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75億美金買到一堆假電郵,摩根大通為什麼上了Frank的當?】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2021年三月時,《富比世》刊出了Charlie Javice令人感動的故事,她的祖父母是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對她的教誨就是教育是唯一你可以隨身帶走的資產,所以在2010年金融海嘯之後,Javice和兄弟即便要透過學費補助也要念大學(她念的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
但是Javice不是個案,根據統計,每年有20億學費補助額度沒有被申請,於是她在2017年創立了Frank這家公司,希望幫助大學學生和家人免於債務所苦。「就像是預防醫學,你可以做的是在人們得到慢性病之前就介入。要幫助大學生成功,一開始就要做出正確的決定是很重要的。」Javice這樣說,那時候她只有24歲。
金融機構依靠FICO的信用評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所以一開始Javice打算開發比FICO更好的信用評分系統,「如果我們可以改變信用紀錄薄弱的學生受到評估的方式,數以百萬的第一代和低收入學生就有機會得到四年的大學教育。」她說。
但是這沒有想像中簡單,這樣的營運模式需要緩慢地得到每一州的核准,而且每州的要求都不相同,最後Javice只能將錢退還給天使投資人和種子創投業者,「我得要解雇12個員工,那真是讓人心碎。我失去了要好的朋友。直到今日,這都是我做過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她說。
後來Javice改變了商業模式,決定直接面對客戶、也就是學生,用戶只要在Frank的網站上提供姓名、電郵和電話就可以註冊帳號,利用Frank提供申請美國聯邦學費補助計畫(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簡稱FAFSA)上的協助,包括準備申請到線上流程,甚至還提供專家協助,「我們會追蹤家庭,從選擇學校到15年期的學貸還款。」Javice說。
Javice一開始找上那些賓州大學和華頓商學院的校友,尤其是那些曾經提供過學費補助和獎學金的,她也找到一些天使投資人、創投業者和家族辦公室,尤其是那些了解第一代移民、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非裔美籍或拉丁美洲出身的學生,那些是她的目標客戶,用這套營運模式說服了投資人。
除了投資人,Frank的員工背景也很多元,「我們有意要雇用非常有天分、很聰明,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們。」Javice說,包括有色人種、女性、移民後裔和第一代移民。
這篇《富比世》的故事是如此動人,所以Frank的一位投資者將文章轉給了摩根大通(JPMorgan)企業金融業務的主管,據說有些公司打算買下Frank,摩根大通「應該看一下」電郵裡這樣寫,這些電郵後來被轉寄給銀行消金和社區銀行業務、負責公司發展的Leslie Wims Morris,她說她很願意見見Frank,並且考慮可以計畫做點什麼。
為了追上金融創新的腳步,摩根大通就像其他銀行不斷地併購金融科技公司,從2020年起他們一共買下了至少25家金融科技公司,該銀行執行長Jamie Dimon在那年說要投資更多金融科技公司,專注在永續投資和稅務議題上面。2021年時,他又對股東說,科技對銀行業造成的破壞已經來到,他要求「要更快,更有創造力」。
2021年九月,在《富比世》刊出文章的半年之後,摩根大通以1.75億美元買下了Frank。
在這個重視資訊的年代,個人資料就像是金礦,透過與潛在客戶接觸推廣業務,然後再利用客戶交易紀錄精準行銷,提供量身訂做的商品,提高客戶黏著度,似乎是每家公司的行銷手法。
對摩根大通來說,他們希望買下Frank有助於他們和大型科技公司及金融科技公司競爭,可以和學生建立更深的連結,以便日後建立更長久和緊密的關係。
對於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的摩根大通來說,這只是一筆小投資,但是Leslie Wims Morris的公司發展部門依然組成了一個評估團隊。Wims Morris本人有著豐富的經驗,她踏入金融業時就是負責科技業併購的銀行家,接下來她又在美國運通負責企業發展和併購長達七年時間,她在2018年加入摩根大通,已經擔任企業發展部門主管超過三年。
