走的方向寫下來,然後列出大學四年後想具備的能力,接著針對我想培養的能力、授課老師評價來選課。
沒錯,我那個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課程甜不甜、涼不涼,我信誓旦旦地對朋友說,自己比較在乎能不能學到東西。
結果選課後面對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根本選不到自己想選的課。
回想起來,這或許不是件令人意外的事,畢竟大四在選課上有優先權,輪到大一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但換個角度思考,大一可能是對大學最躍躍欲試的階段,這個時候讓我們更容易選到自己想修的課,是否更能有效提升大家的學習動機呢?當「讓大四準時畢業」跟「讓大一更有學習動機」有衝突時,從教育的觀點,學生的學習體驗不該放在更高的順位嗎?
甚至,當某一堂課需求特別高的時候,學校是否有責任去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論是開更多堂類似的課,或是將課程線上化。教育若以不斷優化學習者的學習體驗為目標的話,選不到課的情況是不是應該是要盡量減少?但這些都不是新問題了。
早八的微積分,最棒的催眠曲。我會去教室,除了小大一的天真也找不出其他原因。

課程|有多少課值得「坐在教室」

選課是一回事,上課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覺得,有些課程像是微積分,根本不需要學生到教室上課,完全可以用線上取代,不僅節省時間,還能重複播放,再輔以助教的office hour,其實效果更好。
再者,大一的課程內容大多屬於基礎理論,十年前跟現在教的其實差不多,網路上也有很多微積分影片,我之所以會去教室,除了小大一的「天真」大概也找不出其他原因了。
疫情在全球爆發後,不少人都在思考學校實體課程的價值。當一門課可以被線上完全取代的時候,要學生到教室的目的又是什麼?線下課程的價值到底在哪?我上完一個學期,學校似乎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再深一層思考,當我掌握了微積分的運算原理後,它能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的改變?這邊講的不只是工作上的應用,而是我如何靠這份知識活得更好?變得更幸福?不可否認有些人在學習微積分的過程很快樂,也很有意識地靠課外資源深化理解,甚至很明確地知道未來出路的基礎就是微積分。
但是,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把這些冰冷生硬的數字和公式啃進去,然後考試的時候吐出來,一切只是因為「好像會用到」。這真的是教育該有的樣子嗎?

同儕|是老師「選」還是自己「挑」

談完課程的問題,接著來聊聊台大的「學習環境」,身邊的同學不用說,都是課業上的佼佼者,對學習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但「同儕」的意義是什麼?
對我來說,同儕不單只是互相協助學業上的困難,更在於互相探詢、質疑、激盪個體的價值,學習者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釐清自己的定位。
但是,當我嘗試跟同學聊些比較有深度的話題時,像是未來的方向、接下來想如何發展、有什麼想解決的社會問題或挑戰⋯⋯等,或許是剛認識不願意分享,也可能是大家還在尋找,常常剛開始就擱淺了。
高中時期,我可以預設大家就是為了升學;可是進了大學,隨著外在限制的鬆綁、每個人的出路都將不同,也都有各自不一樣的故事,正因為這些差異性,學習環境應該要催化出學習者的互動,讓學習者能獲得更多刺激。
  • 課堂上,教師端單向的資訊傳輸,一定程度的阻礙了學習者彼此間的連結,在台大一個學期九門課,除了一兩門課程,鮮少觀察到教師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互相探詢。
  • 課堂外,大學是一個開放環境,同儕間的緊密程度比國教階段鬆散。想在一學期內建立起深度交流的關係沒那麼容易,也並非每個人對大學的期待都跟我一樣。
Z星球,是我跟夥伴發起的一個side project,裡面充滿了各種「先行者」
上個學期,我其中一個side project是和夥伴經營一個叫做「Z星球」的學習社群,我邀請一些認識、不認識的人進來,這些人再一個拉一個邀請他們的朋友進來,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都具備「主動學習」能力,並且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做許多一般學生不會做的事,有人在玉山立方衛星計畫擔任實習工程師、有的人自架學習歷程網站、也有人自己出版雜誌⋯⋯,我稱呼這群人是「先行者」。
大家在填寫加入表單後,會先篩選、找到現階段較適合一起發展、學習的夥伴,然後經由定期的實體與線上活動讓彼此交流與合作。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如果學習的同儕是自己挑選的呢?」,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可能性,讓具備主動學習精神的人自己去挑選想相處的同儕,建立自己覺得舒適的學習環境,重新塑造學習場域的權力架構?
而現在的我,和學校同儕只是因為對同一個領域有興趣而到了同一個科系,但我們究竟是「在一起各自學」還是真的能在「社群中學」?

