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寫文章,的動力為何?」-能夠從直覺寫出來,代表已內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持續寫文章,的動力為何?」-能夠從直覺寫出來,代表已內化-

創立理財粉絲團也已經超過五年了~堅持每週都會更新內容,其建立粉絲團,既沒有收入,為什麼還要如此費心呢?

我個人的想法是:

每天我都會平均挪出2-3小時時間,來學習財務知識,即使在工作,我依然會用聽書的方式進行,大概只有陪家人,才不會進行學習,其餘時間我都會盡可能持續學習。

至於為什麼要分享出來呢?

這個原因很簡單:我個人認為,能夠透過學習,並且利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也代表我已經把我所學習的財務知識內化了~講白一點就是完全吸收了!

當我突然發現靈感,我就能夠依照我的想法,然後很快的寫完一篇文章,這完全不用參考任何書籍,或者任何視頻,就能夠照自己的直覺,寫完想表達的文章。

學習最高境界,並非學了就沒了!而是透過不斷分享,更加深自己對於這些觀念更加內刻,將所有重要知識雕刻在自己的內心,並且將這些好的知識分享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夠持續成長,靠的就是經驗可以透過文字傳承、知識的傳承,未來我也將堅持每週持續更新內容。而這樣的底氣,也代表我將堅持每天學習的最大原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股票抄底,可行嗎?」 還記得小時候,那個年代,對於股票投資,幾乎都是盲目的!每一個人根本不了解這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只會看電視分析師說哪一檔好,就買哪一檔。 十年前初入股市的我,同樣也是那一個人,那時候我買很多股票,例如:台積電、鴻海、友達、廣達、矽品、欣興、宏碁等等~ 完全都是聽電視
「累積千萬退休金,從現在開始」-紀律與執行- 人生旅途上,如果沒有目標與夢想,那這一生等於白活,也是沒有意義的~ 年老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在於年輕時種了什麼“因”,未來20年後才會長出什麼樣的“果”。 當年輕時注重享受,即使收入在高,沒有對未來做足計畫,也沒辦法存下錢.買進資產,那年老必定
「股市大反彈,就是調整持股的時候」 隨著2023年開始,截止至今,全球股市大反彈,台灣股市也大漲一千多點~ 趁著這一波,完全調整所有持股。由始至終所有賣出的,一定都是有獲利,才會進行拋售。 落實執行今年目標,存股帳戶就是專注於存股。而將價差帳戶,再另外開一個專門做價差的。 當帳戶持有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很快的,明天台灣股市就開盤囉~想必很多股民都非常期待台股的開盤,因為台灣股市封關時,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市場,完全就是大漲特漲~ 台灣股市封關前,我的確有賣出部分持股掉,但同樣的,我也持有長期投資的基本持股,這一個部分我是終身不賣出的-除非長期投資的市場出現無法判
「壓歲錢如何運用?」 昨天晚上就幫孩子的壓歲錢做個整理,首先非常感謝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年拿到壓歲錢,都會拿來買電動玩具/手機,買進各種負債。 完全沒有讓錢生錢的概念,而我長大後,發現小時候花的那些錢,對現在完全沒幫助,真的是白白浪費了那些錢! 當我長大後,也學習並思考這樣的事情~
「下週投資策略,該抱股過年嗎?」 下個禮拜剩下4個交易日,就要農曆春節了~該抱股過年嗎? Ans:我個人會減持原本手動加碼及超買的部位,至於長期定期定額例行扣款部位,則是不會減持。 今年第一、二季全球經濟預計會陷入衰退,交易上還是紀律的買進~跌破15000點以下一樣持續手動買進,漲破1500
「股票抄底,可行嗎?」 還記得小時候,那個年代,對於股票投資,幾乎都是盲目的!每一個人根本不了解這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只會看電視分析師說哪一檔好,就買哪一檔。 十年前初入股市的我,同樣也是那一個人,那時候我買很多股票,例如:台積電、鴻海、友達、廣達、矽品、欣興、宏碁等等~ 完全都是聽電視
「累積千萬退休金,從現在開始」-紀律與執行- 人生旅途上,如果沒有目標與夢想,那這一生等於白活,也是沒有意義的~ 年老想要過怎樣的生活,在於年輕時種了什麼“因”,未來20年後才會長出什麼樣的“果”。 當年輕時注重享受,即使收入在高,沒有對未來做足計畫,也沒辦法存下錢.買進資產,那年老必定
「股市大反彈,就是調整持股的時候」 隨著2023年開始,截止至今,全球股市大反彈,台灣股市也大漲一千多點~ 趁著這一波,完全調整所有持股。由始至終所有賣出的,一定都是有獲利,才會進行拋售。 落實執行今年目標,存股帳戶就是專注於存股。而將價差帳戶,再另外開一個專門做價差的。 當帳戶持有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很快的,明天台灣股市就開盤囉~想必很多股民都非常期待台股的開盤,因為台灣股市封關時,全球股市,尤其是美國市場,完全就是大漲特漲~ 台灣股市封關前,我的確有賣出部分持股掉,但同樣的,我也持有長期投資的基本持股,這一個部分我是終身不賣出的-除非長期投資的市場出現無法判
「壓歲錢如何運用?」 昨天晚上就幫孩子的壓歲錢做個整理,首先非常感謝長輩對孩子的祝福~ 還記得我小時候,每年拿到壓歲錢,都會拿來買電動玩具/手機,買進各種負債。 完全沒有讓錢生錢的概念,而我長大後,發現小時候花的那些錢,對現在完全沒幫助,真的是白白浪費了那些錢! 當我長大後,也學習並思考這樣的事情~