Wims Morris的團隊有來自各部門的成員,包括公司發展、產品、消金、科技、財務、法遵、法務和風控,投入了「大量資源」,「上百位員工投入評估,還雇用了一家國際法律事務所的外部律師,開了數輪的會議、電話會議,甚至是產品展示。」Javice後來這麼說。
在摩根大通宣布買下Frank時,Javice感謝了銀行消金和社區銀行業務的兩位共同執行長Jennifer Piepszak和Marianne Lake相信她讓更多人得以讀大學的使命,還有Noah Wintroub的指導,後者是摩根大通最年輕的副總裁,曾經擔任臉書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的顧問(但據稱Wintroub並沒有參與這個專案)。
但即便經過據說如此周延的評估,摩根大通後來才發現,自己可能買到的可能只是一大堆假電郵地址而已。
2022年時,Frank據稱共有超過425萬個用戶,在摩根大通買下Frank後,Javice成為該銀行數位產品團隊負責學生方案的主管,2022年一月,摩根大通想要測試一下Frank的用戶名單和他們對於行銷郵件的反應,於是他們寄出電郵,提供摩根大通支票或儲蓄存款帳戶服務給隨機抽樣的約40萬名Frank用戶。
結果只有103人透過Frank點擊了網站。
摩根大通覺得奇怪,所以針對Frank和當初投資的過程進行徹底調查,它們查閱了Javice當時的電郵,因為摩根大通買下了Frank,所以這些電郵現在存在銀行的伺服器,但結果非常驚人。
摩根大通發現,Frank當時只有約不到30萬用戶,所以Javice寄了一封電郵給該公司的工程師主管,其中包含可以連到一篇叫做「利用「生成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產出表格式的合成資料」文章的連結,然後Javice和首席增長官(Chief Growth Officer)Olivier Amar一起與工程師主管開了視訊會議,要求後者協助產出用戶資料的合成清單,工程師主管質疑說這是否合法,但Javice說這在公司接受投資時是完成可以接受的,沒有人最後會因為這樣穿上「橘色囚衣」(orange jumpsuit),但最後工程師主管還是拒絕了,並且只提供了Frank當時293,000位實際用戶的資料。
於是Javice找上了紐約當地一位資料科學(data science)教授,後者自稱可以為資料提供「充滿創意的方案」,Javice將約30萬用戶資料給了這位教授,並且要求他運用合成資料的技術創造出426.5萬位包含姓名、電郵、生日和其他個人資訊的資料。
這位資料科學教授完成了工作,並且寄給Javice一張13,300美元的收據,但Javice要求刪掉那些描述工作細節的文字,但是提高價碼到18,000美元。
Javice之後將這4,265,085位用戶資料寄給摩根大通委任的第三方盡職調查顧問,結果並沒有被發現,於是Javice順利代表Frank和摩根大通簽下併購協議。
但是為了避免東窗事發,當Javice委託資料科學教授創造出虛假的客戶資料時,Amar也花錢向行銷公司買資料,那家公司號稱可以提供最完整、正確的高中、大學生和年輕人資料,最後他花了10.5萬美元買到了450萬位學生資料。但因為那些資料中只有約200萬筆有電郵,所以Amar又找上另外一家行銷公司,並且和資料科學教授合作,創造出另外約190萬筆電郵資料,讓他又花了7萬美元。
諷刺的是,Amar取得這些400萬個人資料,總共花費17.5萬美元,剛好是摩根大通買下Frank所付出1.75億美元的千分之一。
在經過這番調查後,摩根大通在2022年11月解僱了Javice,並且控告Javice和Amar詐欺,「與其揭露事實,Javice 一開始拒絕摩根大通的要求,辯稱她因為隱私規定不能分享客戶名單。在摩根大通的堅持下,Javice選擇無中生有地捏造出數百萬Frank用戶資料。」
但Javice也對摩根大通提告,索討自己在該銀行接受調查時所產生的數百萬美元費用,她主張銀行的調查「毫無根據」,而只是為了避免支付她2,800萬美元的酬勞。
「在摩根大通急著要併購Javice如火箭般衝天的企業後,他們才發現無法繞過現有的學生隱私法規、犯下不當行為。然後想要重做這筆交易。Javice成為吹哨者結果卻被告。」Javice的律師Alex Spiro說。
摩根大通則說Javice從未是吹哨者。
「摩根大通破壞了Frank的價值,利用粗劣的商業計畫,專注於將學生的學費補助資料化為金錢,針對Frank的歷史用戶採用直接行銷的手段。這樣的商業計畫提案無視於學費補助計畫的法規環境,沒有善加利用Javice女士過往的成功,而且正好忽略了摩根大通雇用她所為的技能。新的團隊只專注於從Frank的歷史用戶中挖掘他們的個人資料,然後用推銷信用卡和個人信貸等消費金融商品的電郵轟炸他們。」Javice這樣控訴。
這起訴訟對摩根大通來說,雖然金額不高,但卻對銀行的專業造成傷害,但問題出在哪裡?