評量|除了成績,還剩下什麼?

最後,想分享我對「成績」與「課外學習」之間平衡的思考,過去常聽到大家說成績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但除了成績,我們還有什麼?
我自己的經驗,高中以前都是以「課內學習」為主,大一上學期則花比較多時間在社團、專案等「課外活動」,在這個轉換之間,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當我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時候,校外獲得的成就、經歷,我將它視為一種附加產品,這是我顧好成績的同時,心有餘力所創造出來的。然而,當我把重心往校外移的時候,我會有一種找不到具體衡量標準的「失落感」。
課內學習獲得成就感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成績。但校外各種專案的回饋卻更動態、更複雜了。當專案一直在推進,卻常常不如預期,我可能知道怎麼做更好,但更多時候冒出的是無力感。
文章開頭,我寫道「大不了,回去乖乖做個學生就好」,這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心裏還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課外的嘗試只是附加價值。然而,如果真的要轉成多元嘗試、跳脫成績框架時,成就感的維繫就完全仰賴於自我學習的動機和他人給予的反饋,這將不再有及格、不及格的差別,取而代之的,是隨時的自我反思。
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這些問題或許永遠找不到一個正確答案,只能因應不同狀況找到當下的最適解。
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賴澤霖
19歲都市人,目前就讀台大國企,想要在大自然中奔跑。喜歡思考教育的不同可能性,雖然一直身處體制內,卻把生活過得跟體制外一樣。改變教育很難,所以先從自己開始改變。經常在Medium上書寫在體制內外夾縫生存的甘與苦。
責任編輯:羊正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的調查顯示有80%的大學生對身上背負的各種責任感到「不堪負荷」、45%的大學生更曾經或正在對人生諸事感到「絕望」,美國最知名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竟因預算不足,而於2019年時打算調漲學生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的費用;同一年,賓州規模最大的社區大學則直接停止提供校園內的心理諮商服務⋯
「跨領域」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彙,現在的大學生因為網路資源豐富,早就能自己接觸到來自不同領域的資訊與知識,很容易就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跨領域歷程,但校園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跨域,就讓中山人科教授分享他的第一線經驗吧:
麥特戴蒙在《心靈捕手》的經典名言「所以你付一萬五(美金)獲得的教育,我花一塊五就可以在圖書館得到⋯⋯」話猶在耳,現在的大學除了念書,還剩下什麼?大學跟圖書館又有什麼兩樣?這次校刊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大學的本質」。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成長,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後,就可以離開平台去探索了。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我們卻希望用戶留在平台上消費更多,買更多的課程。這兩者似乎一定有所衝突?讓「商業思維學院」院長Gipi談談自己的「解方」:
這其實來自於英文的「Placemaking」的譯音,我們希望用本校的Style來命名,取代被過度轟炸導致於標籤化的「地方創生」一詞。而原意上也有些許的不同,希望透過「地方製作」這樣比較實作的精神,透過城市設計的哲學,由下而上探索靈感與創新⋯⋯
「歐,那個成立幾十年的大學,終於願意來理解我們,並跟我們對話?希望這次不是如以前一樣都是為了交作業才來,我被弄怕了,實在很害怕又是一群沾醬油的。」這或許是近年來我最常從田野端,從地方實踐者口中聽到了聲音⋯⋯
美國大學健康協會的調查顯示有80%的大學生對身上背負的各種責任感到「不堪負荷」、45%的大學生更曾經或正在對人生諸事感到「絕望」,美國最知名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竟因預算不足,而於2019年時打算調漲學生使用心理健康相關服務的費用;同一年,賓州規模最大的社區大學則直接停止提供校園內的心理諮商服務⋯
「跨領域」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詞彙,現在的大學生因為網路資源豐富,早就能自己接觸到來自不同領域的資訊與知識,很容易就發展出屬於自身的跨領域歷程,但校園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跨域,就讓中山人科教授分享他的第一線經驗吧:
