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2/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書情怯」新解

以前要買書只能到實體書店,在學生時期沒什麼零用錢(除非把飯錢省起來),常去的只有圖書館以及陰暗的舊書店,在那一落一落發黃的書堆裡,尋找勉強看得上眼的便宜好書。 因此我還清楚地記得用自己的錢買下的第一本新書。 那家書店是在台中火車站附近,現在叫台灣大道以前叫“中正路”,靠近自由路口,位在地下室的“新大方書局”,高中時雖然買不起新書,但經常來逛逛,摸摸新書皮,聞聞嶄新的印刷油墨味道,最好是能站著就翻閱完一本書,這樣用時間和體力賺取一本書的內容。 高中即將畢業時,我決定為自己買一本新書做為紀念,在書局裡東翻西翻突然被一本書的封面吸引了目光,那上面是用簡單的色塊描繪了一個抽著煙的白衣綠褲男子,坐在碼頭邊的鐵柱上,側頭凝視海那邊,他前方有一排倉庫,倉庫後有點點燈光的山的剪影,傍晚的天空黃澄澄,懸掛在天上的是有行星環的土星,就是這麼簡單的構圖。 而或許令我更在意的是書的名字“聽風的歌”,多麼地詩意,封面右下角有短短的幾行文字~ 「一九七0年夏。 那夏季的海風、 苦澀而憂鬰地掠過.....」 還在“少年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我,很喜歡這種虛無飄渺的意境,再稍微讀一下內容,就決定要買下這村上春樹在台灣出版的第三本書(但其實是他的第一本成名作),當時他還不怎麼有名氣,連在日本台灣大賣的“挪威的森林”都尙未出版呢,而我從那之後就開始一本一本地收集村上春樹的書至今。 那什麼叫做“近書情怯”呢?其實是我的一個怪癖,從十幾歲必須存錢買書,到現在輕輕鬆鬆就可以一次把喜歡的書都買下,我慢慢養成了一種習慣,因為書已經到手,我反而不會急著去讀它,而是就放在床頭,等待、拖延、故意忽視它(這什麼傲嬌人設?),直到某天心血來潮,突如其來地,我拿起書開始讀,讀到欲罷不能,一直讀到最後一頁才結束我與書的量子糾纏,這到底是什麼變態心理我也不知道,或許我把書給擬人化了吧。 順帶一提,那本舊版“聽風的歌”裡面有收錄另一個短篇“開往中國的Slow Boat”,而在“聽風的歌”這篇文章的開頭,就是村上春樹很有名的金句,「所謂完美的文章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而迷上村上春樹書的翻譯者賴明珠小姐,還寫過迷妹的信寄給她,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