就像《富比世》的那篇文章所提到的,Javice建立了密切的人際網路,當Frank在2021年被摩根大通收購時,它們已經募得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資金,投資的包括了Aleph創投、阿波羅全球管理(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共同創辦人和執行長Marc Rowan、網路教科書租賃平台Chegg、Reach資本,他們也分別是Frank董事會的成員。
Rowan曾經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教育,他是華頓商學院的校友,現在是該學院的顧問委員會的主席,自己也曾創立過教育目的的非營利組織,他主導了Frank在2017年12月1,000萬美元的募資,甚至在2020年第二度投資。
而Aleph創投的創辦人Michael Eisenberg曾經是標竿資金(Benchmark Capital)的合夥人,他在2012年時經由當時彭博社記者的介紹下認識了Javice,他後來自述自己受到Javice的視野和幫助大學生過更好生活的使命所啟發,當Frank被摩根大通收購時,Javice登上第一班飛往以色列的飛機,與Eisenberg一起慶祝這件事。
「她有一些有名的投資者。」某位投資教育科技的業者這樣說,他曾經見過Javice但最後沒有投資,「顯然Rowan看到了什麼。那是一件很棒的事……他把那當作他的個人興趣,甚至成為董事。」
即便如今爆出爭議,還是有些人不認為Javice是哄騙銀行投資她的詐欺犯,「Frank是個正常的新創公司,有著真實且認真的員工、供應商、客戶、投資人和(沒那麼好的)正當商業模式,在一個受到高度監管的行業……但是將她與『販賣虛假的血液測驗科技』或『混淆客戶資產』相提並論是不公平的……即便她的確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某位前員工這樣告訴媒體。
Javice是「一個聰明、積極的創業家。帶點飢渴……Charlie和其他充滿企圖心的創辦人沒什麼不同。你可以看得出她在乎的是結果。」一位投資了Frank的創投業者這樣說。
某位曾經考慮和Frank合作的公司執行長說,Javice在初期討論的時候行為舉止很專業,「Charlie很懂得怎麼讓媒體描寫她。」
但摩根大通自己的流程中也不少可議之處。根據摩根大通後來的說法,他們一開始與Javice開過幾次會,然後決定不要投資,但是在四個月之後,他們又改變了想法,不過沒有詳述為什麼有這樣的轉變。
2021年七月,摩根大通得到權限可以進入Frank的資料室,和Javice透過電話進行了幾次評估討論,與Frank的主管們在摩根大通位於曼哈頓的辦公室見面,討論了該公司的技術、財務和稅務問題,也查核了法務、法遵上的風險,還有公司的內控制度及營運。
那時候Javice總是說Frank至少有425萬用戶,摩根大通要求她提供用戶清單,並且包括姓名、生日、電郵和郵寄地址等資訊,以驗證該公司的確和用戶間建立起實質關係時,一開始Javice推託說因為隱私問題無法提供,但是當摩根大通堅持時,她開始研究「將數百萬Frank用戶資料從無中生有」的辦法。
後來Javice提供了一份清單,但是並沒有包含電郵和郵寄地址資訊,為了保護客戶資訊,她用「獨特辨識碼」(unique ID)代替,不過其實那時候她就找上了紐約的資料科學教授幫她創造出這些客戶資料。
2021年8月5日,Frank將資料寄給摩根大通找到的外部資料管理廠商驗證資訊,三天後,摩根大通就同意收購Frank,交易在一個多月後的9月14日完成。
「我摸不著頭緒,為什麼摩根大通會在評估時沒發現這些虛假的帳戶。一筆1.75億美元的交易卻沒有測試一下電郵地址,這對我來說是很奇怪的。Frank並沒有做什麼特別高深的手法。」某位創投業者這樣說。