麥特戴蒙在《心靈捕手》的經典名言「所以你付一萬五(美金)獲得的教育,我花一塊五就可以在圖書館得到⋯⋯」話猶在耳,現在的大學除了念書,還剩下什麼?大學跟圖書館又有什麼兩樣?這次校刊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大學的本質」。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成長,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後,就可以離開平台去探索了。但從「商業角度」來看,我們卻希望用戶留在平台上消費更多,買更多的課程。這兩者似乎一定有所衝突?讓「商業思維學院」院長Gipi談談自己的「解方」:
這其實來自於英文的「Placemaking」的譯音,我們希望用本校的Style來命名,取代被過度轟炸導致於標籤化的「地方創生」一詞。而原意上也有些許的不同,希望透過「地方製作」這樣比較實作的精神,透過城市設計的哲學,由下而上探索靈感與創新⋯⋯
「歐,那個成立幾十年的大學,終於願意來理解我們,並跟我們對話?希望這次不是如以前一樣都是為了交作業才來,我被弄怕了,實在很害怕又是一群沾醬油的。」這或許是近年來我最常從田野端,從地方實踐者口中聽到了聲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小娃娃哪來的焦慮?難道是因為他睡在爸媽床上,被影響的嗎?因為長輩說弟弟是受驚嚇,要收驚,收驚的方法就是把他抱到爐子上烤一烤。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又稱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想要促成的目標。 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件事歐美早有在討論,而台灣在這一兩年慢慢從媒體上看到相關話題...
Thumbnail
法國插畫藝術家Marc Majewski出生於1993年,童年時就喜愛畫畫的他受到Gustave Doré、Quint Buchholz、Edmond Dulac、Edward Gorey、Maurice Sendak、Tomi Ungerer、Lisbeth Zwerger、Květa Pacov
👉 區塊勢:https://blocktrend.substack.com 區塊鏈讓人們可以自己掌控金流,而不必仰賴中心化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當金錢回歸個人授權,不再受制於中心化機構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務便開始萌芽。 區塊鏈是資產(asset)的網路,而金流只是狹義上的資產。廣義上的資
Thumbnail
YouTube 頻道『大學生怎樣?』的初衷,發現自己的價值,分享我們的理念,然後,一起成長。
Thumbnail
如果要挑一種食品,會讓天爸一吃而有幸福感的,非小籠包莫屬。小籠包在台灣又稱湯包,最好的小籠包是皮薄餡豐汁多味鮮。當你一口咬進去,牙齒劃破如紗般的外衣,湯汁決堤湧入口中,肉汁混和上湯滿滿飽和的香氣,鑽入牙隙空虛處,讓鮮美浸泡每個空間,那一刻實在幸福與美妙。但不是每一間餐廳都能做到夢一般的小籠包!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小娃娃哪來的焦慮?難道是因為他睡在爸媽床上,被影響的嗎?因為長輩說弟弟是受驚嚇,要收驚,收驚的方法就是把他抱到爐子上烤一烤。
Thumbnail
試想一下,如果政府每個月都發給所有國民一筆錢,讓他們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是不是一件很棒,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正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又稱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想要促成的目標。 無條件基本收入這件事歐美早有在討論,而台灣在這一兩年慢慢從媒體上看到相關話題...
Thumbnail
法國插畫藝術家Marc Majewski出生於1993年,童年時就喜愛畫畫的他受到Gustave Doré、Quint Buchholz、Edmond Dulac、Edward Gorey、Maurice Sendak、Tomi Ungerer、Lisbeth Zwerger、Květa Pacov
👉 區塊勢:https://blocktrend.substack.com 區塊鏈讓人們可以自己掌控金流,而不必仰賴中心化機構提供的金融服務。當金錢回歸個人授權,不再受制於中心化機構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務便開始萌芽。 區塊鏈是資產(asset)的網路,而金流只是狹義上的資產。廣義上的資
Thumbnail
YouTube 頻道『大學生怎樣?』的初衷,發現自己的價值,分享我們的理念,然後,一起成長。
Thumbnail
如果要挑一種食品,會讓天爸一吃而有幸福感的,非小籠包莫屬。小籠包在台灣又稱湯包,最好的小籠包是皮薄餡豐汁多味鮮。當你一口咬進去,牙齒劃破如紗般的外衣,湯汁決堤湧入口中,肉汁混和上湯滿滿飽和的香氣,鑽入牙隙空虛處,讓鮮美浸泡每個空間,那一刻實在幸福與美妙。但不是每一間餐廳都能做到夢一般的小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