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學生談原住民正名議題

和小學生談原住民正名議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和小學生談原住名族正名

你覺得小學生關心正名議題嗎?他們會,因為他們會找到自己的故事。

raw-image


新年剛開始,我來到鄒與布農的久美,在久美國小分享原住民正名議題。用自己的故事和自媒體的經驗,跟孩子們談名字的意義。他們都好專心聽,而且不愧是有在上民族文化課程,當我舉了「Omi Wilang」、「Ljegay Rupeljengan 」這些名字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判斷這是哪一族,「因為Wilang是人名,可能是爸爸的名字,所以是泰雅族」、「因為有lj的音,可能是排灣族」之類的。


名字被奪走或取笑,其實會連接到對一個人的貶低和拒絕。在原住民族人不被友善母語和族名的年代,孩子會選擇麻痺自己的感受,吞下自己的聲音。所以走到了這個時代,我們成為倡議者、說故事的人,我告訴他們,如果被懷疑或取笑不是你的錯,你沒有錯。我也很感動有同學在聯絡簿寫下自己的心得跟老師和家長分享。


特別感謝久美民族小學邀請我回來分享,更讓我們覺得,從小跟孩子談解殖跟族群轉型正義,其實很可以。


「以後不要再讓任何人隨便開玩笑你的名字,你也不要覺得是你的錯。姐姐跟你們講自己的故事,以後遇到類似問題,你們就知道要找誰說。」

校長與老師全力支持陪伴原民孩子

久美國小在田春梅校長和一群熱忱的原民教師的帶領下,支持孩子們認同自己的身分,非常令人尊敬。我們合作的播客單集已經上架了,請大家去收聽❤️

收聽:「老師,謝謝你努力學習:久美國小校長和老師的超溫馨懇談!|田春梅、鄭祥翠、文一丞

|過年期間,播客來上架溫馨的訪談與故事

raw-image

● 原住民族文化與教育

● 多元族群歷史與和解

「我要好好學習我的脈絡,認同並去找尋以後,我才能好好回應別人這些事情。」

「其實這個課程在介紹歷史,最終的目的是讓大家彼此尊重。後來一開始喊『殺~~』的小朋友轉變了,他知道歷史真正的脈絡以後,也學到了族群要互相尊重。」——dibusungʉ

raw-image

這次來聊天的是我一直好欣賞的南投縣信義鄉久美國小的校長Savungaz 田春梅,和老師Maljeveljev 鄭祥翠、dibusungʉ 文一丞。

在這個鄒與布農的國小,錄音成員就橫跨了四個族群血統(布農、鄒、泰雅、排灣),不由分說的反映出多元族群相處相愛的課題。

真的超級感謝他們,無敵親切隨和的直接開麥分享,錄音到最後還有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這則貼文先不多說太多裡面的內容。有在做文化教育的朋友應該會很有感觸,記得準備一下衛生紙。

raw-image

在成為真正的家人和族群和解的道路上,我們一定還會找到很多很多的夥伴。

收聽:「老師,謝謝你努力學習:久美國小校長和老師的超溫馨懇談!|田春梅、鄭祥翠、文一丞

(感謝Maljeveljev 老師邀請與提供聯絡簿截圖)

raw-image

#使用族語名字的日常 #我的名字那麼長

#跨族群的日常

#久美國小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3會員
127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