就連併購金額其實也低的令人好奇,宣稱市佔率達到36%的Chegg在當時的市值就高達109億美元,2021年時教育科技公司總共募集了201億美元,比前一年的150億美元要增加了三分之一,還有五家公司在2020年首次發行上市,Frank自述擁有四分之一的市場,但是它的賣價卻非常低。
無論如何,摩根大通在併購Frank的交易上的確灰頭土臉,儘管對該銀行的財務沒有太大影響,但它的名聲確實受損,也更讓人質疑他們在控管費用上的能力。
這起訴訟讓投資人再度想起當初的質疑。「這引起了更前頭的問題,就是摩根大通是不是投資的太急太快。投資金額只佔了銀行今年營收1%的一半,但它依然是一個更廣泛問題的潛在縮影,也許摩根大通在追求這些急迫花費時,比它想要的浪費了更多錢。」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資深銀行業分析師Mike Mayo這樣對媒體說。
「你知道,當你一年要上場打擊個300次時,當然你會有失誤的時候。」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這樣說。
幾天之後,當Dimon在媒體上又被問到學到什麼教訓時,他說:「當然你會學到教訓。我們總是會犯錯……我告訴員工要犯錯。那是可以接受的……當我們了解全部教訓時,我會告訴你學到什麼。但是我不想要員工害怕犯錯。那不是經營公司的好方式。」
2021年三月那篇《富比世》有關Charlie Javice的動人故事,最後是這樣說的:「當你的營運模式行不通時,你要如何進化?」
至少摩根大通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動物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Cristina Chen-Oster曾經是同事喜愛、工作表現優秀的傑出員工,但在從那個晚上之後開始,一切都變了調。在那之後的十多年,她沒有停歇地要和性別歧視的銀行文化對抗。
2018年四月的那個星期日傍晚,英國TSB銀行和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的一些員工正在慶祝,剛剛完成了一次「毫無瑕疵」的資料移轉,但是20分鐘之後,他們就發現這是一場災難的開端......
超過八十家投資人在FTX投資了20億美元,包括紅杉資本、淡馬錫控股和軟體銀行,現在他們的投資全部一毛不值。他們不是對科技並不熟悉的青澀投資人,也不是充滿投機性格的賭客,他們在投資新創產業有著多年經驗,究竟為什麼這些充滿經驗的投資人會完全看走眼?
2004年時,瑞士信貸雇用了41歲、沒有銀行業經驗的Patrice Lescaudron,他很快成為私人銀行業務的明星,賺進的薪酬是其他員工的12倍之多,但是這都是他挪用客戶資產的結果,不過瑞士信貸主張他們也是受害者......
根據統計,在2020年就有將近1,800萬名美國人因為數位錢包或是個人對個人支付(person-to-person payment)管道被詐騙。但是讓這些詐騙受害者更為生氣的,是Zelle正是美國各家銀行所一起開發的支付工具。
2018年八月的那個早上,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敲了敲John Edmonds家的大門,36歲的他曾在摩根大通交易室工作超過十年,負責貴金屬交易,也就此揭開銀行交易員長達八年間的幌騙行為......
Cristina Chen-Oster曾經是同事喜愛、工作表現優秀的傑出員工,但在從那個晚上之後開始,一切都變了調。在那之後的十多年,她沒有停歇地要和性別歧視的銀行文化對抗。
2018年四月的那個星期日傍晚,英國TSB銀行和西班牙薩瓦德爾銀行的一些員工正在慶祝,剛剛完成了一次「毫無瑕疵」的資料移轉,但是20分鐘之後,他們就發現這是一場災難的開端......