「下週投資策略,該抱股過年嗎?」 下個禮拜剩下4個交易日,就要農曆春節了~該抱股過年嗎? Ans:我個人會減持原本手動加碼及超買的部位,至於長期定期定額例行扣款部位,則是不會減持。 今年第一、二季全球經濟預計會陷入衰退,交易上還是紀律的買進~跌破15000點以下一樣持續手動買進,漲破150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會持續的寫作 不論內容,不論長短,我想培養自己的毅力,試著把自己所學的內容、所看的影片、所讀過的書與大家分享,經過內化後,寫成文字輸出,訓練自己的思考、寫作的能力 現在的我,並不是一個優秀的作家 我只是很喜歡天馬行空,想東想西,並且記錄著我的成長 但,我相信,我能夠持續性
前幾天貼文講到了最大的興趣是學習,覺得可以來聊聊。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學習的關鍵不在於聽講座或閱讀,而在於透過寫作、教學、和分享,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書寫促使我們真正思考並處理資訊,而 AI 雖能加速資訊獲取,卻無法取代學習過程中的實作與思考。
Thumbnail
這一年寫書加上社群文案,已經累積近20萬字的「內容儲備量」,照理來說,這些內容已經可以讓我反覆po幾個月。但是我現在依然每天固定寫作2-3個小時,不斷逼自己「創作」,為什麼?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寫作和學習是學術生活的核心,但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開始」,而是「持續」。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他的著作《「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養成能持續的習慣,從「有意識去做小事」開始。這段話讓我反思自己的寫作與學習習慣,並分享我目前使用的「寫作日曆
Thumbnail
這本《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分享了一路上寫作的經歷、方式外,更是融入了陳雪的生活、人生!好似滲透在老師的生活中一樣,我可以很濃烈的感受到陳雪在寫作當中滿滿的熱情與堅持,她為了寫作而付出全力!
Thumbnail
這本工具書以章魚次郎和寄居蟹叔叔的對話引導讀者探索自己的腦內迷宮,並提供寫日記的好處和技巧,激發更多寫作靈感。
Thumbnail
Nicolas Cole 在一篇文章提到持續寫作帶給他個人成長的幾項當初沒想到的好處 其中一個是練習耐心。 他是這樣說的: 「寫作需要時間,正因思考是費時的」。 對他來說,寫作不只是把一堆華麗或是很聰明的話放上來而已,更多的時候是思緒與觀點的堆疊。 這個很難一次
Thumbnail
才年初,就看到許多方格子的朋友文章停止更新好久了。到底是哪三隻怪物,這麼厲害迫使你收手繼續創作了呢?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會持續的寫作 不論內容,不論長短,我想培養自己的毅力,試著把自己所學的內容、所看的影片、所讀過的書與大家分享,經過內化後,寫成文字輸出,訓練自己的思考、寫作的能力 現在的我,並不是一個優秀的作家 我只是很喜歡天馬行空,想東想西,並且記錄著我的成長 但,我相信,我能夠持續性
前幾天貼文講到了最大的興趣是學習,覺得可以來聊聊。
Thumbnail
── 我把別人的知識「搬運過來」、賺錢的方法 🚚 ​ 很多人說「知識型」網紅不可能一直找到又有料、又源源不絕的新題材。 ​其實是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一點「小技巧」。 ​ 你點進我的頁面、稍微往前翻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長文,它們的互動表現都不差。
Thumbnail
學習的關鍵不在於聽講座或閱讀,而在於透過寫作、教學、和分享,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書寫促使我們真正思考並處理資訊,而 AI 雖能加速資訊獲取,卻無法取代學習過程中的實作與思考。
Thumbnail
這一年寫書加上社群文案,已經累積近20萬字的「內容儲備量」,照理來說,這些內容已經可以讓我反覆po幾個月。但是我現在依然每天固定寫作2-3個小時,不斷逼自己「創作」,為什麼?
Thumbnail
對於碩博士生來說,寫作和學習是學術生活的核心,但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開始」,而是「持續」。日本作家井上新八在他的著作《「やりたいこと」も「やるべきこと」も全部できる! 続ける思考》中提到,養成能持續的習慣,從「有意識去做小事」開始。這段話讓我反思自己的寫作與學習習慣,並分享我目前使用的「寫作日曆
Thumbnail
這本《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分享了一路上寫作的經歷、方式外,更是融入了陳雪的生活、人生!好似滲透在老師的生活中一樣,我可以很濃烈的感受到陳雪在寫作當中滿滿的熱情與堅持,她為了寫作而付出全力!
Thumbnail
這本工具書以章魚次郎和寄居蟹叔叔的對話引導讀者探索自己的腦內迷宮,並提供寫日記的好處和技巧,激發更多寫作靈感。
Thumbnail
Nicolas Cole 在一篇文章提到持續寫作帶給他個人成長的幾項當初沒想到的好處 其中一個是練習耐心。 他是這樣說的: 「寫作需要時間,正因思考是費時的」。 對他來說,寫作不只是把一堆華麗或是很聰明的話放上來而已,更多的時候是思緒與觀點的堆疊。 這個很難一次
Thumbnail
才年初,就看到許多方格子的朋友文章停止更新好久了。到底是哪三隻怪物,這麼厲害迫使你收手繼續創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