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關於「我們」

「我們」是在對話時常常會出現的詞,我說:「我們XXX」她說:「我們YYY」好像彼此都有個默契在,理所當然知道對方說的「我們」指的是誰?說的人也認為對方知道她說的「我們」是在說誰?沒人再去細問。

妳的「我們」包括哪些人呢?

以前不覺得這麼說有什麼問題?我認為我說的「我們」,和她認為的「她們」是一樣的;她也認為她說的「我們」和我心裏想的「她們」沒差。直到有一天,發現不對勁了,我自己儘量不說「我們」,只說「我」,或「我和某某某」,也在她說了「我們」之後問:「妳說的『我們』,包括哪些人呢?」或是:「妳說的『我們』,除了妳之外,還有誰呢?」請她將名字講出來。
那是我在30年前參加了團體的成長班,聽到老師說:「是她自己的想法或自己的情況,但是要將別人拉進來,以壯大自己的聲勢,所以說『我們』,其實是她自己。」或是:「她總是說『社會不允許這樣』,其實是她自己不允許自己那樣,不是『社會』,只是將社會拉進來,加強自己沒做的理由。」
過了好久,我才想通老師在說什麼,也開始注意起「我們」這個詞來,才有了上面我說的修正,確認她說的「我們」到底是哪些人?不說清楚的話我怎麼知道她說的是誰呢?

妳的「我們」不是我的「我們」;妳的「我們」跟我的「我們」不一樣

舉例:
■我在社區大學上課時,有位同學,她唸高中的女兒交了男朋友,戀愛了,她有許多話要跟人家說,我看她找同學說了幾輪之後,有一天逛到我的面前,上下看了我一眼,說:「我跟妳的年齡差不多,我們的想法一樣。」我馬上回說:「我跟妳的想法不一樣。」
■我多年後再生了老三,覺得我想做的事情不能再等下去了,就開始做。有時候晚上或假日會出去參加活動、聽演講。每次碰到認識的女性朋友,10個有9個半會問我:「妳的小孩怎麼辦?」被問了幾次後,我想到一個回答:「他還有爸爸,他不是單親。」
嗯!她們心裏想的可能是:「『我們』有小孩的人,在小孩沒上學的時間裏不能出來參加活動。」要等小孩長大後才可以,她的小孩已經長大了,所以可以出來參加。不過,我雖然和她一樣有小孩(我們),我的小孩現在還是幼兒,可是我可以出來參加活動。我沒有被包括在她的「我們」裏面。
■「我們女生要配合人家,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意見。」—是她自己不說出意見來,只在背後跟人家抱怨,而且擅自將旁邊的女生都拉進去她那一邊。

忍不住要說說對面會說的「妳們」

「妳們女生喜歡吃酸梅。」
「妳們女生喜歡被男生照顧。」
「妳們女生看到蟑螂就大叫。」
「妳們女生文科比較好。」
「妳們女生不喜歡運動。」
……
這樣的句子多得寫不完。其實那麼說是成見,通通是「不一定」,女生不是一個「大家都一樣」的群體而已。

範圍大一點,「你們台灣人」

幾年前認識了一位馬來西亞的華僑,他住過很多個國家,說他有在做社會觀察。有一次他用訊息問我,想知道「你們台灣人對XX的看法。」
我回他:「要集合一群人說出他們的共同看法,我覺得很難,又何況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人,實在太複雜了,要怎麼去說出一個國家的人對某事的「印象」、「看法」呢? 如:
1. 我個人;
2. 生活中接觸到的,如:家人、親戚、鄰居、市場中碰到的;
3. 我上班地方的同事;
4. 社團裏。
1~4這些不同地方的人的看法都很不同,要怎麼說出;「台灣人的看法」呢?有些人或許會說,至少我沒辦法說。

▓泛「我們」

小時候和年輕的時候,在某些情況之下,很想有人幫我(們)發聲,如果聽到有人幫我(們)講話的話,我心裏會很高興,好像找到支持,我不孤單了。那時候我不敢為自己講話,只默默地希望有人出來講。如:

■書包的顏色
我家只有我一個女生,上面2個哥哥,下面是2個弟弟,在以前經濟不寬裕的時候,衣胒、鞋襪等任何東西,都是大的穿不下、用不上的時候,小的可以穿,所以我小時候衣服的顏色都是中性的,藍色、綠色、黃色等,弟弟可以穿的,很少有紅色、粉紅色的衣服。
書包也是,我記得小一時有一個小小的紅色書包,它太小了之後,重新買的書包是咖啡色或綠色的,就是男生用的顏色,當時女生背的書包都是紅色的,只有我背不是紅色的,所以常常被說,我自己倒是心意很堅定,不覺得有什麼。
有一次放學時,一群人走在一起,在一個人對我的書包顏色取笑或是有意見之後,聽到一個男生說:「這有什麼關係,台灣是自由的社會。」我聽到了,心裏很感激,終於有人為我講話,我這麼做本來就沒「錯」,他懂。

■讓她們吃
我結婚後,去先生的姊姊哥哥家吃飯時,人很多,都只有一桌,男人和少數年長女人坐上去後,位子就滿了,女人小孩等都盛一碗飯,夾點菜,自己找位子坐,在旁邊吃。
吃完了碗裏旳,再去夾,總要找個縫隙,說聲:「不好意思。」伸手去夾一筷。主人或是其他的姊姊會熱情地對我說:「來吃啊!」因為我是這個家族中最後加入的成員。
我心裏想說:「這種吃法好像乞丐喔!」我都不想吃,隨便吃幾口就說吃飽了。
然後他們霸占餐桌許久都不下來,吃完了也繼續講話,有位大姑還跟我說:「我吃好飽喔!」一副太飽了的樣子,我心想,旁邊好幾個有小孩的女人都不能好好吃耶!
偶而聽到有個男人說:「我們到旁邊坐,讓她們吃。」其他人慢慢動了屁股,終於有人看到我們,想到我們了,我真感激他,覺得很溫暖,真是「仗義執言」啊!

■她在忙
朋友的工作是自由業,有工作時出去,沒出去時在家準備。她結婚初期和公婆同住,她在房間工作時,婆婆隨時要找她講話,或叫她做事,她先生看到的話,會攔,說:「她在忙。」婆婆總是回答:「她在家啊!」她的認知是,工作上班就是要出去,在家的話就是沒事。一直無法理解。
我聽朋友說起這事,那句「她在忙」,她先生理解她,覺得她先生是站在「我們」這邊的。

回到「我們」

「我們」是哪些人?是什麼樣的人?我不能替別人說話,我只能說我自己,和我「希望」的「我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而已:
■關心自己,關心女子的種種,說出女子的觀點、處境、想說的話,當然包括創傷,和療癒的過程;
■說出愛護自己,照顧自己的方法和過程,不管好不好?對不對?都說出來,因為沒有絕對的好,一定完美的方法和過程,只要做了就是好的了;
■以各種媒介和方法說出來,文字、說的、畫的、攝影、影片、立體創作……等等,只要想用的都可以;
■願意分享自己的驗歷和想法,並且聽聽別人的;
■讓自己更好是共同的目標。
所以集合了這些「我們」來一起做一件事情,將話說出來,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哈!真好玩。

註:

這是這個共筆專題<靈馨療聊心靈—女子>,船長的前言和說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