超過八十家投資人在FTX投資了20億美元,包括紅杉資本、淡馬錫控股和軟體銀行,現在他們的投資全部一毛不值。他們不是對科技並不熟悉的青澀投資人,也不是充滿投機性格的賭客,他們在投資新創產業有著多年經驗,究竟為什麼這些充滿經驗的投資人會完全看走眼?
2004年時,瑞士信貸雇用了41歲、沒有銀行業經驗的Patrice Lescaudron,他很快成為私人銀行業務的明星,賺進的薪酬是其他員工的12倍之多,但是這都是他挪用客戶資產的結果,不過瑞士信貸主張他們也是受害者......
根據統計,在2020年就有將近1,800萬名美國人因為數位錢包或是個人對個人支付(person-to-person payment)管道被詐騙。但是讓這些詐騙受害者更為生氣的,是Zelle正是美國各家銀行所一起開發的支付工具。
2018年八月的那個早上,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敲了敲John Edmonds家的大門,36歲的他曾在摩根大通交易室工作超過十年,負責貴金屬交易,也就此揭開銀行交易員長達八年間的幌騙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三菱UFJ銀行,作為大東亞海運的主要往來銀行,融資金額高達1500億日圓。   因為被其要求提出說明,惠梨香和姬苑正前往該銀行的路上。   「負責人是作為常務理事的伊王院華香(Iouin Kekou),現年24歲,長崎大學畢業,她是對長崎頗具影響力的伊王院財團的千金,和
Thumbnail
馬多夫是什麼人? 美國金融界經紀人、前納斯達克主席,後創立對沖基金「馬多夫對沖避險基金」,作為投資騙局的上市公司。
Thumbnail
《致富心態》的作者是創投基金協和基金合夥人、前《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它除了理財心態外,還有更多對人生價值建立及生活方式反思。 兩類完全不同的投資者都在同一個市場互相影響著,我們常受玩不同遊戲的人(如股市大戶或名嘴)影響而改變了花錢或投資的原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從研究所開始,聽教授一直在教學生複利的重要性,接觸的書籍也時常給出許多假設的案例,例如: 小明從18歲開始每年存 XXX元,複利計算 XX年後,投資後的總金額讓小明睡覺做夢也會笑! 所以從提姆兒子出生後,在2021時幫他使用元大的證卷戶開始存股。 回想起來,當初幫他在元大辦證卷戶時,速度比想像中的
Thumbnail
要是有朋友開口向您借貸幾萬塊美元,理由是他失業了,同時又禍不單行,被老婆拋棄、兒子酒後駕車撞上別人,試問會願意借他錢的人,佔多數或少數?但如果同樣這位朋友,向您借貸的理由,是找您投資時下最受歡迎的產業,無論是比特幣,或是大麻農場,也是幾萬塊美元的數字,您二話不說,就掏出多年積蓄的機率..
