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與土地》之5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往事己成空,還如一夢中
取自圖庫,鄉間小路
人與土地》第184頁,標題是:<走回童年之路>。在《人與土地》展覽前阮義忠特別返回家鄉,想再去看看童年時工作的那片菜園,當時使盡吃奶力氣推拉著板車的鏡頭是他念茲在茲無時或忘的場景吧?當時他心中應該充滿憤恨和不滿吧?他之所以離開家鄉不再回頭,這是原因之一吧?也因此菜園的不間斷的辛苦畫面,成了他離開家鄉後最難忘懷的一幕,可是原本最熟悉的空間卻在返鄉後發現早就沒了踪影……他心中的悵惘,難以言喻…
他提及載老婆和六歲的兒子返鄉,心目中一向不苟言笑,難以溝通的父親,看著孫子竟然有了他不曾見過的笑容,與孫子的交談似乎比他這兒子還多…。在前一頁,一個父親在海邊將自己的幼兒舉高的鏡頭也讓他感慨良多,因為他家其實離海不遠,但在大人的告誡下幾乎沒到過海邊…,他幻想著,幼時父親應該也曾帶他到過海邊,並且如同那張照片中的父親那樣將他高高舉起吧?只是當時他太小了,所以沒記得那個畫面。
184頁右邊頁的照片是阮義忠走在童年那條在河堤邊的小路—原先應該是泥土路,現在則已舖上柏油,但仍僅能容納一車通過—。阮義忠請老婆從河堤上幫他拍弜張照片,照片中那個偉岸自信的男人大步走著,脖子上掛著相機,右肩上掛著大背包,雜亂的蘆葦交織成有點荒涼的景象。只是此次的返鄉他卻像是遊客般,只能看著不復熟悉的鄉里,而且幾乎沒看到什麼熟識的鄉親,故鄉早已成了異鄉……
取自圖庫,愄惘
李清照的詞中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嗯,詞中的"物"最少還依舊,還熟悉,可,在現代社會中,想要找到記憶中的建築和街道,想追億當時的情懷,那有那麼容易?變化早成了日常…,此番到來,惆悵滿懷,或許就讓記憶保留在當時,不要回顧,也不要興起什麼<走回童年之路>的想法……
阮義忠提到:「我在拍照時,最想留住的正是人性的美好。」是的,他想保留住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互賴,想保留住人對土地的依賴感恩…,可是,他越想保留住的—透過照片,那時的互信、感恩的瞬間,因為他的慧心和創意,已然成為不變的永恆—,然而那不變的永恆,卻因為人類的自大、貪婪,以及價值觀扭曲所帶來的唯利是圖,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淡漠無情,人對土地更肆意的摧殘掠奪,相較之下,或許更加令人感到不堪回首,更加令人感傷、嘆息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該書的66頁是書中僅有的兩幅風景照之一,而且此照片還不是阮義忠照的,而是一名泰雅小姑娘的作品,阮義忠說它:「…取景角度平實無奇,呈現的景象卻扣人心弦。」照的是「整片被梯田盤踞的山頭。」(有的時候文字再怎麼描述都無法表達一張照片所呈現的景象,就像你要描述一個人,對不起,再怎麼描述都不如看照片;同樣的一
照片與文字說明 該書第20頁照片是以宜蘭地標—龜山島—做背景,島上方天空浮著一大片的白雲,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幾個孩子正在一塊田裡彎腰低頭的插著秧,他們頭戴斗笠,每人身邊都有一個裝著秧苗的鋁製大臉盆。田裡濕濕的留有水痕。拍照時間是1979年。 21頁的文字說明:該照片拍攝的對象是礁溪鄉二龍村的林宅,全
阮義忠,宜蘭人,攝影家。在該書序言中他提到:「《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 相片是在一瞬間透過被攝者及背景將作者的念想定格後拍攝下來,對拍攝者來說,他最大
歷史是一面鏡子。 前言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實用歷史叢書>,旨在將歷史的重大事件當做是”個案”來看待。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一方面更接近事實,一方面自行尋找「經驗的教訓」。換句話說,在當時時空當事者遇到了什麼事?他是如何面對的?又是如何因應處理的?如果重來的話如何處理較佳?但最重要的是::你從這個歷
前言 你是否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是否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使得情緒不受控制的"暴走”,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當下的力量>一書提及情緒往往源於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想像,例如人家的一句話(說你努力不夠或能力差),一個眼神(好像在鄙視或仇視),或者遭遇的一件事(無端被指責或被無禮對待),都會使我們連想
《人與土地》的第168頁標題是<永浴愛河的人瑞>,隔頁的照片是一個老婦人穿著唐裝,端裝的坐在八角眠床的邊邊—眠床的造型、木雕、裝飾等,在在令人心動、佩服(原來古代所用的眠床是如此的精緻美麗),掛著的飾花的布簾……,時空宛如停滯在百年前。 之所以說是”老婦人”乃因她當年(照相的時間是民國七十年,198