Thumbnail
此篇文章的主題是:善用央行升降息的意圖,來進行投資決策。 近期讀了一本書,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https://vocus.cc/article/636c683cfd897800017ea4c0),書中提到了一段美國富國銀行的故事,富國銀行是股
Thumbnail
美國金融業銀行為了招攬客戶,紛紛推出高額的開戶獎勵,包括支票帳戶、存款帳戶、證券帳戶等,非常值得留意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各大銀行的開戶獎勵內容和條件,以及作者的開戶紀錄和獲得的獎勵。 文章最後也提到這些開戶獎勵對所得稅的影響,並分享了台灣投資者也能拿的開戶獎勵。
Thumbnail
一、成為財經創作者的動機 大約在 2021 年中我創立了「摩股史塔克」這個臉書粉專,算是正式踏入投資類的自媒體行列。而在這之前,其實我的知識也大多來自課本上的基礎經濟學,對於「投資」所理解的不比其他人多。 由於希望透過投資賺取額外的收入,加上對投資理財產生興趣,我開始大量閱讀資料,並在學習完之後
Thumbnail
重點 貝萊德集團於1988年成立,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貝萊德集團的創始人拉里·芬克是一位猶太人,他於1976年發明了抵押貸款證券MBS,並在隨後的金融危機中大發利市。 貝萊德集團的投資風格非常靈活,他們會同時投資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公司,並在危機中最大程度地重組和化解風險,從而獲得穩定收益
Thumbnail
      三菱UFJ銀行,作為大東亞海運的主要往來銀行,融資金額高達1500億日圓。   因為被其要求提出說明,惠梨香和姬苑正前往該銀行的路上。   「負責人是作為常務理事的伊王院華香(Iouin Kekou),現年24歲,長崎大學畢業,她是對長崎頗具影響力的伊王院財團的千金,和
Thumbnail
馬多夫是什麼人? 美國金融界經紀人、前納斯達克主席,後創立對沖基金「馬多夫對沖避險基金」,作為投資騙局的上市公司。
Thumbnail
《致富心態》的作者是創投基金協和基金合夥人、前《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摩根.豪瑟 Morgan Housel。它除了理財心態外,還有更多對人生價值建立及生活方式反思。 兩類完全不同的投資者都在同一個市場互相影響著,我們常受玩不同遊戲的人(如股市大戶或名嘴)影響而改變了花錢或投資的原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講透了摩根。豪瑟,在大學時打工時期,遇到一位科技新貴,年紀輕輕就坐擁可觀的財富,但是因為只會拿錢來炫耀甚至污辱他人,自卑的心態,導致沒有辦法長期擁有財富,真正的致富心態,不會炫耀性花錢,而是用面子來賺錢,至少他們認為用錢買面子,非常不划算!
從研究所開始,聽教授一直在教學生複利的重要性,接觸的書籍也時常給出許多假設的案例,例如: 小明從18歲開始每年存 XXX元,複利計算 XX年後,投資後的總金額讓小明睡覺做夢也會笑! 所以從提姆兒子出生後,在2021時幫他使用元大的證卷戶開始存股。 回想起來,當初幫他在元大辦證卷戶時,速度比想像中的
Thumbnail
要是有朋友開口向您借貸幾萬塊美元,理由是他失業了,同時又禍不單行,被老婆拋棄、兒子酒後駕車撞上別人,試問會願意借他錢的人,佔多數或少數?但如果同樣這位朋友,向您借貸的理由,是找您投資時下最受歡迎的產業,無論是比特幣,或是大麻農場,也是幾萬塊美元的數字,您二話不說,就掏出多年積蓄的機率..
Thumbnail
此篇文章的主題是:善用央行升降息的意圖,來進行投資決策。 近期讀了一本書,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https://vocus.cc/article/636c683cfd897800017ea4c0),書中提到了一段美國富國銀行的故事,富國銀行是股
Thumbnail
美國金融業銀行為了招攬客戶,紛紛推出高額的開戶獎勵,包括支票帳戶、存款帳戶、證券帳戶等,非常值得留意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各大銀行的開戶獎勵內容和條件,以及作者的開戶紀錄和獲得的獎勵。 文章最後也提到這些開戶獎勵對所得稅的影響,並分享了台灣投資者也能拿的開戶獎勵。
Thumbnail
一、成為財經創作者的動機 大約在 2021 年中我創立了「摩股史塔克」這個臉書粉專,算是正式踏入投資類的自媒體行列。而在這之前,其實我的知識也大多來自課本上的基礎經濟學,對於「投資」所理解的不比其他人多。 由於希望透過投資賺取額外的收入,加上對投資理財產生興趣,我開始大量閱讀資料,並在學習完之後
Thumbnail
重點 貝萊德集團於1988年成立,為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貝萊德集團的創始人拉里·芬克是一位猶太人,他於1976年發明了抵押貸款證券MBS,並在隨後的金融危機中大發利市。 貝萊德集團的投資風格非常靈活,他們會同時投資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公司,並在危機中最大程度地重組和化解風險,從而獲得穩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