該書的66頁是書中僅有的兩幅風景照之一,而且此照片還不是阮義忠照的,而是一名泰雅小姑娘的作品,阮義忠說它:「…取景角度平實無奇,呈現的景象卻扣人心弦。」照的是「整片被梯田盤踞的山頭。」(有的時候文字再怎麼描述都無法表達一張照片所呈現的景象,就像你要描述一個人,對不起,再怎麼描述都不如看照片;同樣的一
照片與文字說明 該書第20頁照片是以宜蘭地標—龜山島—做背景,島上方天空浮著一大片的白雲,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幾個孩子正在一塊田裡彎腰低頭的插著秧,他們頭戴斗笠,每人身邊都有一個裝著秧苗的鋁製大臉盆。田裡濕濕的留有水痕。拍照時間是1979年。 21頁的文字說明:該照片拍攝的對象是礁溪鄉二龍村的林宅,全
阮義忠,宜蘭人,攝影家。在該書序言中他提到:「《人與土地》是我的一個攝影主題,將我在1974到1986年間於台灣農村所捕捉的畫面分為「成長、勞動、信仰、歸宿」四個單元,共八十六幅照片,曾在國內外諸多美術館展出並被收藏。」 相片是在一瞬間透過被攝者及背景將作者的念想定格後拍攝下來,對拍攝者來說,他最大
歷史是一面鏡子。 前言 遠流出版公司出版的<實用歷史叢書>,旨在將歷史的重大事件當做是”個案”來看待。採用「個案研究方法」,一方面更接近事實,一方面自行尋找「經驗的教訓」。換句話說,在當時時空當事者遇到了什麼事?他是如何面對的?又是如何因應處理的?如果重來的話如何處理較佳?但最重要的是::你從這個歷
前言 你是否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是否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使得情緒不受控制的"暴走”,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當下的力量>一書提及情緒往往源於對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想像,例如人家的一句話(說你努力不夠或能力差),一個眼神(好像在鄙視或仇視),或者遭遇的一件事(無端被指責或被無禮對待),都會使我們連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小說可以這麼寫。 把內心渴盼的、質疑的、崇敬的、熱愛的、想念的⋯⋯通通以虛實交錯的方式融入小說情節裡,像是在看盧導的臉書記錄生活,也似是在看一位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男子梳理人生這趟奇幻的旅程。 盧導在書中寫道:「我愛的人都離開我,連我幻想出來的,也要離開我。這一點也不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我並不是長在廬山的光榮時代 它是我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大人嘴裡聽見的地方 我長大後,第一次去到這個地方,已經沒落 但印象深刻得是,無損它的美 這裡曾是很多人的家園、回憶 或許這裡不屬於人們,大自然才要用這樣的方法收回 或許我不懂,只看表面總覺得不捨 明明就是河道,卻被土石堆疊出像是新闢道路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小說可以這麼寫。 把內心渴盼的、質疑的、崇敬的、熱愛的、想念的⋯⋯通通以虛實交錯的方式融入小說情節裡,像是在看盧導的臉書記錄生活,也似是在看一位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男子梳理人生這趟奇幻的旅程。 盧導在書中寫道:「我愛的人都離開我,連我幻想出來的,也要離開我。這一點也不
Thumbnail
「蘆竹湳像是被遺忘在時間洪流中的老靈魂,是被現代人漸漸遺忘的舊記憶」,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總幹事 許書凡 娓娓道出這裡給大家的第一印象。繼承父親志業的許書凡與其他幾位返鄉幫忙的志工青年,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資源協助下,從志工變正職工作,現在更已把這裡當家來經營。
Thumbnail
國中時國文課本中有一篇課文,是陳之籓先生所著「失根的蘭花」,文中國族認同的微言大義,早已模糊不復記憶,但身為外省來臺老兵的第二代,隨著父親部隊一次又一次輾轉在本島外島遷徙飄泊的時候,或是一次又一次省籍身份識別的時候,課文裡那張沒能紮根於土地的蘭花的插圖,在記憶中卻是益發清晰。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我2024年2月27日(二22395)開始撰寫父親的傳記【父親的歸鄉路】,其中參考的文獻是以父親的自傳詩【遺兒孫詩】為主軸,輔以父親參與編撰的【南安縣17都埔頭紫雲黃氏旅臺宗支錄】。真正觸動我動筆的是這次2月21日(三22389)到2月24日(六22392)與家兄、嫂返埔頭參加埔頭良庵大宗祠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